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10篇
林业   84篇
农学   266篇
基础科学   67篇
  48篇
综合类   1456篇
农作物   327篇
水产渔业   40篇
畜牧兽医   549篇
园艺   154篇
植物保护   10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对粉葛的病害和虫害的症状、病原及相关防治措施进行了调查和研究。通过田间实际调查恩施地区粉葛病虫害发生情况,发现了一种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粉葛虫害——红头豆芫菁,并对粉葛红头豆芫菁的防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旨在为粉葛病虫害的科学有效防治提供技术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2.
本文在介绍长寿豆植物学特性和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总结了高寒冷凉二阴地区长寿豆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采收以及收获后田间管理等内容,以期为高寒冷凉二阴地区长寿豆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3.
探究油莎豆在不同浓度混合盐碱胁迫下的生长和生理响应,揭示盐碱胁迫对油莎豆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适应机制。试验采用NaCl、Na2SO4、NaHCO3、Na2CO3(12:9:8:1)四种盐分设置不同浓度,进行胁迫处理,分别在油莎豆分蘖期,结豆期和成熟期下测定其生长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盐碱胁迫程度的增加在各个时期油莎豆植株的株高及鲜干重均表现为下降趋势,在分蘖期油莎豆分蘖数和叶片数表现为下降趋势,叶面积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在结豆期和成熟期表现相反。各时期油莎豆叶片中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均表现为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POD、SOD活性则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明油莎豆在分蘖期主要通过增加叶面积而保障光合作用,而成熟期油莎豆则主要通过增加新叶及分蘖的方式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同时一定程度混合盐碱胁迫下油莎豆可通过增加其叶片内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提高叶片内POD和SOD的活性以抵御盐碱胁迫所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104.
利用RT-PCR技术从顿河红豆草含浓缩单宁的愈伤组织总RNA中分离克隆了凝集素cDNA.该cNDA包含完整的编码区和3’端非编码区,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豆科植物凝集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105.
豆磺隆使用技术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豆磺隆使用技术的若干问题苏少泉,徐其忠,刘金玉(东北农业大学150030)(沈阳军区后勤部农技站)豆磺隆(chlorimuron-ethyl)即2-[[(4-氯-6-甲氧基嘧啶-2)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苯甲酸乙酯,是新开发的磺酰脲类除草剂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6.
近年来,豆秆黑潜蝇在莆田市严重发生为害,造成较大损失,成为威胁当地豌豆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为此,本文通过对豆秆黑潜蝇的为害症状、发生特点、严重发生原因进行了初步研究探索,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07.
108.
阐述了垦豆39在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中的产量表现,总结了其特征特性,并从种子处理、选茬整地、播种、测土配方施肥、中耕、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藜豆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藜豆是食用豆类作物之一,具有较长的栽培历史,主要在长江以南各省、区零星种植,分布虽广,种植面积却不大,人们对其开发利用和栽培技术研究也不多。为发挥这一种质资源的潜在优势,笔者通过试验探索结合生产典型调查,对其栽培技术作了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10.
为了研究耕作措施对双序列轮作农田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及影响, 采用CO2分析仪、静态箱 气相色谱法在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对传统耕作不覆盖、免耕不覆盖、免耕秸秆覆盖和传统耕作+秸秆还田4种耕作措施下豆麦双序列轮作农田土壤温室气体(CO2、N2O和CH4)的排放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连续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 测定期内4种耕作措施下农田土壤均表现为CO2源、N2O源和CH4净吸收汇; 除传统耕作不覆盖措施, 其他3种耕作措施不同程度地减少了2种轮作序列土壤的N2O排放通量, 并显著增加了土壤对CH4的吸收。CO2和N2O的排放通量分别与地表、地下5 cm处、地下10 cm处的土壤温度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分别为0.92**和0.89**、0.95**和0.91**、0.77*和0.62*; 而CH4吸收通量与不同地层的温度之间无明显的相关关系; CO2和CH4的通量与0~5 cm、5~10 cm的土壤含水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分别为0.69*和0.72*、0.77*和0.64*, 而与10~30 cm土壤含水量无明显相关关系; N2O排放通量与各层次的土壤含水量之间均呈不显著负相关关系。对2种轮作序列各处理下土壤中排放的3种温室气体的增温潜势计算综合得出: 4种耕作措施中, 免耕不覆盖处理可相对减少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进而降低温室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