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2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417篇
林业   347篇
农学   362篇
基础科学   267篇
  473篇
综合类   2445篇
农作物   243篇
水产渔业   403篇
畜牧兽医   1807篇
园艺   338篇
植物保护   195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235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218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344篇
  2013年   386篇
  2012年   435篇
  2011年   433篇
  2010年   371篇
  2009年   363篇
  2008年   346篇
  2007年   297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71.
喷施钙对肥城桃果活性钙含量及其在亚细胞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肥城桃是山东特产,但经常发生缝合线褐变、 不耐储藏等问题,补充钙肥是减轻其生理病害的有效措施。了解肥城桃的需钙规律,为肥城桃补充钙素营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以11年生红里肥桃为试材,从花后一个月开始,每隔30 d在选取的肥桃果树上喷施钙肥。试验设3个处理: 1)喷施0.5%氨基酸钙溶液; 2)喷施0.5%硝酸钙; 3)喷施清水为对照。从4月28日起每隔30 d采样,测定果皮、 果肉、 果核、 果仁总钙含量及果肉钙组分含量,在成熟期取果实用透射电镜观察果肉细胞内钙的亚细胞分布。【结果】3个处理果实中的钙含量均以幼果期最高,随着果实的成熟,全钙、 水溶性钙、 果胶酸钙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喷钙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果皮、 果肉、 果核及果仁的总钙含量,其中果肉总钙含量变化最明显,在果实成熟期,喷施氨基酸钙及硝酸钙的处理果肉总钙含量分别增加了68%、 77%。通过电镜观察,喷钙果肉细胞中钙均匀分布于细胞壁、 细胞膜、 液泡膜上,液泡中有钙的堆积; 未喷钙细胞壁中钙的分布减少,细胞膜、 液泡膜上钙也均匀分布; 发生褐变的果肉细胞内钙分布很少且不均匀。【结论】肥城桃果实中全钙含量随着果实生长而迅速下降。喷施钙肥能提高果实全钙尤其是水溶性钙及果胶钙的含量,增加细胞壁钙的分布,有利于缓解果实发育过程中钙含量的下降。喷施氨基酸钙和硝酸钙都能增加肥城桃果肉的不溶性果胶含量,提高果实硬度。  相似文献   
972.
宋平  谭成龙  郭嘉  戚拓  刘芃  郭军 《西北农业学报》2016,25(9):1279-1288
明确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Pst)效应蛋白基因PSTG_23616的时空表达特征,旨在解析该基因在病菌生长发育及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利用RT-PCR和PCR克隆获得PSTG-23616的cDNA和基因组DNA全长;借助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PSTG-23616蛋白序列特征并构建系统进化树;通过酵母分泌系统、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系统、实时荧光定量RT-PCR(qRT-PCR)、亚细胞定位技术初步明确该基因的功能。结果表明,PSTG_23616基因组全长937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全长699bp。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结果显示,PSTG-23616信号肽为位于N端的1~22个氨基酸;酵母分泌系统分析表明,PSTG-23616的信号肽具有分泌功能,为典型的分泌蛋白;注射含有PSTG_23616的重组农杆菌菌液,可抑制由BAX引起的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反应;qRT-PCR结果表明,PSTG_23616在小麦条锈菌初侵染过程中一直上调表达,24h表达量达到顶峰;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PSTG_23616在整个细胞均有分布。推测,该效应蛋白参与条锈菌侵染结构的分化,同时在条锈菌与小麦互作过程中发挥毒性功能。  相似文献   
973.
蜜蜂是一种资源共享性强、社会分工精确度高且信息交流高度结构化的社会性群体。蜂群中,蜂王的交配方式是"一雌多雄",因此蜂群是由多个"同母异父"的亚家庭组成。研究表明,蜂群内这种"同母异父"的亚家庭结构,可以显著影响蜜蜂内在的部分社会分工。本研究以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 L.)为实验材料,从3群自然蜂群中各取样94只饲喂蜂王的工蜂和原蜂王,利用4对微卫星引物对样本进行个体基因型分析。分析得出了亚家庭总数分别为13、13和21的3群蜂群,结果表明:饲喂蜂王的工蜂的亚家庭组成并无亚家庭专属现象,即蜂王会接受各个亚家庭的适龄工蜂的饲喂。  相似文献   
974.
针对污水及污泥处理行业研究及应用的一些微波水处理设备,从微波穿透深度上,对方形水池循环式、圆形水罐搅拌式及管道式3种微波水处理内部结构进行优劣比较,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75.
研究了不同温度、时间热水处理对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水处理草莓的较好条件为45℃、10 min,适宜温度的热水处理能显著提高草莓的贮存品质,延长贮存期,但过高的热水处理温度及过长的处理时间会使保鲜效果降低,甚至出现热伤害。  相似文献   
976.
田鑫  张志国 《保鲜与加工》2016,16(5):112-115
对亚临界丁烷萃取技术的概念、基本原理、特点、工艺流程、研究现状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亚临界丁烷萃取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77.
董萌  高友菲  韩天富  东方阳  蒋炳军 《作物学报》2016,42(10):1419-1428
14-3-3蛋白家族在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可与其他蛋白相互作用,调控多种生理生化过程。MYB基因家族作为植物中最大的一类转录因子,广泛参与了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调控。本研究通过分析1个从自贡冬豆中克隆的MYB转录因子GmMYB173的亚细胞定位情况,发现GmMYB173在细胞核中特异表达;序列分析发现GmMYB173与GmMYB176相似,具有1个14-3-3蛋白的潜在结合结构域,即pST结合结构域。通过重叠延伸PCR (SOE-PCR)删除了GmMYB173序列中pST结合结构域编码序列,发现GmMYB173细胞核表达特异性消失。酵母双杂交互作分析表明,大豆基因组中所有具有表达的16个14-3-3蛋白GmSGF14a~GmSGF14p均能与GmMYB173互作。β-半乳糖苷酶活性分析发现,与GmMYB173互作最强的是GmSGF14n,GmSGF14k、GmSGF14e和GmSGF14o其次。这些结果说明14-3-3蛋白不仅与GmMYB173互作,且可能调控其在细胞内的定位,有助于研究14-3-3蛋白与GmMYB173的互作关系及其在大豆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8.
基于HBV模型的尼洋曲流域上游洪水致灾临界面雨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建立工布江达以上尼洋曲流域的降水—径流关系,构建该流域的致洪临界雨量指标,以期为开展山洪气象预警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流域暴雨洪水致灾机制,利用地面气象观测和CMORPH资料,基于HBV水文模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利用2007—2011年观测数据对HBV水文模型的参数优化和率定,模拟数据与观测数据的确定性系数为0.91,NASH效率系数为0.89;采用2012—2014年观测数据进行验证,确定性系数为0.86,NASH效率系数为0.85,率定期和验证期的平均相对误差均为3.1%,表明经过率定的HBV模型对尼洋曲上游流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结论]尼洋曲流域的洪水过程不仅与实时降水的面雨量有关,还与前期基础水位有关,致灾临界面雨量随前期基础水位升高而减小,并且随着前期水位的变化,临界雨量值呈现了非线性响应特征。  相似文献   
979.
<正>莴笋在镇宁自治县常年种植面积550.2 hm2,其中以秋冬种植为主,占全年总种植面积的75%;春夏种植较少,占总种植面积的25%。笔者近几年在田间调查发现,秋冬莴笋以霜霉病为害为主。1为害症状莴笋霜霉病以春末和秋季发生最普遍,发病严重时,损失可达20%~40%。幼苗到成株期都可发病。叶片发病初期,先在植株下部叶片产生淡黄色近圆形或多角形病斑,逐渐向上发展蔓延,病斑淡黄色,潮湿时叶片背面病斑长出白色霉  相似文献   
980.
为阐明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与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的协同作用,分别用103~108孢子/m L的6个Bt浓度处理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2龄幼虫后,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了Bt对其致死、亚致死效应,及亚致死浓度Bt对寄生蜂子代出蜂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106孢子/m L处理组美国白蛾均未能化蛹;而106孢子/m L处理组均能化蛹并羽化,且幼虫发育历期随Bt浓度的增加而延长,平均蛹重在74.92~92.18 mg之间,均高于对照的68.66 mg,但蛹重不呈线性规律变化。当Bt对美国白蛾平均校正死亡率低于17.17%时,幼虫发育历期延迟不明显,但平均蛹重为101.11~124.34 mg,均高于对照;接蜂后能够正常出蜂,出蜂率为33.13%~51.25%,每蛹出蜂量为117.43~143.42头,均显著高于对照。表明用平均校正死亡率低于20%的Bt处理对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寄生有利,2种生防措施协同作用存在增效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