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8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202篇
林业   277篇
农学   580篇
基础科学   33篇
  90篇
综合类   2157篇
农作物   210篇
水产渔业   148篇
畜牧兽医   560篇
园艺   793篇
植物保护   25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319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365篇
  2007年   307篇
  2006年   240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3篇
  1965年   4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不同甘蓝小孢子植株自然加倍率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流式细胞仪对4份甘蓝材料的24个小孢子植株进行小样本倍性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小孢子植株倍性有4种类型:单倍体、二倍体、单倍同二倍嵌合体、二倍同四倍嵌合体.不同材料之间自然加倍情况有较大差别;利用花粉等主要形态鉴别法对大样本的小孢子植株进行倍性粗略判别,得出不同甘蓝材料的小孢子植株自然加倍率变化幅度为16.6%~100%.  相似文献   
992.
1赤霉素 如果种薯尚未度过休眠期,而又必须播种时,需要用赤霉素进行催芽处理,以打破休眠.整薯催芽时,可用5~10 mg/kg赤霉素浸泡5~10分钟.切块催芽时,浓度为1~3 mg/kg,浸泡后取出,将切面向上,晾干表面水分即可下种.但如果种薯有环腐病、青枯病或晚疫病,为防互相传播病害,不宜浸种催芽.此外,在采收前1~4周内,用10~50 mg/kg赤霉素溶液喷洒全株,采收后作为种薯时也有促进其萌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3.
阚知 《西北园艺》2008,(1):39-39
如果种薯尚未度过休眠期,而又必须播种时,需要用赤霉素进行催芽处理,以打破休眠。整薯催芽时,可用5~10mg/kg赤霉素浸泡5~10分钟。切块催芽时,浓度为1~3mg/kg,浸泡后取出,将切面向上,晾干表面水分即可下种。  相似文献   
994.
杂交选育工厂化生产的金针菇菌株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白色金针菇菌株FM、F21、F10和F3-W为亲本,各亲本分别选取30个有性孢子单核体进行3个组合间的相互交配实验。对杂交后代的综合分析表明,不同组合间在杂交成功率、杂交子代菌丝生长速度和子实体单产等性状方面表现各自特点,其中FM×F21组合的交配获取双核体成功率最高,为79%;FM×F3-W和F10×F3-W的成功率分别为28%和42%;3个组合可统计栽培产量的菌株数占参加栽培实验的菌株数的比例分别为59%、83%和84%。两组数据分别反映了不同组合间交配型因子的差异程度和杂交子代对栽培条件的适应性。3个组合获得杂交子代的子实体颜色均为白色,栽培实验结果显示,菌丝生长速度和单产间不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5.
以早生黄金梨为试材,运用石蜡切片法对雌雄性细胞的发育进行细胞学观察,探讨了它们的发育规律及其与外部形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早生黄金梨的花药为4室;药壁发育属双子叶型;腺质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开花前7~9d花粉成熟,成熟花粉为2-细胞型。2)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4个大孢子呈直线排列,其中合点端的大孢子具功能,经过3次分裂后,于开花当天形成成熟八核胚囊;胚囊发育属蓼型。3)在发育过程中,不仅雌雄性细胞的形成之间有比较稳定的对应关系,而且它们与花芽或花的外部形态特征之间也有着相对稳定的关系。根据它们的时序性对应关系,可以通过花芽或花的外部形态特征来对其内部的性细胞发育进程进行即时判别。  相似文献   
996.
以7a生曙光油桃为试材,通过冰冻低温处理枝条,研究了不同温度和时间对桃芽的存活率、萌芽级数和活性氧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对桃芽自然休眠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短时间冰冻低温处理对桃芽自然休眠解除的调控效应因处理时期、处理温度和处理持续时间长短的不同而异。3个不同采样时期,短时间冰冻处理中,-4℃和-7℃处理对油桃芽休眠解除的效应不明显,桃芽中H2O2(过氧化氢)含量、O·2(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速率和·OH(羟基自由基)产生速率及POD(过氧化物酶)、CAT(过氧化氢酶)和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异不大;但-10℃、-13℃、-16℃、-19℃和-21℃各处理对油桃芽休眠解除呈正调控效应,桃芽内除SOD活性显著降低外其它指标都明显升高;但是采样时期越晚,调控效应越明显。H2O2含量、O·2和·OH产生速率的显著增加表明短时间冰冻处理可有效解除芽自然休眠,并且活性氧的迅速增加可能是短时间冰冻处理解除芽自然休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7.
葛泉卿 《植物检疫》1991,5(5):340-341
引言目前,各口岸所鉴定小麦矮腥病菌Tilletia controversa Kuhn(以下简称TCK)主要是测量其孢子大小、网目大小、网脊高及胶鞘厚度来加以判断,只有找到非常典型的矮腥孢子才能出证。事实上,在进口的小麦中常混有大量的禾本科杂草种子,其上的腥黑穗孢子与 TCK 孢  相似文献   
998.
赵傲雪  张晓娟  刘慧慧  曾彦军 《草业科学》2016,33(11):2248-2253
以采集于甘肃省临泽县境内的芒颖大麦草(Hordeum jubatum)种子为材料,测定了种子的休眠率,并研究了去除种柄、预先冷冻、预先干热、硝酸钾(KNO_3)、赤霉素(GA3)、蒸馏水浸种和开水浸种7种处理方法破除休眠的效果。结果显示,参试种子的休眠率为73%~77%。预先冷冻、预先干热、KNO_3、GA3和蒸馏水浸种均能显著降低参试种子的休眠率(P0.05),但以预先冷冻和GA3溶液预湿发芽床两种处理的效果为最好。预先冷冻和GA3处理后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指数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2%、89%和39.80、42.99;平均萌发时间为最小值,分别为2.43和3.10d。去除种柄和开水浸种均未能有效破除种子休眠(P0.05)。综上分析认为,参试种子休眠属于轻度生理休眠。  相似文献   
999.
通过低温处理打破细叶百合(Lilium pumilum)鳞茎休眠,利用荧光差异凝胶电泳和质谱技术,借助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分析百合鳞茎休眠解除过程中蛋白质组的变化,以期进一步理解百合鳞茎休眠机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分离得到31个差异表达蛋白点;相对于休眠鳞茎,休眠解除鳞茎中上调表达的蛋白点有15个,下调表达的蛋白点有16个;应用MS质谱成功鉴定12个差异蛋白点,按功能划分为6类,主要为胁迫类蛋白,可能涉及鳞茎内物质的代谢过程,进而调控鳞茎的休眠解除;根据细叶百合鳞茎休眠解除过程中差异蛋白表达谱比较,获得了几种与鳞茎休眠相关的蛋白质,鳞茎休眠时胁迫类蛋白高表达,休眠解除时蛋白水解酶类高表达。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瓜菜》2016,(4):1-4
花药培养和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是葫芦科作物获得单倍体胚和单倍体植株的一种重要方式。该技术在葫芦科作物育种上应用广泛,笔者综述了影响该技术的一些重要因素,如基因型、小孢子发育时期、生长环境、接种密度、培养基、生长调节剂、碳源、活性炭、三十烷醇、低温预处理、热激处理、倍性鉴定及植株再生等,为该技术的开展和应用提供可行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