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8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32篇
林业   356篇
农学   186篇
基础科学   130篇
  115篇
综合类   2193篇
农作物   758篇
水产渔业   118篇
畜牧兽医   684篇
园艺   168篇
植物保护   144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347篇
  2011年   302篇
  2010年   300篇
  2009年   266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51.
为研究茶树凋落叶浸提液对菘蓝生长与生理生化的化感效应,以模拟自然条件下雨雾淋溶方式,采用不同浓度的茶树凋落叶浸提液(CK:0 mg·mL-1、T1:6.25 mg·mL-1、T2:12.5 mg·mL-1、T3:25 mg·mL-1 和T4:50 mg·mL-1)处理菘蓝,测定其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量、细胞膜损伤率以及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渗透调节物质和次生代谢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茶树凋落叶浸提液对菘蓝生长表现出“低促高抑”的浓度效应,与CK相比,T1对菘蓝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浸提液浓度超过菘蓝的耐受阈值时,会对其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升高,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脯氨酸含量则持续增加。与CK相比,T1的MDA含量、细胞膜损伤率和H2O含量差异不显著,而T3、T4则显著升高。茶树凋落叶浸提液对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有不同的影响,T1的过氧化物酶(POD)与抗坏血酸氧化物酶(APX)活性最高,T2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高,而T3、T4的4种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低于CK。T1的PodCatApx基因表达量最高,而T4则抑制了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此外,POD活性与其基因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AT和APX活性与其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不显著。不同浓度的茶树凋落叶浸提液对于菘蓝次生代谢物质积累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低浓度茶树凋落叶浸提液对菘蓝生长、靛蓝和靛玉红含量积累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茶树凋落叶浸提液对总黄酮含量积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幼龄茶园中茶树-菘蓝复合种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2.
为建立快速测定猪尿中地西泮及其7种代谢物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确证方法,本研究优化了样品净化的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PCX柱)及其淋洗洗脱条件.猪尿液酸化后直接经PCX柱净化,依次用水、60% 甲醇水溶液淋洗,最后用5% 氨化甲醇洗脱;选用BEH C18色谱柱分离,UPLC-MS/MS进...  相似文献   
153.
救心菜学名费菜,又名土人参、养心草、养心菜、回生菜、土三七、见血散、活洛丹、豆瓣菜等,药名景天三七,属景天科珍贵的耐寒多年生肉质宿根草本蔬菜。  相似文献   
154.
林下人参叶片光合日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I-31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了人工落叶松(Larix dahuric)林下随机选取的5个试验单位林下人参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与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地点林下人参Pn最大为1.6μmol/(m2.s),绝大多数<1μmol/(m2.s),早晚甚至出现负值,明显低于荫棚和人工光照条件下的Pn值;光合有效辐射(PAR)是影响林下参Pn的主要因素,Pn与PAR存在显著的对数关系,r2≥0.808;温度<23℃时,气温(Ta)与Pn呈显著正相关(r≥0.887);胞间CO2浓度(Ci)与Pn呈显著负相关(│r│≥0.737);湿度(RH)与Pn无显著相关性(│r│≤0.419);Pn不受气孔导度(Gs)限制,二者无显著相关性,而蒸腾速率(Tr)对Pn日变化有显著影响(r≥0.707)。  相似文献   
155.
葡萄及葡萄酒中的C13-降异戊二烯衍生物由于较低的阈值和独特的花果香气特征备受关注,它们是非芳香型葡萄品种所酿造的葡萄酒中品种香的重要组分.笔者综述了C13-降异戊二烯衍生物的合成和转化以及在葡萄果实发育和葡萄酒发酵与陈酿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6.
目的建立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鉴别不同种类的人参及西洋参种子。方法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法对不同产地和种类的人参及西洋参种子样品进行聚类分析并建立了鉴别分析模型。结果聚类分析结果良好,所建立的鉴别分析模型能有效地判别人参及西洋参种子的类别。结论近红外光谱法能够实现人参及西洋参种子的快速无损分析,为区分不同种类的人参及西洋参种子提供了一个客观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7.
三种土壤改良基质对农田栽培人参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配施发酵玉米秸秆粉、EM菌、硅藻土3种物质改良农田土壤栽培人参。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研究土壤改良剂对人参产量及质量的影响。结果3种物质施入后,3年生人参根长、根粗和根重分别提高0-28.85%、7.20%-60.58%和1.99%-86.54%;同时,存苗率提高0-15.36%、产量提高6.56%-67.21%,而发病率则降低3.77%-43.46%。此外,人参总皂苷含量提高3.18%-57.67%,主要单体皂苷Rg1、Re、Rb1分别提高4.72%~66.92%、7.50%-33.75%、7.22%-72.01%。极差分析表明。3种改良基质对人参产量及质量响应顺序为:EM菌〉发酵玉米秸秆粉〉硅藻土。结论通过农田土壤改良,促进了人参根系的生长,提高了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改善了人参品质。  相似文献   
158.
[目的]确定豆角的豆荚与种子中的皂苷含量的差异。[方法]以3个品种豆角的豆荚和种子为原材料,经过醇溶、水溶、萃取等工艺制得粗皂苷,采用libermann-burchard反应和泡沫试验对粗提皂苷进行定性检测,以人参皂苷Rg1为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通过测定粗皂苷的吸光度来计算豆角中不同部位的皂苷含量,并通过方差分析比较豆角豆荚和种子的皂苷含量差异。[结果]对粗皂苷质量和皂苷提取物含量的分析分别表明,不同品种豆角不同部位的皂苷含量有一定的差别;不同品种豆角不同部位的粗皂苷溶液的吸光度不同,在0.20~0.25之间。由绘制各品种豆角不同部位的皂苷含量柱形图和方差分析可知,豆角的豆荚与种子中皂苷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结论]豆荚中的皂苷含量明显高于种子的皂苷含量。  相似文献   
159.
从构效关系角度考察了不同位点结构修饰对喜树碱母核内酯环稳定性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手段,对喜树碱母核10位与20位修饰后所得的新衍生物的内酯环稳定性进行分析;并采用ODS色谱柱(4.6 mm×260 mm),以乙腈-超纯水为流动相体积比35∶ 65;UV检测波长为360 nm;流速1.0 mL/min.在喜树碱母核的10位与20位引入含氮杂环,所得的受试喜树碱衍生物均能提高母核上内酯环的稳定性,而在所连接的取代基团中,以吡唑和羟基修饰的喜树碱内酯环最为稳定.  相似文献   
160.
以Span-80为乳化剂,K2S2O8的碱性溶液引发淀粉与偶氮苯衍生物接枝共聚,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pH值及乳化剂用量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相乳液中应用价廉无毒的K2S2O8的碱性溶液引发接枝共聚反应,可以达到较高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当淀粉用量7.00%,[单体]=0.391 mol/L,[K2S2O8]=8.650 mmol/L,[KOH]=0.178 mol/L,乳化剂用量8.02%,反应时间120 min以及反应温度50℃时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分别达最大值69.88%和94.60%。并应用X-ray衍射、热重分析TGA和差热分析DTA等测试手段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确证了接枝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