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31篇
  免费   984篇
  国内免费   1261篇
林业   1144篇
农学   1288篇
基础科学   206篇
  1036篇
综合类   12623篇
农作物   1015篇
水产渔业   870篇
畜牧兽医   5982篇
园艺   2830篇
植物保护   2982篇
  2024年   287篇
  2023年   918篇
  2022年   1106篇
  2021年   1010篇
  2020年   892篇
  2019年   1077篇
  2018年   599篇
  2017年   848篇
  2016年   1015篇
  2015年   1118篇
  2014年   1461篇
  2013年   1249篇
  2012年   1747篇
  2011年   1760篇
  2010年   1512篇
  2009年   1483篇
  2008年   1467篇
  2007年   1244篇
  2006年   1127篇
  2005年   1071篇
  2004年   880篇
  2003年   770篇
  2002年   669篇
  2001年   614篇
  2000年   530篇
  1999年   449篇
  1998年   414篇
  1997年   355篇
  1996年   336篇
  1995年   324篇
  1994年   318篇
  1993年   236篇
  1992年   280篇
  1991年   245篇
  1990年   202篇
  1989年   202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16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以麦秸垛下的土壤和麦秸堆肥为材料 ,利用限制性培养技术 ,经过多代淘汰及其不同系之间的组配 ,最终筛选构建了一组木质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用羧甲基纤维素 (CMC)糖化力法和纤维素减重法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复合系分解纤维素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滤纸、棉花、稻草、CMC Na和葡萄糖为碳源时 ,复合系在天然纤维素含量高的碳源 (如滤纸、棉花 )存在时表现出高的纤维素分解活性 ;利用蛋白胨和酵母粉作氮源时的纤维素分解活性远高于硝酸铵、尿素等无机氮源 ;以滤纸和酵母粉作为惟一碳、氮源时 ,最适发酵质量浓度分别为 2 5和10 0 g·L-1,其分解活性最高峰均出现在发酵第 5天。最适纤维素分解的 pH为 8 0。最适纤维素分解温度为 6 0℃ ,大于 6 0℃的高温抑制复合系对纤维素分解 ;复合系的适宜溶氧量 (DO)为 0 0 7~ 0 16mg·L-1,过高过低的溶氧量均抑制纤维素分解。复合系的微好氧特点对堆肥工程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2.
测定温度、光照、营养、pH对红麻灰霉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产孢,以及湿度对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产孢的适宜温度为20-22℃;孢子宜在水滴和水膜中萌发,孢子悬浮在红麻叶汁液中能显著提高萌发率;持续强光照可抑制菌丝生长和产孢,黑暗利于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该菌在6种培养基上以PSA生长和产孢最佳.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产孢以pH5-7为宜.从孢子侵入寄主的影响因素和菌核特性试验可以看出,该病在孢子含量为103-107个·mL-1范围时,其潜育期随孢子含量的提高而缩短;在相对湿度为100%下,用孢子叶汁悬液对叶片伤口喷雾接种能明显缩短潜育期.菌核埋入土层愈深萌发率愈低,夹在麻杆中的菌核皆能萌发.不同寄主灰霉菌交叉接种测定显示,红麻灰霉菌对莴苣、黄瓜、韭菜和蕹菜的健株不致病,反之,莴苣、蕹菜灰霉菌对红麻尤其是受伤的植株能致病.  相似文献   
963.
苏南地区水稻穗期病害及病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禾雪腐镰刀菌(Fusarium nival)是水稻生长后期侵染稻穗的一种弱寄生性病原菌。本试验研究了由于该病原菌的侵染危害而对水稻各产量指标所造成的影响及其致病症状,并对该病原菌的形态特征以及温度、PH值对其菌丝体生长的影响做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64.
蚕虫草人工培育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通过对桑蚕接种蛹虫草菌以培养蚕虫草的研究,解决了菌种选育、接种感染、培养出草等技术难题,选育出对桑蚕感染力较强、出草性能较好的蛹虫草菌株,研究出适宜的培养基配方和菌种剂型,试验出有效的感染方法,批量培育出了优良的蚕虫草。  相似文献   
965.
蜡蚧轮枝菌毒素的抑菌与杀虫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PD液体培养基对4株蜡蚧轮枝菌菌株VL9808、VL98011、VL98012、VL98014进行振荡培养,通过离心获得菌丝体,对菌丝进行冷冻干燥,经甲醇提取、氯仿萃取等过程,获得了油相和水相两部分组分,用该两部分组分对植物病原真菌、小菜蛾和桃蚜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4株菌株的油相部分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抑制作用,水相部分活性较弱;4株菌株的油相和水相对桃蚜和小菜蛾有良好的致死作用,油相的活性高于水相部分,两者引起桃蚜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小菜蛾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966.
微生态复合菌制剂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芽孢杆菌和乳酸菌为主体菌,并辅以放线菌组成的微生态复合菌制剂用于对虾养殖中,探讨了它们对养殖水体理化因子、生物因子和对虾生长的影响。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投加微生态复合菌制剂后,试验池6dCODCr去除率高达84.7%;迅速矿化有机氮,有效加强硝化-反硝化作用,控制NH4-N在一定水平,NO2-N去除率高达81.5%;pH稳定在8.0~8.3之间,DO保持在5mg·L-1的较高水平。虾池长期监测结果表明,试验池水质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池;无任何大规模虾病发生;未出现“耍食”现象。试验池比对照池增产近1倍,成本降低近80%。  相似文献   
967.
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与特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不同分离培养基从不同生态区域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针对其中木霉T1、T4与毛壳菌G2、G3菌株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对营养成分变化反应不同,T1、T4、G2菌株最适天然培养基为胡萝卜煎汁与番茄煎汁,G3最适天然培养基为菠菜与马铃薯:T1、T4最适合成培养基分别为Mayer与Boas,G2、G3最适合成培养基分别为Mayer、Hopkin;T1、T4最适碳源分别为果糖与麦芽糖,G2、G3最适碳源为麦芽糖:T1、T4最适氮源为蛋白胨,G2、G3最适氮源为豆饼粉;但光照对不同菌株影响均不大:四菌株对温度反应相同,最适温度均为25~30℃;T1、T4最适pH为4~5,G2、G3最适pH为7~8:碳氮比值变化对T1、T4影响不大,而G2、G3的生长受到高碳氮比值的抑制。  相似文献   
968.
银杏内生镰刀菌GI024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内生镰刀菌Fusarium sp.GI024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内生镰刀菌Fusarium sp.GI024在20~37 ℃下生长较好,最适生长温度为25 ℃,4 ℃时不能生长.该菌在pH值为5.5~7.5菌落生长较好,最适生长pH值为5.5,pH值4.0~7.5产孢较多.光照对菌落生长和产孢有一定影响,黑暗、连续日光灯照射(24 h)、黑暗与日光灯(14 h)交替处理对菌落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2 h紫外线照射对菌落生长和产孢无抑制作用.该菌能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糊精、麦芽糖、DL-丙胺酸和L-α-丙胺酸有利于该菌生长和产孢.表4参14  相似文献   
969.
以光合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试验菌种,研究二者最优浓度配比,应用在实际生产中提高降解水体氨氮、NO~-_2和化学需氧量(COD)浓度的能力。测定7种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曲线,选取生长性能较好的菌株K_1、K_2、K_3进行产酶活性检测,筛选出菌株K_3进行复配试验,试验设置1个对照组(CK)和7个复合菌组(P_1、P_2、P_3、P_4、P_5、P_6、P_7),7个复合菌组(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浓度配比分别为P_1(1∶0)、P_2(0∶1)、P_3(1∶1)、P_4(2∶1)、P_5(3∶1)、P_6(1∶2)、P_7(1∶3),分析各试验组的氨氮、NO~-_2和化学需氧量等水质指标,选取处理结果最优的复合菌组。结果表明,复合菌能够明显降低水体氨氮,其中P_6降解能力最强,降解效果高于对照组4.9倍;能去除亚硝酸根浓度和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复合菌组的最佳浓度配比为1∶2,该浓度配比组较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能够明显净化养殖水质,有效提高净化水质能力。  相似文献   
970.
寻找能够高效降解磺酰脲类除草剂苯磺隆的新型菌株,为生物降解苯磺隆提供微生物资源。对明党参内生菌进行分离、培养与纯化,从筛选得到的多株内生菌株出发,采用富集培养法筛选苯磺隆降解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苯磺隆的含量,计算苯磺隆的降解率。结果表明,从29株明党参内生细菌中筛选出8株能降解磺酰脲类除草剂苯磺隆的菌株,通过复筛得到高效降解苯磺隆菌株PMG3,其降解率为89.07%,并经鉴定为芽孢杆菌属。PMG3比以往筛选出的苯磺隆降解菌降解效率都要高,为利用中草药内生菌对受农药苯磺隆污染的土壤进行原位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