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3篇
农学   58篇
基础科学   8篇
  14篇
综合类   1014篇
农作物   9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30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12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二化螟在茭白上的钻蛀行为及其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二化螟在茭白植株上的转移、钻蛀和产卵行为以及取食选择性,并根据其行为特性,制订合理的药剂喷施方法.结果表明,二化螟90%以上的卵产在茭白的叶片上,其余部分产在叶鞘上.产卵的主要叶位是心叶、倒一叶和倒二叶.超过50%的卵块集中在叶片距叶枕0~60cm的部位.幼虫孵化后,蚁螟蛀入的部位一般在叶枕以下的叶鞘内侧,多集中于倒四、倒五叶鞘.2龄后开始钻蛀内侧叶鞘,并蛀入茭白茎的内芯,二化螟幼虫在茭白植株上通常从叶片转移到叶鞘进行钻蛀危害.幼虫嗜食茭白茎部,其次为茭白果肉和叶鞘,对叶片几乎不取食.使用叶鞘喷施杀虫可达到对茭白进行全株喷雾同样的防治效果,并可节省40%~50%的用药量,经济和生态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22.
稻-鸭生态系统中二化螟消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2003年4~10月,在稻鸭共栖田中,对二化螟发生规律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稻田养鸭能显著减轻二化螟的为害。与对照相比,中稻田养鸭区二化螟为害株率减少13.4%~47.1%;晚稻田减少62.2%。稻鸭共栖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3.
介绍了2014年广德县水稻二化螟在一季中籼稻上的发生情况,分析了本年度二化螟轻发的原因。为防治水稻二化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目前,二化螟是我市水稻生产的重要害虫之一,在水稻不同生育期都可产生为害,形成不同的危害状,如:枯鞘、枯心、枯孕穗、白穗、虫伤株等,其中:以枯心、白穗危害最重,对水稻产量影响严重、导致品质下降。在我市水稻主产区五常、方正、依兰、尚志等地二化螟危害严重。二化螟的防治,应在预测预报的基础上,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围绕着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进行,最大限度确保水稻丰收,逐渐恢复农田生态系统,并最终实现综合防治。研究二化螟的预测预报技术,提高对害虫中、长、短期预测预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5.
孝感市地处湖北省东北部,自南向北为平原、丘陵、山区气候兼有南北之优,土地肥沃,是重要粮棉油生产基地。孝感市水稻全年种植总面积在22万hm2以上,优质稻种植面积占80%以上。二化螟在孝感市水稻上全年发生三代,发生时间相对固定,是危害水稻重要的常发性害虫之一。它危害水稻具有群集性特点,造成水稻枯心团或白穗团。  相似文献   
26.
27.
水稻二化螟信息素诱控技术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二化螟信息素诱控技术是一项符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求,高效环保的水稻绿色防控实用技术。阐述了其防治技术原理,强调做好越冬代二化螟虫情调查监测,以保证在越冬代蛾始见期前放置诱捕器,介绍了诱芯和诱捕器的选择、安放时间、安放方法及其他注意事项,并根据防治区诱蛾量和害虫危害情况,通过对秋季田间防效调查、测产调查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评价二化螟信息素诱控技术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8.
29.
为探讨辽河三角洲稻区应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防效,研究分别在不同释放时间、次数、蜂量情况下防治效果的差异,并在最适条件下测定综合防效。结果表明,结合水稻二化螟越冬基数和1代发生情况,在二化螟卵始盛期分3次放蜂,蜂量控制在1万头/(次·667 m2),防治效果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30.
采用帕力腈SC、艾法迪(24%氰氟虫腙)SC防治水稻主要害虫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试验表明,添加助剂的帕力腈SC、艾法迪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