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5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篇 |
综合类 | 66篇 |
水产渔业 | 6篇 |
畜牧兽医 | 24篇 |
园艺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3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为改善高温低渗油藏开发效果,开展了表面活性剂驱影响因素研究。通过在114℃条件下,对亲水、亲油低渗岩心进行表面活性剂驱油实验,考察了界面张力、乳化作用、润湿反转以及注入时机对注入压力、驱油效率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体系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越低,提高驱油效率和降低注入压力的幅度越大。表面活性剂的乳化速率越高,原油采收率越高;乳化降黏能力越强,降压效果越好;同时,适当降低乳状液稳定性也对驱油有利。表面活性剂的润湿反转作用使其能在较高界面张力下有效驱油,并在亲油岩心中获得较亲水岩心更好的增油降压效果。此外,在中等含水阶段进行表面活性剂驱,能够利用最低的投入获得最高的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52.
为了保证水平井开发效果,达到提高气藏产能和采收率的目的,以区域地质特征为基础,通过数值模拟的手段,建立单井数值模型,对苏里格气田苏6井区压裂水平井裂缝参数,包括裂缝半长、裂缝间距、裂缝条数和裂缝夹角等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产量随着裂缝长度、间距、数量和夹角的增加而增加;裂缝长度大于120m以后,产量增加的幅度明显变缓,建议裂缝半长在50~60m之间,裂缝间距250m,6条裂缝且两端裂缝位置应使边界距离至少大于裂缝间距;在同等裂缝长度下,供给区域小,产能较高;在无预知裂缝方位情况下分段压裂的间距要求不小于设计缝长. 相似文献
53.
54.
低渗溶液促进小麦种子萌发的生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渗溶液引发以促进种子萌发是普遍现象,但其促进机制并不明确,因此研究引发效应的生理机制有利于更好地在实践中应用引发技术。本试验以小麦品种‘小偃22’为试材,以未引发种子为对照,研究纯水、-0.3和-0.7 MPa NaCl溶液处理对小麦种子萌发过程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0.3 MPa NaCl溶液处理可提高小麦种子的最终萌发率,且细胞膜相对透性和MDA质量摩尔浓度最低,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α-淀粉酶活性和总淀粉酶活性最高,但吸水速率和吸水量低于纯水引发,尤其是在吸水初期。而经过-0.7 MPa NaCl溶液处理的种子萌发率最低,受到明显的渗透胁迫。说明适度的NaCl胁迫引发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并不是通过提高吸水速率和吸水量来实现的,而是通过促进细胞膜修复和提高α-淀粉酶活性实现的。 相似文献
55.
长庆特低渗透油藏由于其客观地质因素,油井投产后部分井见水快,产量递减大,开发效果不理想,因此,有必要对高效开发油藏中好的开发经验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总结,为同类油藏开发提供参考依据。以WLW油藏为例,将理论研究和矿场数理统计方法相结合,系统总结了WLW油藏的见效规律、见水规律、含水变化规律、采液采油指数变化规律,并突破传统的研究方法,利用油藏固有的相渗特征研究其产量递减规律,同时提出了利用相渗曲线评价开发效果的新方法,对类似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6.
57.
58.
59.
渤南油田属中等水敏性和速敏性的地层,油藏为轻质油-稀油油藏,原油具有低密度、低粘度和高凝固点等特点,组分含硫量低;地层水总矿化度较高,一般为1100~19900mg/L;水型为NaHCO3型。为研究渤南油田高温低渗油藏储层伤害机理,从地层特性、注入水水质、悬浮物堵塞、游离油和乳化油滴、结垢、细菌及以往增产措施等方面评价了可能对储层造成的损坏及损坏程度。渤南油田地层的水敏性、速敏性和低渗透性是储层损害的内在因素,注入水中悬浮固相颗粒、含油量和细菌严重超标,水质不合格是储层损害的外在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