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0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2篇
  18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专利展示     
《山东家禽》2012,(5):53-54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严冒含镡、石凹、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多营养素富集的功能性鸡蛋的饲料添加剂,其主要成分包括亚麻籽48-55份,有机硒3.2-3.6份,蛋氨酸锌8.7-9.0份和豆粕35-39份,所述有机硒为硒含量1500-2000ppm的以有机硒类螯合物为主的物质。  相似文献   
63.
亚麻籽是亚麻的种子,其食用历史源远流长。早在8000多年前,亚麻籽就被美索不达米亚人用作食物和药品,中国古代医学家也认为它是药食两用的食材。亚麻籽对于现代人的健康意义同样重要。ω-3脂肪酸、可溶性膳食纤维、不可溶性膳食纤维,  相似文献   
64.
《猪业科学》2012,29(4):30
Canadian J.of Anim.Sci.2011,91(4):623-634为了探讨增加n-3脂肪酸水平和补充维生素E(以提高亚麻籽中的PUFA水平的稳定性的能力)对商品胴体和猪肉馅的感官特性的效果,81头猪被应用于3×3因子的试验。  相似文献   
65.
日粮中添加亚麻籽对羔羊产肉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亚麻籽水平对羔羊产肉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及其调控机理。本试验选取2月龄健康萨福克(♂)×小尾寒羊(♀)F1代羔羊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日粮为试验处理,分别为含0%(对照组)、5%、10%和15%亚麻籽(干物质基础)的日粮,各组蛋白及能量水平相同,试验期60d。结果表明,羔羊日粮中添加5%和10%亚麻籽可以提高羔羊的生产性能和产肉能力,改善羔羊日增体质量(P<0.05)、胴体质量及料重比(P<0.01)。随着添加亚麻籽水平的提高,肌肉中水分含量下降(P<0.01),粗脂肪含量上升(P<0.01);血液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依次上升,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脂肪酶活力随着亚麻籽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添加5%~10%亚麻籽改善了羔羊肉品质,随着亚麻籽添加量的增加,熟肉率、肌内脂和肌小节片断化指数(MFI)均显著提高(P<0.01),提高了肉的嫩度,而肌肉的抗氧化能力降低,但对肌肉肉色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中亚麻籽的添加增加了肌肉中PUFA(P<0.01)、CLA(P<0.01)和亚麻酸(P<0.01)的含量,以及PUFA中n-3与n-6的比例(P<0.01)。结果提示,羔羊日粮中添加5%~10%亚麻籽能够提高生长性能,通过提高羊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CLA含量,改善羊肉品质。  相似文献   
66.
用对亚麻籽木脂素产生适应性反应的大鼠为单胃动物模型,借助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通过2个试验对单胃动物胃肠道内植物木脂素向动物木脂素转化的主要场所,对木脂素类化合物的吸收代谢进程进行了研究。试验Ⅰ:以抗生素处理为对照,观察灌胃亚麻籽木脂素提取物后48 h内大鼠胃肠道食糜、粪便、血清中2种动物木脂素及亚麻籽木脂素含量的时间-浓度变化曲线。试验Ⅱ:经大鼠肝胆总管插管收集大鼠胆汁,观察胆汁中亚麻籽木脂素及2种动物木脂素浓度在灌胃后49 h内的动态变化。结果提示:抗生素可显著抑制动物木脂素的生成,推测动物木脂素主要的生成场所是微生物含量相对较多的结肠和盲肠,且动物木脂素的生成依赖于胃肠道微生物的存在。动物木脂素前体物质-亚麻籽木脂素能被吸收进入血液,且浓度高于同时间点动物木脂素的含量。在大鼠体内,亚麻籽木脂素及其2种代谢产物均存在肝肠循环。  相似文献   
67.
68.
亚麻种子及麻屑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胡鑫尧 《中国麻业》2003,25(5):235-238
亚麻是我国西北及华北地区主要的油用经济作物,也是东北地区及云南、新疆的主要纤维用经济作物。亚麻种子的综合利用可带来很高的经济价值。综合利用亚麻种子、亚麻根、亚麻茎可生产多种工业化产品;如可降血脂的亚麻油胶丸、高发泡性食品用亚麻胶、高蛋白饲料、植物雌激素-木酚素、膳食纤维素、建筑复合材料等。进行亚麻种子高技术水平的研究,对亚麻种子进行综合利用将对人类健康起到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9.
冷榨和热榨亚麻籽油挥发性成分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冷榨和热榨亚麻籽油中挥发性成分,借助气相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并比较了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变化.研究发现,冷榨亚麻籽油主要挥发性成分有正己醇、2-丁醇、2-甲基丁醇、戊醇、正己醛、2-乙基呋喃等,其中醇类物质相对总含量可达66%;相比而言,热榨亚麻籽油挥发性成分中醇类物质相对含量下降,出现大量美拉德反应产物糠醛及以吡嗪、吡咯、吡啶为主的芳香杂环类化合物,致使醛类(140℃,25.1%)和杂环类(140℃,41.68%)物质相对含量快速升高,这些特征挥发性成分赋予热榨亚麻籽油浓郁的烤香气味;但据研究这些芳香杂环化合物及其复合物对人体生理机能具有一定的毒理作用,因而影响到热榨亚麻籽油的食用安全性,相比较而言,冷榨亚麻籽油食用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70.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5%、3.0%、4.5%的亚麻籽油(LO)配制4种等氮(粗蛋白质33%)试验饲料,在淡水循环养殖系统中,分别饲喂初均重为(9.15±0.03)g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8周,研究饲料中添加亚麻籽油对罗非鱼肝功能和脂质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4.5%LO组鱼体肝胰脏脂肪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而各组间比肝重(HSI)无显著差异。随饲料中LO水平的增加,鱼体肝胰脏EPA、DHA、n-3 PUFA、n-3 HUFA含量及n-3/n-6比例显著升高,而3.0%LO水平后无显著变化。鱼体肝胰脏亚油酸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UFA)含量以对照组最高,4.5%LO组最低。各试验组鱼体肝胰脏中油酸、花生四烯酸(ARA)、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无显著差异。随LO添加水平的增加,鱼体血液中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也显著升高。而4.5%LO组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4.5%LO组鱼体肝胰脏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而脂蛋白脂酶(LPL)活性以1.5%和3.0%LO组最高。3.0%LO组鱼体肝胰脏超氧化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而肝胰脏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以4.5%LO组最低。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3.0%的亚麻籽油有利于罗非鱼肝胰脏和机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