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3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274篇
林业   88篇
农学   130篇
基础科学   13篇
  117篇
综合类   1062篇
农作物   97篇
水产渔业   298篇
畜牧兽医   675篇
园艺   156篇
植物保护   10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甘蓝无蜡粉突变体叶表皮蜡质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牟香丽  王超  王帅 《中国蔬菜》2013,1(4):32-37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结球甘蓝无蜡粉突变体及野生型材料不同生长时期的叶表皮蜡质发育
状况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表明:甘蓝无蜡粉突变体也有蜡质晶体存在,但蜡质发育不完全,整个生长期以
颗粒状晶体结构为主;野生型不同生长时期表现出不同的蜡质晶体结构,苗期以颗粒状和片状为主,结球
期以圆柱状和片状为主,成熟期以片状和线状为主。  相似文献   
992.
利用扫描电镜对茶丽纹象甲(Myllocerinus aurolineatus Voss)(鞘翅目:象甲科)成虫的触角及感器进行了观察,比较研究了雌、雄成虫触角形态、感器分布和数量上的差异.结果表明,茶丽纹象甲雌、雄成虫触角均呈膝状,由柄节、梗节和7个鞭亚节组成,触角上均着生有5种感器,即毛形感器、刺形感器、棒形感器、叉形感器、鳞形感器以及少量表皮孔.其中,鳞形感器和刺形感器的数量最多,叉形感器在已有的象甲科资料中尚未见报道.毛形感器和叉形感器的数量和分布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雄虫触角上毛形感器和叉形感器的数量显著多于雌虫.  相似文献   
993.
米象Sitophilus oryzae(L.)是重要的储粮害虫,如何有效防控仍是世界性的研究难题.应用扫描电镜研究了米象成虫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证实了米象触角上仅分布3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及锥形感器;采用嗅觉行为仪测定了米象对5种粮食的取食偏好性,结果表明:粮食对米象的引诱由强至弱依次为:燕麦湖北丁优大米黑米莲子薏米;同时观察了5种粮食对米象F1代种群生长发育的影响,发现在莲子中米象F1代发育历期最长,米象F1代种群数量在供试粮食中由多到少依次为:黑米燕麦薏米湖北丁优大米莲子.研究其触角感器与取食偏好可为探索米象防治新途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4.
为了解鲇Silurus asotus精子的结构特征,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对体质量为320~550 g的鲇成熟精子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鲇精子由头和尾两部分组成,无明显颈部;精子头部近球形,直径为1.85~2.51μm,头部无顶体,头部内有高度密集的细胞核染色质,头部后方凹陷形成植入窝,植入窝内有近端中心粒和远端中心粒,细胞核后方与质膜的间隙较大(称袖套),其内富含细胞质、线粒体和囊泡等细胞器;尾部细长,无主段和尾段之分,长为44.3~50.7μm,横切面呈圆形,直径为0.269~0.308μm,透过横断面可见,鲇精子尾部由轴丝和附属纤维构成,外有一层质膜包裹,轴丝与远端中心粒形成"9+2"微管结构。研究表明,精子活力的适宜pH为7.0~8.5,适宜温度为25~29℃,当pH为8.0、温度为28℃时,精子活力最强。  相似文献   
995.
本试验探讨了氟对小鼠附睾中成熟精子超微结构的影响,为氟的生殖毒性研究与检测提供依据。选取8周龄性成熟雄性昆明小鼠2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小鼠饮用蒸馏水,低、中和高氟组小鼠分别饮用含25、50和100 mg/L氟化钠的蒸馏水,于45 d后断颈处死小鼠,取小鼠附睾尾,经2.5%戊二醛固定后,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小鼠附睾中成熟精子的超微结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低氟组小鼠精子头部质膜断裂,部分脱落,个别线粒体肿胀、形态模糊;中氟组精子头部质膜脱落,顶体部分缺失,线粒体形状不规则,嵴间腔扩大;高氟组精子头部质膜脱落,线粒体排列不规则,出现空泡化,嵴结构模糊。结果表明,氟暴露小鼠附睾中成熟精子头、尾部中段均有不同程度的结构改变,尤以线粒体出现较明显的异常,且氟浓度越高,精子超微结构损伤越严重。  相似文献   
996.
为了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对牛乳腺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和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试验分离、培养和鉴定了牛乳腺上皮细胞,对细胞进行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制作超薄切片,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发现,牛乳腺上皮细胞呈典型的"铺路石样"单层生长,经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后,细胞发出绿色荧光,且维持转染前的基本形态,可以表达广谱细胞角蛋白。在超微结构上,转染前后的牛乳腺上皮细胞均有大而明显的核仁,核膜清晰,核内聚集有异染色质,表明遗传物质稳定。细胞表面微绒毛发达,显示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流活动较强;胞质内线粒体、内质网丰富,胞质内均含有大量的脂滴,显示细胞营养物质代谢旺盛。对GFP标记乳腺上皮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细胞内含有60条染色体,形态正常,呈二倍体核型。试验结果表明,绿色荧光蛋白可以用于标记牛乳腺上皮细胞,不会对细胞体外生长活性和超微结构等造成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97.
日照农村和农业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孔悉茹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6):311-316
中国农业旅游发展较晚,目前关于农业旅游的研究尚不成熟。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农村和农业旅游开发研究。通过对日照市所辖农村区域旅游资源和发展现状的调研,提出农村和农业旅游开发必须树立大农村旅游观念,充分利用和深入挖掘当地旅游资源,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农村区域旅游规划和旅游目的地规划、旅游产品策划和投融资,以保证旅游开发顺利进行和科学运营,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8.
更正启事     
《科学养鱼》2012年第4期正文60页"浅析黄颡鱼细菌性体表溃烂病的诊断与防治"一文,作者应为三人,漏掉第二、第三作者:霍邱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沙正月、李进村,特此更正,并向作者致歉。  相似文献   
999.
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v13(t)的生理特性和基因定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在温敏型白化转绿突变体v13(t)的表型特征鉴定的基础上,对其控制基因V13(t)进行精细定位。【方法】在籼稻品种9311中获得一个白化转绿自然突变体,并对其进行表型特征、温度敏感临界值的确定,同时对不同温度下叶片中叶绿体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并以v13(t)与武运粳7号的正反交F2群体对其进行遗传分析和基因的精细定位。【结果】在低温(<26℃)条件下,v13(t)前3张叶片均表现为白色,只有叶尖和叶鞘表现出少许绿色,以后逐渐死亡;在28℃条件下,1—3张叶片抽出时叶尖和边缘表现为白色,以后逐渐转绿;在30℃条件下,叶片表现正常。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叶色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SSR分子标记将V13(t)初步定位在水稻第5染色体上的RM3638与RM459标记之间,其遗传距离分别为3.2和0.5 cM。进一步利用已公布的SSR标记和新发展的InDel标记将V13(t)定位在InDel5-11与InDel5-8之间的98.9 kb范围内,同时获得一个与V13(t)共分离的标记InDel5-2。【结论】白化转绿突变体v13(t)受1对隐性核基因V13(t)控制,V13(t)被定位在AC130729上约98.9 kb的物理距离区间内。  相似文献   
1000.
不同施氮量对春玉米早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玉米生长后期容易发生早衰,研究不同氮肥水平对春玉米早衰的影响,为合理施肥和作物增产提供科学依据.盆栽条件下以春玉米为供试作物,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玉米早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氮肥处理玉米生长后期叶绿素含量最低,黄叶比例最大,细胞膜结构已经解体,玉米发生早衰,减产严重;当适量增加氮肥用量时,叶绿素含量升高,叶绿体超微结构逐渐得到改善,产量增加35.9%以上.玉米衰老与氮素营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理的施肥量是保证玉米高产防早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