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412篇 |
免费 | 842篇 |
国内免费 | 115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708篇 |
农学 | 1270篇 |
基础科学 | 3102篇 |
3626篇 | |
综合类 | 20098篇 |
农作物 | 632篇 |
水产渔业 | 828篇 |
畜牧兽医 | 4291篇 |
园艺 | 1760篇 |
植物保护 | 108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5篇 |
2023年 | 901篇 |
2022年 | 1216篇 |
2021年 | 1252篇 |
2020年 | 1006篇 |
2019年 | 1291篇 |
2018年 | 577篇 |
2017年 | 1094篇 |
2016年 | 1324篇 |
2015年 | 1345篇 |
2014年 | 2431篇 |
2013年 | 2273篇 |
2012年 | 2986篇 |
2011年 | 2928篇 |
2010年 | 2694篇 |
2009年 | 2592篇 |
2008年 | 2483篇 |
2007年 | 2307篇 |
2006年 | 2000篇 |
2005年 | 1709篇 |
2004年 | 1148篇 |
2003年 | 892篇 |
2002年 | 653篇 |
2001年 | 626篇 |
2000年 | 464篇 |
1999年 | 354篇 |
1998年 | 291篇 |
1997年 | 208篇 |
1996年 | 224篇 |
1995年 | 157篇 |
1994年 | 167篇 |
1993年 | 101篇 |
1992年 | 81篇 |
1991年 | 105篇 |
1990年 | 66篇 |
1989年 | 83篇 |
1988年 | 27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随着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工作的推进,明确各地现状数据的工作日渐紧迫。以三调为基础的现状数据不能满足和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工作要求,所以在三调基础上科学准确的衔接规划编制所需的空间关联信息和现状数据,形成科学、准确的现状底图是保证空间规划编制科学有效的基础。因三调数据与其他关联数据在坐标、分类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分类转换。本文在梳理三调工作分类和规划用途分类对应关系的基础上,以鄠邑区为例,对具体实践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3.
我叫陈中利,是湖南省隆回县金石桥镇罗公湾村农民。18年来依靠《农村百事通》获取科学知识、实用技术和市场信息,以种养业为主逐步扩大规模,成为当地小有名气 相似文献
64.
使用集中度指数、空间重心统计法考察1978-2018年中国粮食生产布局演变特征,并基于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对粮食生产的空间机制进行分解.结果 表明:中国粮食生产集中度指数及生产重心自改革以来发生了不同程度变化,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稻谷生产重心整体向东北方向移动,玉米生产重心呈现“先向东北→再向西南→再向东北→再向西南”... 相似文献
65.
反窃查违一直是电力企业的工作重点。目前反窃电形势复杂多变,窃电行为越来越隐蔽,窃电方式多样化,导致查处愈发困难。本文基于采集信息数据管理,研究分析不同窃电数据模型,筛选出疑似窃电的用户,及时查处治理,规范反窃查违工作流程,有利于电力企业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66.
绿色基础设施(GI)的网络化构建,是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生态斑块破碎化的重要举措。文章以长沙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识别现状绿色基础设施要素,依据景观连通性对GI网络中心分级;通过景观格局指数评价现状GI网络格局,结合自然、人类活动因素构建生态阻力面;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与重力模型构建连接廊道,并提取生态节点。结果表明:一级网络中心分布于长沙市的西南部、北部;中部生态阻力较大,不利于网络中心的连接,通过多级连接廊道的构建有效地连接GI网络中心;生态节点可提高较长廊道、阻力值较大区域的连通性,从而构建起多层级的GI网络,为城市绿色空间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68.
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关乎农民群众的生活空间质量。因此,基于空间生产理论,构建以意识空间、表层空间和生活空间为基础的空间模型,分析三种空间之间的关系以及农村人居环境现存的问题,从而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出相应的策略,确保农村环境整治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69.
70.
以四川省旅行社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理集中指数、洛伦兹曲线和重心分析等方法,对四川省1358家旅行社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旅行社分布呈逐渐聚集的趋势,且主要集聚在成都市;旅行社总体移动缓慢,均在成都市内移动,由西南-东北-西北移动;从年增旅行社来看,旅行社由眉山市-成都市-成都市西南方向移动;旅行社分布是经济、交通、旅游资源、人口等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为此,提出了建议:通过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完善立体交通建设的同时,因地制宜地打造各具特色的旅行社,并加强旅行社的内部环境管理和依靠政府扶持等方式,为旅行社科学合理的布局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