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3篇
农学   58篇
基础科学   8篇
  14篇
综合类   1015篇
农作物   9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30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12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二化螟对杀虫单等4种杀虫剂的抗药性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以安徽太湖县敏感地区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lker)自然种群为敏感种群,根据用药水平差异,有代表性地选用浙江,江苏和安徽3地区田间种群,监测了二化螟对杀虫单等4种杀虫剂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1)浙江慈溪二化螟3幼译杀虫单已产生高水平抗性(RR=54.6),对杀螟松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RR=13.9),对敌敌 氰戊菊酯仍较敏感;(2)安徽安庆二化螟3龄幼虫对杀虫单处于中抗水平(RR=10.8),对杀螟松,敌短短 畏和氰戊菊酯仍较敏感。(3)江苏兴化二化螟3龄幼虫与安庆相似,对杀虫单中抗(RR=12.6),对其它被试药剂仍较敏感;(4)不同地区用3龄和6龄幼虫测定的抗药性水平相近,同时用太湖敏感种群和慈溪高抗种群进行的增效试验表明,TPP 对杀虫单无增效作用,但PBO在抗性种群中对杀虫单有 一定的增效作用,说明该种群对杀蝗抗性与多功能氧化酶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2.
李艳梅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0):141-141,119
根据二化螟的发生危害重、对常规药剂产生抗药性的特点,进行了锐劲特防治水稻二化螟药效试验,明确了锐劲特防治二化螟"治小治早"的策略,在6月底7月初、7月底8月初、8月底9月初用药效果显著. 2004-2006年通州市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结果表明:当田间出现枯鞘时、或在水稻破口前5-7d至破口抽穗期,选用锐劲特防治二化螟,施药防治1次,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3.
刘刚 《北京农业》2006,(1):37-37
蚧虫好毖乳油是一种新型的中毒有机磷杀虫剂,其主要成分为25%嘧啶磷乳油。主要适用于水稻、果树、小麦、蔬菜、棉花。可防治多种害虫,具有杀虫谱广,见效快,对作物安全。主要用于防治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虫、飞虱、叶蝉;果树矢尖蚧、黑点蚧、蜡蚧;小麦蚜虫等多种害虫。  相似文献   
104.
沿江丘陵稻区二化螟发生特点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望江县二化螟种群迅速上升 ,且连年大发生 ,其发生特点是 :冬后有效虫源基数大 ,死亡率低 ,灯下始见期早 ,蛾量大 ,峰次多 ,盛发期长 ,为害症状多 ,世代重叠现象明显。对其发生原因进行浅析 ,提出“狠治 1代 ,挑治 2代 ,巧治 3代” ,特别是加强有效栽培技术的协调应用的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05.
我县从56年起,对水稻螟虫由于采取了大力进行水稻生育期间的防治和积极开展消灭越冬螟虫的策略,以及化学药剂与农业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技术措施。使螟害由历年的18%降到今年的1%以下,这个巨大的成绩是在广大群众齐动手的行动下所取得的,说明这种策略与方法能为群众所接受,也就是因为符合群众的投资小、费工少、收效大的要求,所以才能有群众性的运动。同时,我们也这样肯定的认为不论那种病虫害,虽然是在一个稻区辽阔,耕作制度复杂,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内,只要  相似文献   
106.
浙江省水稻螟虫主要有三化螟、二化螟和大螟。三化螟主要为害单季晚粳稻、中稻和连作晚稻。近来改变栽培制度,在杭嘉湖晚粳地区和浙东中秈稻地区,因改制后形成混栽,三化螟为害严重,一般枯心率在20%以上,重者达62.99%。二化螟主要为害晚粳稻和双季间作稻,晚粳稻被害早期形成变色叶鞘和枯心,后期造成半枯穗,重者半枯穗达3成以上;至于为害间作晚稻,往往造成无收。1956年我们对666  相似文献   
107.
豫北地区水稻二化螟一年发生2代,为“一代多发型”。越冬代蛾盛期在5月末至6月上旬,一代蛾盛期在 8月中旬。一代幼虫防治运期在秧田期的 6月 9~15日,二代幼虫防治运期在水稻抽穗前后的8月 20~25日。  相似文献   
108.
应用性信息素诱杀水稻二化螟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7-1999年在吉林市7个地点进行了性信息素诱杀水稻二化螟的试验。结果表明;性诱芯田间有效期长达42d,水盆诱捕器每盆每晚最大诱蛾量达481头,每盆每日最大诱蛾量Y与每盆每日平均诱蛾量X之间的关系是:随着X的增大,Y对X的倍数逐渐下降,在平均诱蛾量较低时,雄蛾对诱捕器有一定的选择性,但当虫口密度大时,雄蛾对诱捕器的选择性下降,结果使不同诱盆的诱蛾量接近均等。初步结果表明;性诱杀效果较好,与化学农药防治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09.
为全面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农药减量控害,在水稻主产区示范推广水稻二化螟性信息素诱控技术。笔者针对前郭县展开的利用性信息素技术防控二化螟的示范工作进行总结,调查分析诱蛾数量,防治效果以及带来的经济效益,充分说明性信息素诱控技术能够有效预防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与危害,且投入成本小,经济效益高,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0.
5%氟虫腈悬浮剂是防治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蝗的理想药剂.用量7.5~9.4g.a.i/hm2,对稻蝗的防效可达96%以上;用量30~37.5g.a.i/hm2,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可达94%以上;用量15~22.5g.a.i/hm2,对稻二化螟的防效可达96%以上,与锐劲特同等剂量的防效相当.用量45g.a.i/hm2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