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05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490篇
林业   623篇
农学   872篇
基础科学   776篇
  326篇
综合类   5398篇
农作物   1584篇
水产渔业   192篇
畜牧兽医   922篇
园艺   412篇
植物保护   459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03篇
  2022年   270篇
  2021年   281篇
  2020年   228篇
  2019年   289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259篇
  2016年   389篇
  2015年   408篇
  2014年   628篇
  2013年   551篇
  2012年   763篇
  2011年   751篇
  2010年   626篇
  2009年   624篇
  2008年   566篇
  2007年   539篇
  2006年   464篇
  2005年   456篇
  2004年   361篇
  2003年   402篇
  2002年   330篇
  2001年   370篇
  2000年   347篇
  1999年   177篇
  1998年   166篇
  1997年   159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5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1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五彩红薯果脯条是将5种色泽的红薯果脯条装在一起混合而成。常见的5色为红色(草莓果脯条)、绿色(青梅果脯条)、可可色(巧克力果脯条)、黄色(橘子果脯条)、紫色(葡萄果脯条)。  相似文献   
52.
黔东南州位居黔中高原向湘西丘陵及广西盆地过渡地带,光热丰富,水热同季,无霜期长,稻油两熟面积较大。但长期以来,全年单产较低,虽然近年“两杂”推广,也因技术研究不够,产量潜力仍未较好发挥。如何利用本区气候、生产条件,进一步提高稻油全年产量,我们运用了农业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针对生产中的突出问题,研究了稻油两熟的品种组合,茬口配套、培育壮秧及高产优质低耗的调控技术,建立了稻油高产高效耕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3.
杨树地膜覆盖培育大苗、壮苗,不仅满足了对杨树苗木质量的要求,而且具有保墒保肥、延长生长期、提高肥料利用率等特点.  相似文献   
54.
近年来,在山东省南部积温较小、热量较少的地区,将传统一年两作改为越冬甘蓝、越冬菠菜、春甘蓝、春黄瓜、夏白菜和早秋萝卜六茬在菜间套作复种,能较好地利用光热土等资源,大大提高土地复种指数。每667平方米土地1年可产越冬甘蓝3000千克,越冬菠菜1500千克,春甘蓝1500千克,春黄瓜3500千克,夏白菜2000千克,早秋萝卜2500千克,经济效益比较可观。  相似文献   
55.
56.
57.
对两优培九的栽植规格、氮肥运筹方式及氮磷钾配比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设置的水平范围内,两优培九要获得高产,以栽植规格16.7 cm×30.0 cm,每667m2施纯氮14kg左右,氮肥的基肥、蘖肥、穗肥、粒肥比例50%∶20%∶20%∶10%,N∶P2O5∶K2O=1∶0.5∶0.8为宜。  相似文献   
58.
59.
景盆博 《花木盆景》2006,(12):48-49
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我国出现了陶器。最早的制陶技术是捏制法、贴敷法和泥条盘筑法,新石器时代中期,出现了慢轮陶车,这在制陶技术上是一个大的飞跃。陶车的出现提高了生产力,也提高了对坯胎及原料的采集、淘炼的加工质量。新石器时代晚期,各地域均生产出相当精采的陶器。商周时期,是从陶器过渡到瓷器的渐进阶段,也是原始青瓷的发生发展阶段。随着制陶工具、工艺水平的提高和对制陶原料的  相似文献   
60.
金标 《福建农业》2005,(4):11-11
金两优33系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用HS-3/JXR-33配制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母本HS-3属籼型光敏不育系,父本为JXR-33。2003年参加全省中稻区试,亩产641.58公斤,位居第一名,比对照汕优63增产15.19%,达极显著水平。2004年进入全省中稻生产试验,同时在双季稻中试基地作晚稻种植,表现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