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0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2篇
  18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71.
酸性浸润干燥辅助低水耗水代法提取亚麻籽油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传统水代法提取亚麻籽油过程中乳状液生成过多,耗水量大等问题,该文在低料液比1:2.5 kg/L的条件下,探究了水代法提取亚麻籽油的工艺。结果表明,酸浸润预处理通过影响亚麻蛋白的溶解度,有效提高水代法中的清油得率,由未处理时的18.95%±0.91%提升至83.27%±0.67%。水代法提取亚麻籽油的工艺优化结果为:pH值9.0、温度50℃、料液比1∶2.5 kg/L、提取时间2 h。在此条件下,清油得率为82.88%±0.30%。在水代法提油后的水相中添加50%原料质量的纯水重复提取渣相后,渣相残油率从3.97%±0.11%降至2.09%±0.04%。剩余乳状液经木瓜蛋白酶破乳后,总清油得率为93.44%±0.29%。水代法得到的亚麻籽油各项指标均符合一级成品亚麻籽油标准。该研究为亚麻籽油的高效提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2.
本文综述了亚麻籽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对猪肉脂肪酸组成、肉品质以及脂质氧化的影响,旨在为利用亚麻籽开发n-3PUFA富含型猪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3.
栽培的亚麻(L.usitatissimum)通常为亚麻籽,以其油分和纤维而被认为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作物之一。开发亚麻遗传资源并进一步进行遗传改良,须了解其遗传变异的范围和结构。位于坎普尔的C.S.农业科技大学种质管理单位保存有广泛收集而来的2772份栽培和野生亚麻资源。从中选出23份不同基因型栽培亚麻品种包括5份两用品种、4份种用品种、14份具有不同形态和经济特性的引进种用品种以及1份野生品系(L.grandiflorum),采用RAPD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20条随机引物共产生242条带,每条引物扩增带数为1—20条,平均为10.95条。所有基因型和位点的RAPD多态性比例为90.49%。DICE系数相似矩阵分析揭示其遗传相似性为0.63~0.97,平均相似系数为82%,说明这些亚麻品种(系)的遗传背景较窄。采用UPGMA法以及NTSYS-pc软件的SAHN聚类分析模型对遗传相似矩阵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属于L.uitatisimums的所有栽培品种在X轴上可聚为一类,而L.granditlomm野生种单独在Y轴上聚为一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除了Shekhar(优良种用品种)和野生种Lgrandiflorum广泛分布外,其他所有种用品种、两用品种和外来品种聚类很近。由于亚麻栽培品种的遗传关系相近,须对亚麻种质的各种基因型进行鉴定,以拓宽今后育种计划中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74.
用溶剂法对亚麻籽脱毒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生氰糖苷的作用机理,研究了溶剂系统、加水量、浸提温度和浸提次数对脱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乙醇(85%)+氨水(5%)+水(10%)(v/v/v)组成的溶剂系统用于去除亚麻籽中的生氰糖苷是最合适的:溶剂系统中最合适的加水量为10%(v/v):最佳浸提温度为40℃;最佳浸提次数为3次。  相似文献   
175.
亚麻籽及其饼粕的营养学和毒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周小洁  车向荣  于霏 《饲料工业》2005,26(19):46-50
亚麻(Flax或Linseed)亦称胡麻(植物学名为linum usitatissim un L.),是世界十大油料作物之一,居世界油料总产量的第7位。亚麻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油料作物,除制麻外,亚麻籽可榨油,主要供作油漆等化工原料,亚麻饼可作畜禽饲料。目前,亚麻籽总产量全世界在200万吨以上,主要产于加拿大、阿根廷、印度、美国、中国等国家。我国主要产于华北及西北地区的黑龙江、甘肃、内蒙古、新疆、山西、河北、宁夏等地,据统计2000年我国亚麻籽产量大约有62万吨,是世界产量最高的国家,居我国油料总产量的第4位[1],其亚麻饼产量约26.5万吨[2]。亚麻分油用亚…  相似文献   
176.
亚麻籽的保健功效和药用价值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综述了亚麻籽富含α-亚麻酸、木酚素等多种功能性活性物质,可用来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癌症等多种疾病.α-亚麻酸在人体内可衍生DHA和EPA两种不饱和脂肪酸,DHA和EPA是目前保健市场畅销的“深海鱼油”(美国又称阿拉斯加深海鱼油)的主要成份,其对人体独特的生理、病理功效,在古今中外都得到了证明.亚麻籽中α-亚麻酸的含量极高,超过其它植物品种,这一特性决定了亚麻籽的保健功效和药用价值,有着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77.
亚麻籽胶对玉米淀粉老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添加和不添加亚麻籽胶的60 g·L-1玉米淀粉胶在贮存过程中碘蓝值(BV)、流变特性、热特性的变化,分析了亚麻籽胶对玉米淀粉老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亚麻籽胶后,BV下降速度减缓,贮能模量(G')上升缓慢,热焓值(△H)明显低于不添加组(P<0.05),说明亚麻籽胶可以减缓玉米淀粉老化的速度,且添加量为1 g·L-1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8.
为实现亚麻籽饼粕中分离蛋白的综合加工利用,该文以冷榨亚麻籽饼粕为原料,对其进行脱胶脱脂处理,采用超声辅助水提法分别提取亚麻籽分离蛋白和脱胶脱脂亚麻籽分离蛋白,并对理化性质、结构及功能特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冷榨亚麻籽饼粕和脱胶脱脂亚麻籽饼粕中蛋白质质量分数分别为37.52%±0.04%、37.47%±0.02%。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亚麻籽分离蛋白和脱胶脱脂亚麻籽分离蛋白的分子质量,显示10~55 kDa之间有明显谱带,其中水溶性低分子质量的白蛋白(10、14、15及17 kDa)和盐溶性高分子质量的球蛋白(30、33、35、40、45及55 kDa)谱带最为明显。氨基酸的种类各检测到17种,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的2种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稳定性一般;由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可知亚麻籽分离蛋白比脱胶脱脂亚麻籽分离蛋白的微观孔隙率低,结构中都较缺乏结晶度或有序排列。2种蛋白的两亲性与大豆分离蛋白相比,亲水/油特性突出,亲油性是大豆分离蛋白的2倍多。通过对不同pH(2~11)和盐离子浓度(0~1.25 mol/L)下溶解度、起泡性、泡沫稳定性、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的测定,显示两者具有良好的碱溶性,脱胶脱脂亚麻籽分离蛋白的起泡性、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均优于亚麻籽分离蛋白,而泡沫稳定性恰好相反,该研究结果有利于拓宽2种分离蛋白在健康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前景,为食品中的应用提供有益参考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79.
本文简要介绍了亚麻纤维用、油用、油纤两用及景观用的功能以及亚麻抗旱、耐瘠、适应性强的特性;阐明了亚麻在世界和中国分布情况,并以中国2017年统计数据为证,说明了中国油用亚麻和纤用亚麻详实播种面积及年产量情况;综述了亚麻纤维的工业用途及亚麻籽(油)油用、药用外,亚麻副产物亚麻籽饼粕的饲用价值;重点论述了亚麻籽(油) n-3型脂肪酸的作用机理及对人类的保健功能(亚麻籽(油)富含α-亚麻酸)、抗营养因子和人类适宜摄入量,并对亚麻籽(油)作为优质蛋白质饲料及n-3脂肪酸功能在国内外畜禽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为进一步开发亚麻籽(油)饲料资源、提高畜产品营养及产品附加值从而补充人类n-3型脂肪酸的需要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0.
试验旨在探索不同添加剂对幼虾标粗效果的影响。选取10 800尾虾,随机分为6组,每组3重复,每个重复600尾虾。1组(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2组投喂70%基础饲料+30%螺旋藻粉,3组投喂80%基础饲料+20%螺旋藻粉,4组投喂80%基础饲料+10%螺旋藻粉+3%虾青素+2%亚麻籽油+3%南极磷虾油+2%核黄素,5组投喂70%基础饲料+10%螺旋藻粉+6%虾青素+4%亚麻籽油+6%南极磷虾油+4%核黄素,6组投喂70%基础饲料+20%螺旋藻粉+3%虾青素+2%亚麻籽油+3%南极磷虾油+2%核黄素。试验期10 d。结果显示,4组、5组幼虾的成活率显著高于1组、2组(P<0.05),各组成活率排序依次为4组>5组>3组>6组>2组>1组。4组幼虾具有较高的增重率与全长增长率,各组幼虾增重率依次为4组>3组>5组=6组=2组>1组,全长增长率依次为4组>5组>3组>2组>6组>1组。4组幼虾胰蛋白酶(TP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均显著高于1组、2组(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