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8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246篇
林业   219篇
农学   400篇
基础科学   156篇
  79篇
综合类   2273篇
农作物   270篇
水产渔业   135篇
畜牧兽医   1335篇
园艺   238篇
植物保护   35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371篇
  2011年   355篇
  2010年   319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320篇
  2007年   290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虫体浸渍法,测定了海南澄迈和儋州两地的香蕉假茎象甲成虫对480克/升毒死蜱EC、77.5%敌敌畏EC、40%辛硫磷EC、40%丙溴磷EC、25%丙溴?辛硫磷EC、20%三唑磷EC等6种杀虫剂对的敏感性。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澄迈和儋州两地区的香蕉假茎象甲的毒力大小顺序相同,毒死蜱>丙溴?辛硫磷>丙溴磷>三唑磷>敌敌畏>辛硫磷;儋州地区的香蕉假茎象甲对6种药剂的敏感性均高于澄迈地区。  相似文献   
92.
猕猴桃假尾孢Psedocercospora actinidiae Deighton和叶点霉菌Phyllosticta sp.是引起猕猴桃生长期的两种主要真菌病害。为了能筛选到对猕猴桃假尾孢和叶点霉菌具有高效抑制作用的杀菌剂,本文采用茵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几种杀菌剂的毒力,结果表明,除腈菌唑外其余几种杀菌剂均可作为猕猴桃主要叶斑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93.
本文将生防酵母菌(Pichia guilliermondii)与不同浓度的NaHCO3 、CaCl2 、MgCl2配合使用,通过离体叶片和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生防酵母菌、金属离子及其二者协同对芒果炭疽病的防效,同时采用室内平板评价了金属离子对炭疽菌的抑菌作用及生防酵母菌对金属离子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离体叶片上,0.5%CaCl2、1.0%MgCl2、2%NaHCO3离子溶液防效均为各自浓度防效最高,分别为65.41%、65.79%、82.37%,生防酵母菌浓度为108 CFU/mL时防效最高为57.13%。田间小区试验发现,0.5%、1.0%的CaCl2酵母菌混合液,1.0%、2.0%、5.0%的NaHCO3酵母菌混合液、0.5%的MgCl2酵母菌混合液防效较好,均高于80%。室内平板试验表明,NaHCO3对芒果炭疽菌的抑菌效果较好,浓度为5%抑菌率达到100%,CaCl2、MgCl2在低浓度时对芒果炭疽菌表现出促进作用,高浓度时表现出抑制作用。CaCl2溶液对酵母菌生长具有一定的促生作用,NaHCO3、MgCl2溶液除0.5%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4.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玉米乌米,是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以北方春玉米区、西南丘陵山地和西北等地区受害较重。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推广抗病品种和应用有效的综合防病措施,使病害已基本得到控制。但近2-3年来,一是由于玉米地的多年连作,二是由于推广抗大、小斑病但不抗丝黑穗病的品种,病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平均发病率10%-20%,严重地块70%-80%,严重影响玉米生产。  相似文献   
95.
绿僵菌的培养及其防治白蚁的效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平板上测定了不同温度、pH值、碳氮源、微量元素及生长因子(维生素)对绿僵茵茵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7.0、温度28℃时最适合绿僵茵的生长;以玉米粉为碳源、酵母膏为氮源时茵丝生长最好、产孢量最高;加入适量的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有利于茵丝生长及产孢量的提高,其中以加入微量元素Mn和维生素C的效果最佳.绿僵茵对黑翅土白蚁具有强烈的毒杀效果.  相似文献   
96.
本研究以葡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为靶标菌,筛选获得2株拮抗酵母菌G17515和G31887,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别鉴定为Starmerella bacillaris和Meyerozyma caribbica(卡利比克迈耶氏酵母)。菌株G17515和G31887的培养温度为20℃~30℃(最佳培养温度为30℃),pH值为p H5.0~7.0(最佳pH 6.0),NaCl浓度为0.1%~5%(最佳Na Cl浓度为0.1%)。酵母菌G17515和G31887发酵液可以明显抑制葡萄灰霉病菌丝的生长,其抑制率分别为80.86%和69.05%,并且导致菌丝和孢子形态发生异常。离体接种试验结果表明,这2株酵母菌可显著抑制葡萄灰霉病菌斑的扩展,对葡萄叶片灰霉病抑制率分别为64.21%和57.22%,对果实灰霉病的生防效果分别为48.56%和77.13%。综上所述,S.bacillarisG17515和M. caribbica G31887对葡萄灰霉病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有望作为防治葡萄灰霉病的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97.
针对目前微生物源杀虫型种衣剂严重缺乏的现状,本文以3株具有杀虫防病功能的芽胞杆菌及其代谢产物为主要成分,研制一种杀虫防病复合微生物种衣剂。通过测定助剂的理化性质及其对3株芽胞杆菌生长的影响,确定助剂种类和用量,最终形成生物种衣剂的配方:贝莱斯芽胞杆菌ZLP-101(≥2×109cfu/mL)、解淀粉芽胞杆菌ZLP-01(≥2×108 cfu/mL)和枯草芽胞杆菌ZLP-121(1×108 cfu/mL)以1:1:1体积比混合,辅以成膜剂海藻酸钠3%、化学增效剂高效氯氟氰菊酯0.01%、着色剂酸性品红0.2%、增稠剂黄原胶0.1%、分散剂木质素磺酸钠2%。以玉米为供试作物,室内盆栽试验结果显示,该生物种衣剂对地下害虫蛴螬的防效为70.71%,对玉米立枯病的防效达83.64%。研制的种衣剂的相关指标符合悬浮种衣剂及微生物菌剂的国家标准,可用于玉米包衣,防治土传病和地下虫害。  相似文献   
98.
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 ZZ-9是一株有广谱抑菌活性的生防菌株。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通过对载体、稳定剂、崩解剂、粘结剂、湿润剂的筛选,确定娄彻氏链霉菌ZZ-9颗粒制剂的最佳配方:菌液与凹凸棒土比例为2:5,碳酸钙1%,氯化镁2%,聚乙烯醇1%,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5%。试验结果显示制备的ZZ-9颗粒剂有效活菌数为1.19×108 cfu/g,粒度为93.5%,水分含量2.5%,水中崩解时间96 s,pH值6.35,硬度为10%。盆栽防病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的ZZ-9颗粒剂在施用量为3 g/盆时,对黄瓜立枯病的防治果最佳达到76.92%。对黄瓜幼苗生长的促生作用最明显,发芽率、株高、根长和鲜重分别较对照提高了9.34%、29.52%、27.54%、22.96%。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究低温对南极假山毛榉Nothofagus antarctica光系统Ⅱ(PSⅡ)的影响,利用综合生物反应指数(IBR)评价法计算低温胁迫下的叶绿素荧光综合指标的可行性。  方法  采取逐步降低环境温度的方法(从25 ℃降至?25 ℃),测量并分析南极假山毛榉叶片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和快速叶绿素荧光,计算各温度下植株的综合生物反应指数,综合评价温度降低对PSⅡ光化学活性的影响。  结果  环境温度为15 ℃时,PSⅡ光化学活性无变化;环境温度为5 ℃时,放氧复合体损伤,PSⅡ各单位之间的能量流通受阻。低温(?5、?15和?25 ℃)导致相对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PSⅡ供体侧受损加剧,电子传递效率下降,PSⅡ各单位之间的能量流通混乱,热耗散显著增加。各温度处理下植株的综合生物反应指数和相对叶绿素含量与测试温度均表现为显著负相关。  结论  低于?5 ℃的低温会对南极假山毛榉PSⅡ的光化学活性造成严重胁迫,综合生物反应指数可以综合评价低温胁迫对植株PSⅡ光化学活性和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图7表1参24  相似文献   
100.
中国小麦纹枯病化学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秸秆还田等耕作栽培措施的推广,中国小麦纹枯病发生日趋严重,对小麦的高产、稳产造成了很大威胁。由于缺乏免疫及高抗病性小麦品种,生产中对纹枯病一直采用播期拌种及春季喷雾相结合的化学防治方法。文章总结了当前中国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现状及主要病原;评述了三唑类药剂对纹枯病菌的毒力及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介绍了生产中小麦纹枯病菌对三唑类药剂的抗药性现状及机理,分析了三唑类药剂对小麦的安全性;同时阐述了井冈霉素、甲基立枯磷及其他种类药剂在小麦纹枯病综合防治中的应用;指出小麦纹枯病化学防治的发展方向应是将生防菌剂同化学药剂相结合,实现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协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