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84篇
林业   51篇
农学   611篇
基础科学   67篇
  25篇
综合类   1208篇
农作物   496篇
水产渔业   217篇
畜牧兽医   319篇
园艺   20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为明确小麦骨干亲本川麦44的遗传特性,利用小麦660K SNP芯片对川麦44及其衍生品种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川麦44在6个衍生品种中的遗传贡献率为23.77%~72.63%,平均为48.58%,衍生品种存在遗传偏亲现象。川麦44特异性标记在不同染色体和染色体组中分布不均匀,衍生品种中特异性标记数具有B染色体组A染色体组D染色体组的共同特征。在除1B和6A外的染色体上,共筛选出52个川麦44高遗传率片段,片段长度为0.10~76.20 Mb,其中5B上的片段数量最多,累计长度最大。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明确骨干亲本川麦44的重要基因组区段及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2.
文章分析了玉米活力形成、杂交种与亲本自交系活力,说明了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其水分逐渐下降,探讨了玉米种子发育中鲜种子体眠特性变化等相关特性.  相似文献   
83.
将6个熟期不同的杂交早稻组合分为早熟组与迟熟组对其发育进程和产量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早熟组与迟熟组在抽穗灌浆历期、幼穗分化历期及速率、相对出叶速率方面差异不显著,其全生育期的显著差异主要是营养生长期长短不同造成的;早熟组因为幼穗分化起始时间早、营养生长期短而表现早熟;早熟组的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与迟熟组无显著差异,但经济产量与单株生物产量均极显著低于迟熟组,其主要原因分别是千粒重较低和植株较矮。指出提高营养生长期出叶速率是协调早熟与高产矛盾的关键,通过筛选营养生长期短、出叶速率快、主茎叶片数较多、千粒重较高、株高适宜的亲本进行配组有可能实现早熟高产杂交早稻选育的突破。  相似文献   
84.
四川杂种小麦生产现状及其选配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杂种小麦应用于生产的认识基础上,经多年的研究,已探索出一种技术路线,对T型杂种小麦亲本改良的同时采用产量优势最强的“穗数型×重穗型”选配组合,其次是采用“穗数型×中间型”;利用化学杀雄生产杂种小麦,化杀杂种F2代用于生产,同时对杂种小麦的栽培技术进行了探索,这条技术路线不仅使小麦育种程序简明化,而且易于选配强势组合,充分发挥杂种小麦的产量优势,降低杂交种子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加快杂交小麦应用于生  相似文献   
85.
杂交稻新组合中浙优1号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杂交稻中浙优1号双亲的主要特征特性,提出了中浙优1号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86.
发芽试验的目的是测定种子发芽潜力,据此判断该种子的播种价值。为减少亲本种子自交退化现象,一般亲本繁殖一代要用2-3年,而且种源还要保存多年。因此,要提高并保证亲本发芽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7.
提高杂交玉米种子质量的主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授粉作物,制种玉米主要靠人工抽去母本雄穗,接受父本花粉杂交来实现,玉米种子质量的优劣与生产过程中制种亲本纯度、制种过程、加工以及人员素质密切相关。本文结合垦区多年玉米制种工作,从影响杂交种子质量的4个方面简述提高玉米种子质量的关键措施。1严格保持亲本自交系的纯度高纯度的亲本制种是生产优质玉米杂交种的基础条件,自交系在生产期间,严防品种混杂。1.1防止生物学混杂和机械混杂自交系繁殖田空间隔离必须达到800m以上。自交系的各种特征特性在不同生育时期表现各有不同,所以在田间要坚持分期严格去杂,田间去…  相似文献   
88.
作为旱地作物的玉米,其抗旱性是指在大气干旱和土壤干旱条件下,不仅能存活下来,而且能使产量稳定在一定水平的能力。其抗旱机制通常有3种:躲旱(drought escape)、避旱(drought avoidance)和耐旱(drought tolerance)。其中避旱和耐旱统称为抗旱性(drought resistance)。躲旱是植株在严重的水分胁迫发生之前完成其生活周期的能力。避旱是在水分胁迫发生时,植株通过维持组织的高水势或以组织水势略微下降来忍受干旱的能力。耐旱则是随着水势的降低,植物组织的生理活动或代谢活动下降较低的能力。利用早熟品种躲旱,虽然适应干旱环境,但由于早熟性,其产量潜力不大。因此目前大多数育种家都倾向于抗旱性(drought resistance)育种。根据近年来研究发现,不同玉米种质问的抗旱能力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玉米抗旱育种的内因和依据。在当代玉米主栽高产品种及其亲本自交系中应存在抗旱基因,可直接用于玉米的抗旱育种。玉米引入我国已有400多年的历史,长期在广阔的地域进行种植后经人工和自然选择形成了抗旱种质资源的丰富基础。王泽力(1998)对征集的百余份玉米材料筛选鉴定后发现,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材料具有很强的抗(耐)旱性,经改良后已经取得较好的育种成效。曾盂潜(1992)证实了当前广泛应用的自交系8112和黄早4都具有优良的抗(耐)旱性能。目前,以8112,黄早4为代表的改良系较多,都不失作为研究利用的重点。Dafrisa A研究认为,M017对高温与干旱的胁迫表现出较强的抗性。由此说明,从经过选择和改良的农艺种质资源中可以筛选出抗旱的优良基因型。  相似文献   
89.
魏忠芬  王军  李德文  张太平 《种子》2007,26(10):29-31,35
通过优质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98-116 AB与父本ZW 99004单株成对杂交,并在F1代杂交组合进行配合力测定,获得高配合力的成对株系材料。根据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7号母本98-116 AB及父本ZW 004的自身特点,分别在人工隔离和自然隔离条件下进行其原原种及原种的保优繁殖技术研究,保证亲本原始的优良种性,确保大面积生产中杂交种的质量以及品种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90.
用三亲本杂交的方法将外源抗药性质粒导入到高效固氮的根瘤菌 Tal377中,外源质粒在 Tal377中能正常表达,但不影响其原有的固氮结瘤能力。利用此抗药性根瘤菌所携带的抗药性,在接种此根瘤菌的同时结合施加一定浓度的抗菌素,抗药性根瘤菌与出发菌株相比表现出一定程度地提高其结瘤固氮能力和占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