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126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6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02.
饮食诱导的乳脂降低综合征是由高发酵和高不饱和脂肪酸(FA)饮食引起的,并导致乳脂浓度和产量减少,从头合成FA降低,并增加了交替生物氢化途径的反式异构体。目前的试验假设是与低发酵、高不饱和FA(UFA)日粮相比,发酵性较高、低UFA日粮能加快乳脂降低综合征的恢复。8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和9头未装瘘管的多产荷斯坦奶牛被随机分配到处理序列中,试验采用重复拉丁方设计。在每一个时期经过饲喂低纤维、高UFA饲料[中性洗涤纤维(NDF)25.9%和C182 3.3%]饲喂10 d诱导乳脂降低综合征。诱导期之后,奶牛通过纠正日粮发酵能力和UFA浓度恢复治疗18 d。在恢复期间的饮食处理分别为:校正纤维和UFA(对照组:31.8%NDF和1.65%C182);主要校正纤维,但不校正UFA[高油组(HO);31.3%NDF和2.99%C182];主要校正UFA,但不校正纤维[低纤维组(LF);28.4%NDF和1.71%C182]。恢复过程中,牛奶产量、乳成分、牛奶FA组成、瘤胃p H和11种瘤胃微生物类群每3 d进行测定1次。HO组和对照组牛奶产量逐步下降,而LF组反之。所有处理组乳脂浓度逐渐增加,但从第12~18天,低纤维组比对照组平均低9%。所有处理组乳脂产量逐步增加,任何时间点对照组和LF组之间没有差异,但在第15天HO组比对照组低。所有处理组牛奶trans-10 C18:1、trans-10和cis-12共轭亚油酸逐渐降低,但第3~18天HO组明显高于对照组[136±50%和188±57%(平均值±标准差)],而LF组FA与对照相比有一个小幅的增加(67±25%和90±22%)。另外,对照组和LF组牛奶trans-11 C18:1、cis-9和trans-11共轭亚油酸降低,而HO组增加。观察到所选微生物物种在恢复过程中发生了改变,但是主要的差异只表现在牛链球菌上。LF组日粮与对照组的UFA相似,但NDF低3.4%个单位,但牛奶在反式生物氢化路径中,中间产物表现为相似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HO日粮与对照相比,NDF相似,但UFA高2.0%个单位,但牛奶反式生物氢化中间产物表现为相似的增高趋势。然而,在大多数时间点各处理间的乳脂产量的恢复相似。  相似文献   
103.
重庆市城郊生牛奶营养质量的四季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红外光谱法分别对重庆市江北区和渝北区部分奶牛养殖基地的生奶的乳脂率、乳蛋白率和干物质含量进行检测.统计结果显示:一年四季当中,(1)生奶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在冬季(11月~1月)最高,春、秋季次之,夏季(5月~7月)最低;但是,部分奶农的生奶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在春季最低.(2)干物质含量在冬季(11月~1月)最高,而在夏季(5月~7月)最低.实验结果表明:重庆市城郊生奶的营养质量随四季变化呈现有规律性的波动.  相似文献   
104.
(一)先要把好母猪关1.增加母猪妊娠后期能量水平。习惯上不敢将母猪喂得太好,主要是误认为怕母猪长得过肥而影响繁殖,实则不然,在母猪怀孕后期(产前1个月)增加能量饲料或  相似文献   
105.
牛奶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一种营养食品之一,营养价值高,易于消化,其中牛奶的乳脂率是评定牛奶质量的重要指标,其乳脂率的高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营养因素、饲养管理因素以及疾病因素等,提高牛奶的乳脂率是提高牛奶质量,从而提高奶牛养殖经济效益,促进奶牛养殖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需要分析影响牛奶乳脂率的原因,并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和方法以提高奶牛乳脂率。  相似文献   
106.
乳蛋白前体物主要有游离氨基酸和小肽等。氨基酸不仅能影响乳腺内乳蛋白的合成,而且对乳脂的合成起一定的调控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氨基酸在乳脂合成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并从乳腺对乳脂前体物的摄取规律、乳脂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角度综述了氨基酸对乳脂合成的可能机理,为进一步研究乳脂合成机理及改进牛奶营养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7.
高精料日粮饲喂诱导泌乳奶牛发生乳脂抑制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精料饲喂导致奶牛乳脂率降低的相关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探究高精料饲喂对肝脏内乳脂前体代谢的影响,揭示奶牛(Bos taurus)发生乳脂抑制的相关机制,将10头泌乳期(25+5)d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精粗比4∶6(对照组)和6∶4(实验组)日粮.饲喂20周后实施肝脏血管瘘手术,护理4周,进行如下实验:1)统计奶牛产奶量,每周测定乳成分;2)采集空腹进出肝脏血液,检测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AG)和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的含量;3)活体穿刺取肝脏组织,qRT-PCR检测肝脏中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高精料饲喂6~l8周可提高产奶量,18周后乳脂率显著降低(P<0.05).高精料组奶牛肝脏TAG和FFA的净输出含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降低(P<0.01);肝脏中参与脂肪酸合成代谢的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lc基因(sterol regulating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 c,SREBP-1c)、乙酰辅酶A羧化酶基因(acetyl-coa carboxylase,ACC)和脂肪酸合成酶基因(fatty acid synthetase,FAS)表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下调;参与脂肪酸分解代谢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基因(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 α,PPARα)和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基因(carnitine palmitoyltransterase-1,CPT-1)表达显著上调(P<0.05).高精料饲喂导致奶牛肝脏脂肪酸合成代谢减弱而分解代谢增强,肝脏内乳脂前体物发生重分配,乳脂前体物输出减少,影响了乳脂合成.本研究揭示了高精料饲喂导致奶牛乳脂率降低的机制,为改善奶牛乳脂率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8.
奶牛是反刍家畜,为保持瘤胃健康和正常的乳脂率,奶牛日粮中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粗饲料。如果日粮中粗饲料比例低于35%,就会造成奶牛产低脂牛奶。  相似文献   
109.
[目的]为了探索精料补充料能量水平对摩杂一代奶水牛泌乳量及奶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泌乳期、产奶量等遗传基础相近的健康的摩杂一代泌乳水牛24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头,分别为高能精料组和低能精料组,高能精料组和低能精料组所用精料的产奶净能分别为7.05 MJ/kg,6.61 MJ/kg(牛场常规使用的精料).[结果]表明,在150 d的试验期内:(1)高能精料组奶水牛的平均产奶量为848.19±18.21 kg,低能精料组为750.49±19.35 kg,高能精料组比低能精料组奶水牛的平均产奶量提高了13.0%,差异显著(P<0.05);(2)高能精料组比低能精料组奶水牛产后能较快进入相对高的产奶水平,并且在产奶高峰期后泌乳量的降低比较平稳,而低能精料组在高峰期后泌乳量的降低比较急,且波动较大;(3)高能精料组乳脂率为7.68±0.31%,低能精料组为7.31±0.48%,高能精料组比低能精料组乳脂率提高了5.0%,差异显著(P<0.05).[结论]较高能量的精料补充料有利于泌乳水牛的产奶及提高乳脂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0.
一、全球黄油及奶酪现状分析及展望 全球黄油产量将增长29-3%。其中,印度黄油产量增长量将达到全球增长量的90%。印度是全球最大产奶国之一,其奶产量将继续增长。其中,牛奶和水牛奶产量将分别以每年1.4%和3.1%的速度继续增长。由于水牛奶乳脂率较高,因而更具营养价值。受其国内需求快速增长以及国际市场黄油价格上扬影响,印度黄油产量将上涨58.5%,而黄油出口量在预测中期创新高之后,由于国内需求量大涨,将再次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