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42篇
  免费   700篇
  国内免费   1385篇
林业   1725篇
农学   1843篇
基础科学   3618篇
  842篇
综合类   13408篇
农作物   1413篇
水产渔业   875篇
畜牧兽医   11436篇
园艺   1898篇
植物保护   769篇
  2024年   201篇
  2023年   609篇
  2022年   680篇
  2021年   688篇
  2020年   639篇
  2019年   964篇
  2018年   372篇
  2017年   750篇
  2016年   891篇
  2015年   986篇
  2014年   1634篇
  2013年   1418篇
  2012年   2111篇
  2011年   2182篇
  2010年   2091篇
  2009年   2297篇
  2008年   2324篇
  2007年   2113篇
  2006年   2010篇
  2005年   1899篇
  2004年   1515篇
  2003年   1493篇
  2002年   1207篇
  2001年   1048篇
  2000年   754篇
  1999年   539篇
  1998年   551篇
  1997年   447篇
  1996年   422篇
  1995年   423篇
  1994年   433篇
  1993年   294篇
  1992年   419篇
  1991年   474篇
  1990年   323篇
  1989年   311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6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9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鸡胚接种,从北京郊区甘鸡场出现呼吸道症状并有肾肿大,苍白的鸡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该病毒能导致鸡胚出现侏儒胚;病毒大小为85-103nm,表面有特征性纤突,排列稀疏均匀,在鸡干鸡新城疫病毒增殖,对乙醚敏感,属有囊膜病毒,该病毒不耐热,56℃1小时即被灭活;用本病毒回归25日龄雏鸡,可使试验出现典型的花斑肾,上述各项鉴定证明,该分离毒为肾型IBV,此外,用本病毒制备的油乳剂灭油苗,基本上可抵抗该毒  相似文献   
102.
在兽医临床上,猪瘟是一种老传染病,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热稽留、传播迅速和死亡率高为主要特征.但是近年来由于病源微生物抗逆性能增强,毒株变异,本病的临床表现表现黑心以非典型或温和型猪瘟为主,临床症状表现多样化,难以确诊,致使病猪长期带毒传播,降低了生猪抵抗力,极易感染和并发其它传染病.  相似文献   
103.
牛百叶干是食物在瓣胃内停滞较久,变干发硬,导致脾胃运化失调以至于停止反刍的疾病,西兽医称瓣胃阻塞。笔者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畜牧兽医工作,每年6~9月期间都要治疗牛百叶干病,累计有60余例,效果明显,现介绍供参考。1发病原因耕牛发病的原因是过食豆角皮、稻杆、花生壳、藤、碗豆藤等含高粗纤维不利于反刍不利于消化的饲料,特别是半干枯坚韧的红薯藤、花生藤,加上饮水不足运动不够很容易发生百叶干。我县多发生在6~9月份。2症状牛病初期表现为食欲差,精神不振,鼻镜汗少,舌干无津,反刍减少时有口咀嚼或磨牙现象,…  相似文献   
104.
猪丹毒俗称“打火印”,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多发生于 4~ 6月龄的猪。该病多发生在炎热季节。临床特征为高热、皮肤上出现红色斑块和关节炎。笔者用三黄石膏汤治疗疹块型丹毒病猪 2 9头 ,有效率达 96%。1 症状病猪精神不良 ,食欲减少或废绝 ,T41℃以上 ,颈部、耳根、背部、四肢及臀部皮肤表面出现紫红色的疹块。2 治疗三黄石膏汤 :黄芩 1 5 g,黄柏 1 5 g,黄连 1 5 g,生石膏 2 0 g(另包 ) ,栀子 1 5 g,知母 1 5 g,青蒿 2 0 g,牡丹皮 1 0 g,厚朴 1 0 g,生姜 1 0 g为引。水煎后加入生石膏末 ,候温灌服 ,方中剂量…  相似文献   
105.
西藏林芝临床型乳房炎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洪云 《家畜生态》2003,24(2):42-44
本文从诊治的临床型乳房炎和奶牛生活环境入手,分析引起乳房炎的病因。调查显示有8种致病菌可引起乳房炎,统计分析了年龄、胎次与乳房炎的关系。建议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综合防制措施减少乳房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6.
107.
“湿”在中兽医学的病因中为一种病邪,由湿邪引起耕牛发生的一系列疾病,统称为“湿证”,根据湿邪来源不同,有内湿、外湿之分。外湿乃六气中之一,为长夏之气,但一年四季都有,多因长期阴雨,厩舍潮湿,久卧湿地,久淋雨露,湿邪外伤由表入里而致病。内湿多是由于暴饮冷水,饥甚暴食,日久伤脾胃,脾运失健,水谷津液运化转输功能障碍,蓄积停滞而成的一种病证,故内湿是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一种病理变化产物。按病因学说,外湿从外界而来,内湿为体内所生。湿邪多以内湿为基础,外湿仅为触发诱因。内湿为阴,伤其阳气,重浊粘腻,阻碍…  相似文献   
108.
109.
Ⅱ型圆环病毒(PCV-2)全世界都有,但不是分离出PCV-2就一定是PMWS,PCV-2在PMWS病中的作用还存在争议,单单PCV-2这个因子并不能致病,还必须有其他的相关因素。5月,《今日养猪业》杂志社受美国谷物协会邀请参加其在秦皇岛举行的技术研讨会,Dr.BobMorrison带来对Ⅱ型圆环病毒新的认识,现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10.
鸡痘的防治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触性传染病。8月下旬以来,此病在我地的养殖户中时有发生,应引起广大养殖户的注意。本病不分年龄,性别,品种都可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有蚊子的夏秋季节多发。成年鸡感染本病.多为皮肤型鸡痘,即在鸡冠、肉髯部、皮肤上见有鸡痘.虽然出现严重的外观,但没有太多的死亡。如幼雏感染本病,多出现黏膜型鸡痘,即在咽喉部,气管黏膜上见有鸡痘,多呈呼吸困难,引起死亡。近年来.由于鸡痘疫苗的普遍应用,本病发生有所减少,即使发生,以轻微发病而耐过,典型的较少,仅在不及时接种鸡痘疫苗的地方,可见到鸡痘的严重发病,感染本病的耐过鸡,可获得终身免疫。一些疫苗接种不正确的养殖户,此病也常有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