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03篇
  免费   616篇
  国内免费   1263篇
林业   1136篇
农学   1442篇
基础科学   395篇
  1395篇
综合类   6803篇
农作物   1113篇
水产渔业   554篇
畜牧兽医   917篇
园艺   1074篇
植物保护   453篇
  2024年   146篇
  2023年   483篇
  2022年   600篇
  2021年   612篇
  2020年   572篇
  2019年   644篇
  2018年   368篇
  2017年   570篇
  2016年   641篇
  2015年   633篇
  2014年   729篇
  2013年   690篇
  2012年   777篇
  2011年   823篇
  2010年   855篇
  2009年   779篇
  2008年   787篇
  2007年   680篇
  2006年   550篇
  2005年   503篇
  2004年   338篇
  2003年   341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257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161篇
  1998年   190篇
  1997年   180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157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91.
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量系统,以单作凤丹牡丹为对照,研究了与不同株行距核桃套种模式下油用牡丹的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构成因素。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处理内影响牡丹净光合速率(Pn)的主要因子,为油用牡丹高效栽培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结果表明:5种处理下牡丹的光合参数日变化曲线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单作和5 m×6 m株行距套种下牡丹叶片的Pn值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4 m×5 m、5 m×5 m和4 m×4 m株行距套种下牡丹的Pn值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总体上看,5 m×5 m株行距套种下牡丹在全天中Pn值均最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不同处理中影响牡丹叶片Pn值的主要因子不同。不同处理下牡丹的光响应参数也具有一定差异。5 m×5 m株行距套种牡丹的表观量子效率(AQE)最高,光合能力最强;与单作相比,4 m×4 m和4 m×5 m株行距下牡丹光饱和点(LSP)高,光补偿点(LCP)低。油用牡丹与核桃树套种时,适当的株行距有利于提高牡丹的光合能力,以5 m×5 m株行距套种最为明显,产量也最高,而株行距过小(4 m×4 m)会导致牡丹减产。  相似文献   
92.
甲壳素对连作平邑甜茶生长、光合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苹果连作土盆栽的平邑甜茶幼苗为试材,探讨了0、0.5、1.0和2.5 g·kg-1不同施入量的甲壳素对其光合速率、活性氧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 g·kg-1的甲壳素处理能显著促进幼苗株高、地径,干样质量和根冠比的增加,根冠比为对照的1.51倍;明显提高了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其中光合速率为对照的1.30倍;同时提高了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分别为对照的1.10倍、1.85倍、1.77倍和1.43倍;减少了叶片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和超氧阴离子的积累,分别为对照的73%、62%和34%,降低了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含量。当甲壳素施用量为2.5 g·kg-1时则显著抑制平邑甜茶幼苗生长,降低幼苗叶片光合速率和抗氧化酶活性,并使超氧阴离子和脯氨酸含量明显上升。因此,适宜用量的甲壳素能减轻苹果的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93.
以菜心为试材,利用称重式蒸渗仪,以直径20cm的蒸发皿水面蒸发量(Ep)为基础标准,研究了在不同灌溉处理条件下(0.6E_p、0.7E_p、0.8E_p、0.9E_p)温室菜心生育期的蒸散量、蒸散速率、产量、生物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以探明温室菜心的耗水规律,明确温室菜心合理的灌溉量。结果表明:温室菜心生育期内蒸散量波动范围为0.73~3.52mm·d-1,前期及中后期的平均蒸散速率分别为1.43mm·d~(-1)和2.04mm·d~(-1),呈前期变化平稳,中后期变化剧烈的趋势;随着灌溉量的增加,菜心的蒸散量随之增加,温室菜心全生育期蒸散量为65.98~78.92mm。其中0.7E_p处理下温室菜心产量、生物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均为最高。与0.6E_p、0.E_p处理和0.9E_p处理相比,0.7Ep处理的产量分别提高了25.16%(P0.05)、5.63%和13.76%(P0.05),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7.42%(P0.05)、8.48%和27.66%(P0.05),生物量分别提高了21.96%(P0.05)、7.41%和17.68%(P0.05),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1.21%、10.32%和32.10%(P0.05),0.7E_p灌溉量为供试条件下温室菜心的最优灌溉量。  相似文献   
94.
为确定黄蜀葵生长过程中对光照条件的需求,本文对邯郸地区栽培的黄蜀葵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蜀葵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趋势呈不明显的双峰曲线,高峰值分别出现在12:00与15:00,分别为17.9μmol/(m2·s)与9.9μmol/(m2·s),具有光合“午休”现象;黄蜀葵叶片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规律与净光合速率呈现一定的相似性,且最高峰峰值出现时间相同;黄蜀葵叶片蒸腾速率呈现不规律的单峰曲线,最高峰值出现在11:00;黄蜀葵光合作用的补偿点和饱和点分别是74.5μmol/(m2·s)和1 561.8μmol/(m2·s)。  相似文献   
95.
96.
为了提高微型植物工厂内部温度分布均匀性和作物净光合速率,提出采用试验研究和CFD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环境控制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以生菜为例,通过多因素耦合试验,探索了温度、湿度和循环风速3种因素对生菜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影响,并对不同风速控制策略下植物工厂内气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CFD数值仿真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风速对生菜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有显著影响;微型植物工厂内采用上层低循环风速、下层高循环风速模式,有利于保证内部温度的均匀性,生菜的净光合速率也处于较高水平,有利于其生长。  相似文献   
97.
王宁  李树和  刘峄  王月君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11):2255-2259
以大黄姑娘品种为试材,设置6个浓度梯度(0、0.05、0.10、0.15、0.20、0.25 mol·L-1)的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以清水为对照,在智能温室内进行盆栽实验,测定了酸浆的植株生长量、生理及光合指标,探究其对NaCl胁迫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酸浆的株高、茎粗的生长量表现为先缓慢降低再显著下降。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及保护酶活性随NaCl的增加均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叶绿素指标在0.05 mol·L-1 NaCl处理下达到最高;POD、SOD、CAT活性均在0.15 mol·L-1 NaCl处理下达到最高,而APX活性在0.10 mol·L-1 NaCl处理下最高。低浓度的NaCl胁迫促进酸浆光合作用,其净光合速率在0.10 mol·L-1 NaCl处理下最大,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在0.05 mol·L-1 NaCl处理下最大。随着胁迫的加重,数值开始降低。在此期间,胞间CO2浓度一直下降,而气孔限制值一直呈增加趋势,表明从NaCl浓度达到0.10 mol·L-1以上时,气孔限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98.
以"先瑞9号"、"T9938"2个向日葵品种为试材,在其初花期利用Li-6400光合仪,依次从植株顶部到基部测定不同节位叶片的光合作用及光合能力最强叶片的光合作用日变化,以规范测定标准并为比较、分析向日葵叶片光合能力提供指导。结果表明:对不同节位向日葵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先瑞9号"以第5节位最高,"T9938"以第6节位最高;蒸腾速率"先瑞9号"以第6节位最高,"T9938"以第7节位最高;胞间CO2浓度"先瑞9号"以第5、6节位最低,"T9938"以第6节位最低;2个品种光合作用能力最强节位叶片分别是"先瑞9号"为第5节位叶片,"T9938"为第6节位叶片,其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均在11:00时达到最高值,胞间CO2浓度在11:00时达到最低值;蒸腾速率"先瑞9号"在13:00时达到最高值,"T9938"在14:00时达到最高值;选择顶部完全发育、完全伸展的最高节位叶片,在11:00时测定,其测定值可代表初花期向日葵叶片的最大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99.
树龄对“绿宝”苹果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未结果树)和5年生(结果树)的"绿宝"苹果树为试材,对生长指标(新梢生长量,干径增长量,叶面积)、光合指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int-CO2))及色素含量(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结果树的新梢生长量、叶面积、Pn、色素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未结果树;蒸腾速率显著低于未结果树;干径增长量、Gs、int-CO2均与未结果树无显著差异;结果树的CO2补偿点和饱和点均高于未结果树。综合分析认为,"绿宝"苹果未结果树的光合能力以及生长量较结果树低,可进一步研究采取相应栽培措施提高未结果树的同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0.
<正>八里营乡位于滑县中东部,古属卫地,且地处古卫都城之南,历史称卫南坡,今仍存有卫冢遗迹,南北相距14.5公里,东西相距7.8公里,国土总面积110.3平方公里。该乡地处豫北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季节进退和四季交替较为明显。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10.6小时,日照率为43%,年平均太阳辐射量为110.37千卡/平方厘米,光合有效辐射量为54千卡/平方厘米。八里营乡属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