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092篇
  免费   763篇
  国内免费   568篇
林业   5661篇
农学   2150篇
基础科学   5733篇
  1122篇
综合类   36703篇
农作物   1157篇
水产渔业   1689篇
畜牧兽医   11749篇
园艺   4010篇
植物保护   449篇
  2024年   198篇
  2023年   930篇
  2022年   1179篇
  2021年   1572篇
  2020年   1887篇
  2019年   2522篇
  2018年   973篇
  2017年   2897篇
  2016年   3173篇
  2015年   3163篇
  2014年   5625篇
  2013年   5975篇
  2012年   5114篇
  2011年   4750篇
  2010年   4252篇
  2009年   3848篇
  2008年   4502篇
  2007年   4478篇
  2006年   2746篇
  2005年   2745篇
  2004年   1670篇
  2003年   1072篇
  2002年   1528篇
  2001年   1004篇
  2000年   507篇
  1999年   320篇
  1998年   272篇
  1997年   157篇
  1996年   150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86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51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29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17篇
  1975年   14篇
  1957年   21篇
  1953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01.
阿勒泰马鹿是我国马鹿中最优秀的品种之一,其鹿茸粗大、品质优良。然而,阿勒泰地区马鹿饲养业发展缓慢,与内地甚至疆内其他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2.
日前.随着畜牧业规模化、精品化、产业化的发展,对草原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草原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俗语说:“民以食为天”,我认为畜以草为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日前天然草场退化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而且正以3%的速度继续向前发展.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在不久的将来,丰美的草场将会被劣质草、沙土、碱斑所代替.面对这一严重事实,已引起社会的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103.
鹅的饲养在我省有悠久的历史,但是规模化生产是近两年才出现的。尤其是在2000年4月份以来我省各地涌现了大批的鹅饲养场和养殖户,每群数量多在300只以上,最多的约0.5万只。这种规模化生产情况的出现方面是因为其它畜禽生产过剩而效益低下,另一方面是由于鹅的适应性和抗病力强、产品质量好、投资少、不干净,  相似文献   
104.
新闻广角     
  相似文献   
105.
本文通过对中国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的深入分析,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提出了西部荒漠化治理的主要技术措施是种草而不是种树,并针对中国当前生态治理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治理“三化”要与解决“三农”问题相结合,要做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统一的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106.
财政部部长金人庆6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关于200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时指出,2004年中央财政支出要增加对“三农”的投入。  相似文献   
107.
对穆棱市耕地土壤养分变化、耕层变浅、水土流失及理化性状等进行分析,提出科学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8.
满凯艳 《中国农垦》2009,(12):52-53
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和敏感性,牵动全球本已紧张的每一根神经,在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更是如此。作为解决农业问题新技术的转基因技术,成为国人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9.
母亲的牵挂     
天还没亮,母亲打来电话:“昕说你的咽炎又厉害了,寄去的草药喝了吗?”母亲的牵挂让我感觉清晨的冷风变得温暖。  相似文献   
110.
赵阳 《绿色中国(A版)》2009,(Z2):194-195
<正>清晨7时,北京市延庆县珍珠泉乡的桃条沟村村民刘桂香和老伴孙国清戴上红袖标,双双出门上班。上班的地点不远,就是村口的山场。从2004年开始,夫妇俩在家门口找到了一份工作——生态林管护员,每月工资600多元。和刘桂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