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294篇 |
免费 | 237篇 |
国内免费 | 41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857篇 |
农学 | 915篇 |
基础科学 | 357篇 |
237篇 | |
综合类 | 8121篇 |
农作物 | 301篇 |
水产渔业 | 4954篇 |
畜牧兽医 | 5395篇 |
园艺 | 1774篇 |
植物保护 | 3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9篇 |
2023年 | 314篇 |
2022年 | 406篇 |
2021年 | 635篇 |
2020年 | 426篇 |
2019年 | 524篇 |
2018年 | 182篇 |
2017年 | 366篇 |
2016年 | 446篇 |
2015年 | 508篇 |
2014年 | 1039篇 |
2013年 | 1013篇 |
2012年 | 1448篇 |
2011年 | 1422篇 |
2010年 | 1299篇 |
2009年 | 1466篇 |
2008年 | 1470篇 |
2007年 | 1162篇 |
2006年 | 1258篇 |
2005年 | 1322篇 |
2004年 | 1149篇 |
2003年 | 1354篇 |
2002年 | 946篇 |
2001年 | 1026篇 |
2000年 | 698篇 |
1999年 | 447篇 |
1998年 | 350篇 |
1997年 | 215篇 |
1996年 | 220篇 |
1995年 | 174篇 |
1994年 | 219篇 |
1993年 | 140篇 |
1992年 | 129篇 |
1991年 | 143篇 |
1990年 | 160篇 |
1989年 | 163篇 |
1988年 | 87篇 |
1987年 | 62篇 |
1986年 | 62篇 |
1985年 | 48篇 |
1984年 | 51篇 |
1983年 | 45篇 |
1982年 | 40篇 |
1981年 | 29篇 |
1980年 | 26篇 |
1979年 | 28篇 |
1978年 | 26篇 |
1977年 | 24篇 |
1976年 | 28篇 |
1974年 | 2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51.
隆旺夫 《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2004,20(8):48-49
2000年11月,我所从北京引种早红珠油桃等品种,结果表明,早红珠油桃适宜在我市海拔300m以上地区栽种。笔总结出一套快速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52.
53.
54.
55.
随着我国苹果产业的快速发展,苹果栽植面积增加,老果园更新换代,果实品质不断提升,对优质苗木培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现通过容器大苗培育来缩短建园缓苗期,使老果园在更新换代中实现快速建园、早果丰产.介绍了陕西省白水县容器大苗培育技术,为培育优质苗木以及农户快速建园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6.
为筛选出对草莓灰霉病菌具有显著抑菌作用的植物精油,采用熏蒸法,研究茶树精油、牛至精油等6 种植物单方精油及其复配精油对草莓灰霉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牛至精油的抑菌效果最佳,其次为1-辛烯-3-醇和茶树精油,其抑菌效果明显优于肉桂精油、桉叶精油和茉莉酸甲酯;茶树精油、1-辛烯-3-醇和牛至精油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200、100、100 mg/L;茶树精油与牛至精油复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且二者以质量比1∶4 进行熏蒸时,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综上,牛至精油、1-辛烯-3-醇、茶树精油及茶树精油与牛至精油复配(质量比1∶4)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抑菌效果较优。该研究结果可为新型草莓保鲜剂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7.
58.
红松是我国东北地区的珍贵乡土树种,被大家所熟知。作为一名基层林业工作者,从加速培育后备森林资源、尽早提升红松果材兼用林结实年限角度出发,采用新的红松嫁接新技术,从采穗的采集、科学的嫁接及嫁接后的养护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探讨了红松嫁接方法及技术要点,以加快辽宁东部山区红松果材兼用林人工更新培育。加快植株生长的同时更早的进入结果期,以期为林农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59.
对于肉牛产业来讲,牛源是相当重要的影响因素。奶牛业与肉牛业两者相辅相成,奶牛的最终归宿仍然是牛肉。因此,可以科学合理地利用奶公犊资源来促进肉牛产业的发展。现结合地方实际情况,介绍奶公犊"1+4"培育技术,希望可以为促进肉牛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0.
中间培育是凡纳对虾(Penaeus vannamei)养殖的重要阶段,投喂率是影响此阶段养殖成效的重要参数。本研究开展为期30 d的养殖实验,研究3组投喂率(投喂率分别为体重的5%、7.5%、10%,分别命名为T5、T7.5和T10)对凡纳对虾中间培育养殖水质、微生物群落结构、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及生长性能的影响。实验期间,水体pH、盐度、温度及溶解氧均保持在适宜对虾生长的范围内。结果显示,随着实验进行,总氨氮(TAN)、亚硝态氮(NO2–-N)和化学需氧量(COD)浓度出现上升趋势,实验结束时,其浓度随投喂率升高呈现显著差异:T10>T7.5>T5。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养殖水体的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随投喂率升高呈下降趋势,不同投喂率的优势门类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50.36%~67.53%)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 12.09%~67.53%);在属水平上,对凡纳对虾有害的弧菌(Vibrio)相对丰度在T10组最高(37.33%)、T5组最低(0.13%);对其有益的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相对丰度在T10组最低(0.28%)、T7.5组最高(9.78%)。凡纳对虾肝胰腺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在T10组最低、T7.5组最高(P<0.05)。T7.5和T10组对虾的体长和体重均显著大于T5组(P<0.05),但T7.5和T10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投喂率与存活率呈负相关,且3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利用因子分析对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和生长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T7.5组得分最高,为0.92,凡纳对虾中间培育的投喂率在7.5%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