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177篇
农学   159篇
基础科学   10篇
  56篇
综合类   820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48篇
园艺   342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1986年自安徽省全椒县药菊产区显黄化病叶症状的药菊上分离到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简称PVY)。由于药菊含有抑制病毒体外传染的挥发性油类物质,所以该病毒极难用一般常见的接种方法传染,仅能以0.2%Na2SO3和0。2%Vc(1:1)混合液为缓冲液,活性碳为磨料来接种传染。  相似文献   
152.
153.
矮形四季菊除具有菊花的花大、形美、色艳、香味浓郁的特点外 ,还具有开花早、花期长 ,适应性强的特点。该菊植株低矮 ,茎杆粗壮 ,适宜盆栽 ,是室内花卉或摆花用的重要种类。主要栽培技术有 :1 栽培品种以荷兰日初系列的矮型四季菊较好 ,山东室外露地栽培花期 2 0 0多天 ,四季菊春天栽苗后 30天左右 ,株高 18cm左右时即开花 ,最大株高约 35cm。一般品种的花朵直径 10~12cm ,花色有黄、红、粉、紫、白等颜色。2 栽培基质矮型四季菊对栽培基质要求不严 ,以肥沃的沙壤土掺合林地落叶腐殖土为好。3 栽植与水肥管理可压条或扦插繁殖。…  相似文献   
154.
6—BA对切花菊瓶插期间生理效应的调节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郭维明  章志红 《园艺学报》1997,24(4):364-368
研究了预处理和瓶插处理方式下不同浓度6-BA对‘四季黄’切花菊瓶插期间花与叶的水分状况等生理效应和瓶插寿命的影响,参数包括:含水量、相对紧张度及饱和亏缺、气孔开度、叶绿素和可溶蛋白动态等。结果表明,6-BA延衰保鲜作用与上述指标密切相关,预处方式下低浓度6-BA、特别是1mg/L对瓶插品质及寿命影响效果最好,瓶插方式下,超过1mg/L即出现抑制效应。讨论了6-BA缓解叶片早萎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5.
神香草 原产地中海沿岸地区,唇形科,由中科院引进。 1.特征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约30-100厘米。茎分枝直立。叶无柄,线型或披针型钝头全缘,长5厘米以内。花冠青紫色、白色或玫瑰色,全草具有芳香气味。 2.种植方法:适于温暖(抗寒性强、北方地区可自然越冬)的气候,要  相似文献   
156.
157.
《园艺学报》2015,(4):608
<正>项目名称:菊花优异种质资源挖掘与新品种选育主要完成单位:南京农业大学主要完成人:陈发棣、房伟民、陈素梅、蒋甲福、滕年军、管志勇、张飞、赵爽、廖园、王海滨、宋爱萍成果简介:共收集保存菊花及其近缘种属植物3 368份,建成中国菊花种质资源保存中心,鉴定出各类优异种质67份,从中挖掘优异基因9个。阐明了杂种胚败育是菊花远缘杂交障碍的主要原因,细  相似文献   
158.
你或许去过美丽的天山,见到过高原上盛开的金莲花,它是那么的高雅脱俗,清新靓丽。倘若你还未曾见过如此动人的景致或想重温那金黄的情怀,不妨在春末夏初看看黄晶菊,虽然它是个新秀,但相信你会很快读懂它的美丽与超凡。  相似文献   
159.
根癌农杆菌介导ipt基因对切花菊的遗传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根癌农杆菌(Agrobactcium tumefaciens)LBA4404菌株介导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ipt)转化切花菊(Dendrathema grandiflorum),对转化材料进行连续的Kan抗性筛选,获得69株抗性株。部分植株经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呈阳性,对照均为阴性;ELISA检测抗性株衰老同期叶片内源iPAs含量是对照株的4.7倍。田间观察株型、叶色、花芽分化等性状和对照相比出现差异。叶绿素含量测定显示,抗性株叶片在花芽分化期、盛花期和衰老期总叶绿素含量分别是对照株的1.47、2.26和2.60倍。  相似文献   
160.
根据实践经验,归纳总结了制作盆景菊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并介绍了盆景菊的品种选择,盆景菊的3种造型形式(宿株式、附木式、附石式),以及盆景菊的土肥水管理、矮壮素处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