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972篇
  免费   1932篇
  国内免费   4652篇
林业   6163篇
农学   6842篇
基础科学   3133篇
  3566篇
综合类   39750篇
农作物   6075篇
水产渔业   2533篇
畜牧兽医   9782篇
园艺   8718篇
植物保护   1994篇
  2024年   570篇
  2023年   1764篇
  2022年   2175篇
  2021年   2181篇
  2020年   1961篇
  2019年   2407篇
  2018年   1328篇
  2017年   2168篇
  2016年   2523篇
  2015年   2502篇
  2014年   3364篇
  2013年   3712篇
  2012年   4605篇
  2011年   4592篇
  2010年   4125篇
  2009年   4261篇
  2008年   4202篇
  2007年   3818篇
  2006年   3188篇
  2005年   3916篇
  2004年   4793篇
  2003年   5087篇
  2002年   4178篇
  2001年   3562篇
  2000年   2350篇
  1999年   1288篇
  1998年   1361篇
  1997年   1084篇
  1996年   1080篇
  1995年   919篇
  1994年   678篇
  1993年   461篇
  1992年   510篇
  1991年   537篇
  1990年   480篇
  1989年   382篇
  1988年   127篇
  1987年   87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8篇
  1965年   10篇
  1957年   16篇
  1955年   6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81.
182.
183.
 采用数值分类法研究了来自21种寄主植物96个病原荧光假单胞菌菌株(包括5株非荧光菌)的分类问题。结果表明,所有参试荧光菌菌株可分成两大组,第一组(组I)生长较慢,精氨酸双水解酶呈阴性,营养谱窄,多数菌株不利用DL-苯丙氨酸,L-苯丙氨酸,L-羟脯氨酸,L-异亮氨酸,L-色氨酸,L-瓜氨酸,DL-nor-缬氨酸,L-胱氨酸,单宁酸和鼠李糖作为唯一碳源,不能利用天冬氨酸作为唯一碳源和氮源,而第二组(组Ⅱ)的菌株可利用这些化合物。组I的菌株可分为10个亚组(I1-I10),亚组与致病变种或命名种基本对应,与寄主来源密切相关;亚组间的区别在于它们利用底物的能力不同。组Ⅱ均具有精氨酸双水解酶,营养谱广泛。  相似文献   
184.
哈青杨(populus charbjneusis C Wamg SKV)是1952年,由王战教授和苏联植物学家斯考威共同定名的一个新种.它是小叶杨与中东杨的自然杂交种,天然分布在黑龙江省境内.在形态和生态习性上和小青杨多有相似之处,但生长情况、耐水湿却比小青杨好得多,很有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85.
186.
自本世纪伊始,就有许多有关分离x精子(具有x染色体的精子)和y精子(具有y染色体的精子)的研究报告。尤其近年来,美、日等国都相继报道分离人和牛的x、y精子获得成功,然而,其实验效果的重复性极低。本文仅就最近有关x、y精子的分离研究进展情况作以扼要的介绍。一、x精子与y精子的差异从物理学、化学以及生物学的角度观察,x精子与y精子具有以下不同点。1.y精子的F小体Caspersson等(1968)用芥子奎吖因(quinacrine mustard)染色观察雄性染色体时,发现y染色  相似文献   
187.
吴友良 《广西蚕业》1994,31(2):12-16
桑蚕的僵病是由丝状真菌分生孢子而引起的传染病.由于病原的生态特性及其传染途径的特殊性,自古以来对桑蚕茧的生产一直构成严重的威协。建国以来,经各地蚕业研究机构研究,相继推出了近20种的防僵药剂,使病性得已人为控制,但只要稍有疏忽,又会引起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88.
双季茭白8602 893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9.
用免疫荧光、酶标技术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项研究采用本课题组提纯的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简称OA)和研制的兔抗OA抗体等,进行间接荧光法和ELISA间接法检测OA的试验。通过对不同浓度的OA纯品和含毒饲料浸提液及中毒死亡鸡内脏的间接荧光染色,均能检出分布均匀、大小有别的黄绿色荧光亮点;用OA为被检抗原和兔抗OA抗体与羊抗兔IgG-HRP进行ELISA间接法试验,对含不同浓度OA的试验孔和对照孔的检测,结果均正确稳定。研究结果证明,以上两种检测方法检测OA均具有灵敏、特异、快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0.
古柏赤枯病病原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增普  丛生 《林业科学》1996,32(1):44-49
经Koch's法则检验证明,AlternariatenuisNees(细链格孢霉)是北京地区古柏赤枯病的病原菌。它引起古柏针叶及嫩梢的大量死亡。2—3年生桧柏及侧柏苗经人工接种证明,该病菌有较强的致病力,它还侵染某些种类的杨树。该病潜育期为5—6天。对病菌生物学特性也作了研究。病原菌生长和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F相对湿度在90%以上;最适pH值为6;葡萄糖、淀粉、蛋白胨、谷氨酸为该菌纯培养的优良营养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