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89篇
  免费   682篇
  国内免费   2554篇
林业   469篇
农学   3241篇
基础科学   5647篇
  4100篇
综合类   21193篇
农作物   1620篇
水产渔业   95篇
畜牧兽医   3917篇
园艺   2229篇
植物保护   1214篇
  2024年   261篇
  2023年   772篇
  2022年   936篇
  2021年   1057篇
  2020年   975篇
  2019年   1182篇
  2018年   590篇
  2017年   863篇
  2016年   1181篇
  2015年   1298篇
  2014年   2508篇
  2013年   2139篇
  2012年   2975篇
  2011年   3117篇
  2010年   2803篇
  2009年   2827篇
  2008年   2609篇
  2007年   2338篇
  2006年   2221篇
  2005年   1969篇
  2004年   1206篇
  2003年   907篇
  2002年   801篇
  2001年   747篇
  2000年   624篇
  1999年   479篇
  1998年   485篇
  1997年   534篇
  1996年   473篇
  1995年   504篇
  1994年   364篇
  1993年   399篇
  1992年   406篇
  1991年   347篇
  1990年   208篇
  1989年   249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5篇
  1980年   20篇
  1965年   16篇
  1957年   58篇
  1955年   10篇
  1953年   36篇
  1952年   9篇
  1951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植物根系表型信息获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数量增长和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粮食安全供给压力,育种学家亟需培育高产、高效作物品种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消费需求.基于根性状的品种培育改良可有效提高作物水分、养分利用率,但根系表型观测的困难性极大地限制了育种进程.随着自动化控制、成像和传感器以及图像解译技术的发展,高通量根表型信息系统性收集已成为可能.本文综述了一系列适用于室内或田间的非破坏性或破坏性根系二维或三维结构测定技术;系统阐述了主流的根表型参数提取图像分析技术和软件;探讨了基于根表型平台的根性状筛选应用于新品种培育的成功案例,并对高通量根表型平台的进一步研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秸秆腐熟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秸秆腐熟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特开展了秸秆还田腐熟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腐熟还田能明显提高水稻产量,增加农民收益。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秸秆收集成本,促进秸秆离田实现多元化利用,设计了一种秸秆收集装置。简要介绍了秸秆收集装置的结构及原理,并利用MATLAB/SimMechanics建模,进行运动学分析。当活动底板转动60°时,活动挡板转动47.27°,可以满足装置卸草开合度的要求,为机构尺寸等参数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作物学报》2021,(2):F0004-F0004
《作物学报》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学术期刊。前身可追溯到1919年1月创办的《中华农学会丛刊》,1962年改为现名《作物学报》。主要刊登农作物遗传育种、耕作栽培、生理生化、生态、种质资源、谷物化学、贮藏加工以及与农作物有关的生物技术、生物数学、生物物理、农业气象等领域以第一手资料撰写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简报以及专题综述、评述等。读者对象是从事农作物科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和具有同等水平的专业人士。《作物学报》从2001年起连续18年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授予“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  相似文献   
15.
16.
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潜力与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农业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潜力,以贵州当地的玉米秸秆、烤烟秸秆、水稻秸秆、锯木屑、玉米芯粉、中药渣、猪粪、牛粪、鸡粪为对象,研究其堆肥发酵后和高温炭化后的理化特性,并进行安全性利用评价,分析其基质化、肥料化和热解生物炭化的利用潜力。结果表明,堆肥后的有机废弃物容重为0.24~0.38 g/cm~3;有机碳含量为37.67%~55.94%;中药渣、猪粪、牛粪和鸡粪的电导率(EC值)较泥炭高47.62%~190.48%;玉米秸秆、水稻秸秆、玉米芯粉和牛粪培养的黑麦草种子发芽指数为0.81~0.98,接近于泥炭;除玉米芯粉外,其他有机废弃物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均低于0.7。各有机废弃物低氧高温热解后的生物炭有机碳含量为30.52%~48.98%、pH值为8.75~11.56、比表面积为13.36~102.16 m~2/g。综上,堆肥后有机废弃物具有良好的通气结构、持水性能和丰富的矿质营养,通过科学配比,具有成为优质栽培基质和有机肥原料的潜力;低氧高温热解后的生物炭养分丰富,比表面积较大,具有成为土壤改良剂、重金属钝化剂和有机肥辅料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杂交水稻》2017,(6):41-43
针对川东北两熟制稻区季节性用水矛盾突出、传统的水稻育秧移栽方式劳力成本高和水稻前作油菜、小麦秸秆处置困难等问题,集成了一套以选用优良品种、油菜、小麦秸秆全量翻埋还田和水稻因水直播等为核心的油麦茬杂交稻节水省本高效生态栽培技术模式,取得了水稻省本增效、避旱节水和油菜、小麦秸秆轻简高效还田等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
20.
应用离子注入技术改良作物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