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80篇
林业   43篇
农学   102篇
基础科学   4篇
  4篇
综合类   472篇
农作物   130篇
水产渔业   52篇
畜牧兽医   238篇
园艺   73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为探究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对蚜虫的生物活性影响及作用方式,以苏云金亚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thuringiensis)为目的菌株,以发酵产物为材料。利用5种不同浓度的菌液分别喷雾处理柳蚜,72h校正死亡率为29.74%~78.88%,其浓度与及死亡率呈正相关关系。苏云金杆菌亚种发酵液和发酵液滤液处理柳蚜后,12~24h柳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比活力均被抑制,其抑制率分别为21.06%~38.11%和4.69%~36.79%,其中18h、24h对SOD比活力的抑制达显著水平(p<0.05)。发酵液和滤液处理组18h前对柳蚜过氧化氢酶(CAT)比活力的影响总体呈激活趋势,其中发酵液和滤液处理组分别在18h、12h对柳蚜CAT的激活率最高,其CAT比活力分别为对照的1.8890倍和2.9463倍。滤液处理组对柳蚜POD比活力总体呈激活作用,其激活率为14.78%~57.39%;发酵液处理组6h和18hPOD比活力显著高于对照,其他时间点POD比活力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2.
利用14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7个亚种和26个大果沙棘品种的遗传多样性,采用系统发育树和贝叶斯聚类方法分析了这些个体的聚类情况。结果显示:中国沙棘H. rhamnoides subsp. sinensis和云南沙棘H. rhamnoides subsp. yunnanensis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高加索沙棘H. rhamnoides subsp. caucasica最低。系统发育树将所有个体聚为2个大支:亚洲分支和欧洲分支。大部分大果沙棘品种与亚洲的蒙古沙棘H. rhamnoides subsp. mongolica聚为1支,少量个体位于亚洲分支和欧洲分支之间。贝叶斯聚类分析将所有个体划分为3组或7组:分3组时,中国沙棘和云南沙棘为一组,蒙古沙棘和大部分大果沙棘品种为一组,溪生沙棘H. rhamnoides subsp. fluviatilis,高加索沙棘和海滨沙棘H. rhamnoides subsp. rhamnoides为一组;分7组时,除海滨沙棘由溪生沙棘组和高加索沙棘组共同构成外,其他亚种和大果沙棘品种各自为一组,并发现少量组间混合基因型。表明沙棘种下亚种间分化明显,亚洲和欧洲分布的沙棘亚种间的分化尤为明显;大果沙棘品种大部分源于蒙古沙棘亚种,个别品种可能为蒙古沙棘和欧洲沙棘亚种间的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123.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羊霉形体肺炎亚种菌侵害羊肺脏和胸膜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属于国际兽疫局控制的B类传染病,俗称“烂肺病”、“山传”;该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染,又称“羊支原体性肺炎”.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潜伏期为7~40d,以高热、咳嗽、肺和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蛋白性炎症为特征,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的羊均可感染,常以3岁以下的羊易于感染  相似文献   
124.
<正>梅花鹿是中国拥有的鹿科动物中数量最大、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国家Ⅰ级保护动物。中国的野生梅花鹿曾有6个亚种,现尚存3个亚种,且种群数量很少,分布的区域不仅范围小而且呈孤岛状,种群间难以沟通交流成为该物种濒危的直接原因之一。我国人工养殖的梅花鹿数量可观,但品种无序杂交和种质资源保留等一系列问题亟待重视和解决。1野生梅花鹿历史状况梅花鹿为偶蹄目鹿科真鹿亚科鹿属动物,是东亚特产,仅见于亚洲东部及其邻近岛屿。中国的梅花鹿是由化石种——新竹亚种演化而来。早在更  相似文献   
125.
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并有悠久历史的蜜蜂品种。一般分为东北、华北、华南及西藏等地理亚种。辽宁省是东北型中蜂地方品种饲养大省,中蜂饲养量约6.2万群,其主要集中于东西部山区,它飞行迅速,嗅觉灵敏,能维持大群,具有利用零星分散蜜源的优良品性;而且它抗美洲幼虫病和蜂螨能力强,非常适合定地饲养。然而,辽宁省大部分地区的中蜂饲养水平相当落后,基本上处于这种桶式的野生或半野生状态,这种饲养方式不仅不便于管理,而且大大影响了蜂蜜的产量。  相似文献   
126.
中蜂,全称中华蜜蜂,为东方蜜蜂的指名亚种,我国除新疆以外其他各省区均有中蜂分布。中蜂由于其生存环境的不同,导致其形态特征发生了不同程度变异,分为5个生态类型,辽宁境内的中蜂属东北型。然而,随西方蜂种的引进,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大量摄取,导致中蜂种群数逐渐减少,上个世纪初期辽宁境内各个市县均有中蜂饲养,到今天辽宁西部饲养中蜂不过干群,在东部长白山余脉及千山山脉中存有野生中蜂及家养中蜂不足6万群。  相似文献   
127.
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最佳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条件下对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进行培养,通过PPLO精氨酸培养基、牛心汤培养基、MEM-KM2培养基以及不同种类动物血清和同一动物不同浓度血清,从生长滴度、生长速度、培养基来源、造价各个方面的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加100 mL/L马血清的MEM-KM2培养基更适合于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的培养,它的生长滴度可达109,所需时间只为5 d,并且配置方便,价格合理。这一结果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抗原的大批量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8.
蟾蜍,俗称癞蛤蟆,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两栖纲,无尾目,蟾蜍科,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中间类型.该科现已有25个属300种左右,我国目前已知有2个属17个种和亚种,其中中华大蟾蜍分布最广,几乎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成体蟾蜍是医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129.
《中国兽医学报》2016,(7):1131-1134
根据GenBank登陆的绵羊肺炎支原体(MO)、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mC)和精氨酸支原体(M.arg)的相关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扩增MO hsp70基因、MmC hsp70基因和M.arg ADI基因片段的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的优化,建立了MO、MmC和M.arg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同时扩增出MO 703bp、MmC 385bp和M.arg223bp的特异性目的片段,而对其他病原的DNA扩增为阴性。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这3种支原体的最低核酸检出量均为10pg。55份临床样品检测结果表明:三重PCR检测结果与分离培养诊断方法一致,均能检测出样品中的病原菌。本试验建立的多重PCR方法能为MO、MmC和M.arg的感染提供正确快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0.
《作物杂志》1990,6(4):39
专家论坛 试谈杂女水稻的育种战略············4····……1(1) 水稻84一15细胞胚胎学观察初报..·······……1(3) 小麦超高产育种展望··········,,·········“·……1(4) 开展小麦超高产育种之我见··············……1一(6) 试论超高产育种与栽培的结合·.\..······..……1(8) 从养分平衡探索高产之路·······,·····。...·…1(1。) “千斤田”再增产的潜力与效益······……1(1力 把我国南方稻区开发为玉米新产区色议…1(20) 水稻超高产育种的进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