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60篇
农学   54篇
基础科学   208篇
  43篇
综合类   567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100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3年   5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正>一、越冬期管理技术冬季麦田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培育壮苗,保证苗全、苗匀、苗齐,安全越冬,减轻麦苗冻害,防止死苗。1.加强中耕锄划中耕锄划可以消灭杂草、松土保墒、消灭虫害。特别对于旺苗、群体过大的麦田,深锄断根,不仅能伤断部分老根抑制地上部分生长,还能刺激"喷"出新根,促进根系发育。这对控制旺长,减少分蘖、提高成穗率都有显著作用。因此,麦田冬前不论适时麦、早播麦,在雨后或浇  相似文献   
72.
<正>送走了二月的乍暖还寒,我们迎来了三月的春意盎然。三月,是自然界万物开始复苏的时节。月初的"惊蛰"节气,正是代表着万物复苏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相似文献   
73.
张哲 《果农之友》2014,(5):21-21,30
招远市属于低山丘陵地带,山区、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32.9%和38.4%,全市果园面积37万亩。山坡地果园占82%,水资源严重短缺,多数果园缺乏充足的水源,尤其是春季、冬季最容易受到干旱的威胁。从季节来说,冬季雨雪稀少:春季3月至6月上旬雨水较少,经常发生干旱,此阶段正值果树需水量大的生长旺盛期,春旱对果树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因此节水保墒技术在我市果业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4.
正山东省日照市自1966年南茶北引初步成功后,经历了试验探索,引种高峰,生产低潮,面积效益稳定,结构性调整和产业化等6个时期,到2012年,茶园面积超过10000hm~2,其中可采摘茶园6700hm~2,茶叶总产量超过7000t,茶产业总收入8亿元,现已成为江北茶区茶园面积最大、效益最好的市。由于日照茶园生产种植大部分是以家庭生产为主,茶农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超量或不正确使用农药化肥,目前茶园土壤存在诸多问题,直接影响土地生产力的高低和茶  相似文献   
75.
我国大部分地区传统耕作方式都是犁耕和旋耕组合方式。连年耕作,导致土壤耕层只有12-15cm左右,土壤板结严重,耕作阻力不断增大,并且形成了坚硬的犁底层,它阻碍着土壤上下水气的贯通和天然降水的贮存,破坏了土壤养分的输送能力,影响了植株正常生长对水、肥、气、热的要求,同时由于犁底层的存在,使降雨径流现象十分突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明显不足,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在目前现有综合技术条件下,大力推广以机械化深耕深松为主导的种植模式,是使作物增产的最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76.
成书于北魏的《齐民要术》正处于我国历史上气候大变化的时期,气候无常,干旱连连。加上人口迅速增加和不合理地开垦土地,我国北方旱作农业面临着旱灾的巨大挑战。为了保障农业生产,面对天灾人祸,《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我国黄河中上游地区6世纪以前的北方旱作农业生产技术体系,标志着我国北方传统农业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初步成形。作为精耕细作技术体系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的防旱保墒技术体系也在此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齐民要术》中的一套完善的防旱保墒技术体系可以很好地做到"天旱地不旱",保证北方旱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探讨《齐民要术》中的防旱保墒技术体系,对于现代农业生产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7.
张燕 《河北农业》2014,(4):18-19
一、以增温保墒为重点的早春管理 一般情况下,早春的温度和水分是影响冬小麦返青生长的一对主要矛盾。春季雨雪后或返浆后水分充足的麦田,由于水的热容量大,土壤升温慢会影响返青生长;干旱麦田水分不足也会影响冬小麦返青生长。因此,早春管理要抓住主要矛盾,协调温度与水分的关系,增温保墒,促进冬小麦早发快长。  相似文献   
78.
1选茬整地荞麦忌连作。在我县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内,做到了烤烟与玉米、荞麦、向日葵的有机轮作。荞麦为直根系作物,根系不发达,芽子软,因此,播前要浅耕灭茬,精细整地,蓄水保墒,为保全苗齐苗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2种子处理1)选种。为提高荞麦产量,应选择种粒、种皮、种形大小均匀一致的新种。要淘汰呈黄色不能发芽或发芽率较低的种子,最好选用腾冲本地苦荞、凤凰苦荞。  相似文献   
79.
地膜覆盖育苗具有增温、保墒、灭草和速生、优质、高产的优点,在林业生产中应用效果十分显著。鉴于当前地膜覆盖育苗在林业生产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为此,巴林右旗巴林桥治沙林场于2011年和2012年在苗圃进行了地膜覆盖育苗试验。  相似文献   
80.
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大豆抗旱保墒增产增收技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极端气候条件频繁发生,尤其是春旱和夏旱,对大豆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2006年春旱导致大豆比常年晚出苗15d以上,导致其不能正常成熟。2007年的夏旱持续50d以上没有有效降雨,导致大豆落花落荚,减产30%以上,有的地块甚至整片死亡而绝产,给种植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