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32篇
农学   56篇
基础科学   3篇
  11篇
综合类   311篇
农作物   39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7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以广藿香幼嫩叶片为外植体,通过愈伤组织途经诱导出大量丛生芽,然后将丛生芽分别转接到含有不同质量浓度6-BA的增殖培养基和含有不同质量浓度IBA的生根培养基上,筛选出最适增殖培养基:MS+6-BA 0.1~0.2 mg.L-1,最适生根培养基:1/2 MS+IBA 0.25~1.0 mg.L-1。广藿香组培苗株高达5~6 cm时进行炼苗移栽,移栽成活率高达95%。  相似文献   
112.
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MS培养基中大量元素浓度对黄花蒿丛生芽合成青蒿素的影响,确定了最适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青蒿素丛生芽合成青蒿素的最适条件为:蔗糖质量浓度为30g/L,铵盐和硝酸盐比值为1:3,氮源浓度为45mmol/L,无机磷酸盐质量浓度为200mg/L.  相似文献   
113.
以Hort16A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顶芽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丛生芽诱导、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丛生芽诱导培养中,培养基中生长调节剂最适浓度组合为6-BA 1 mg/L与NAA 0.03 mg/L,丛生芽的诱导率到达92%,芽的长势较好。生根培养中,在1/2MS培养基中生长调节剂IBA最适浓度为0.5 mg/L,生根率到达了98%。  相似文献   
114.
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丝黑穗病是我国春玉米产区重要病害。该病只在雌穗和雄穗上表现症状。受害前期表现为矮缩丛生型、黄条型、顶叶扭曲型等特异症状,抽穗期出现黄条型症状。病株雌穗变小,不吐花丝,除苞叶外整个雌穗变成一个大黑粉苞。后期有些苞叶破裂散出黑粉,即病菌的冬孢子。  相似文献   
115.
<正>玫瑰为蔷薇科蔷薇属落叶直立丛生灌木,是重要的园林观花灌木,原产于我国北部,现各地均有栽培。玫瑰高2m,茎枝灰褐色,刚毛及倒刺密生。花单生或聚生,多为紫红色,  相似文献   
116.
思茅松丛生芽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思茅松成熟合子胚培育的无菌苗的带子叶顶芽为外植体,建立了思茅松组培的丛生芽诱导、伸长和生根的植株再生体系。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1/2MS+2.0~3.0 mg.L-16-BA+0.05~0.1 mg.L-1NAA,其诱导率为93.3%;丛生芽伸长诱导培养基为1/2 MS+0.05 mg.L-1NAA;丛生芽小芽不定根诱导培养基为1/2MS+2.0 mg.L-1IBA,其生根率为46.67%。  相似文献   
117.
海南龙血树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海南龙血树顶芽或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分别附加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6-BA3.0~5.0 mg/L和NAA 0.2、0.5 mg/L)进行不定芽诱导;以MS、改良MS(增加N、P、K 3种元素)为基本培养基,分别附加6-BA3.0 mg/L、NAA 0.2 mg/L进行丛生芽增殖培养;采用1/2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分别附加NAA 0.5 mg/LI、BA 0~1.0mg/L进行生根培养。结果表明,海南龙血树不定芽诱导最适培养基是MS+6-BA 3.0 mg/L+NAA 0.2 mg/L;丛生芽适宜增殖培养基为改良MS+6-BA 3.0 mg/L+NAA 0.2 mg/L,增殖系数为3.8;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5 mg/L+IBA0.4~0.6 mg/L,生根率100.0%。将生根苗移栽至混合基质(60%塘泥+40%河沙)中,约1周后可萌生新根,移栽成活率达90.0%以上。  相似文献   
118.
低温胁迫对两种丛生竹抗氧化剂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慈竹和大叶慈竹为材料,在不同低温条件(5、0、-5、-10、-20℃)处理下,研究其叶片SOD、CAT、POD,3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后,慈竹和大叶慈竹的SOD、CAT均表现为先降后升的趋势,慈竹POD活性随温度降低而降低,大叶慈竹POD活性维持在较低水平。大叶慈竹主要依靠较高的SOD和CAT活性抵御低温伤害,慈竹则凭借较高的SOD和POD活性使活性氧(AOS)在相对较低的水平来抵御低温伤害。  相似文献   
119.
筒鞘蛇菰内生真菌的分离及拮抗菌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考察筒鞘蛇菰(Balanophora harlandii Hook. f.)内生真菌的类群组成,寻找高活性的抗菌物质,用组织块分离法和杯碟法筛选出能产生高抑菌活性的蛇菰内生真菌菌株。从神农架野生筒鞘蛇菰不同组织内共分离、纯化得到49株内生真菌,对其中生长良好的28株内生真菌归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的2目2科7个属,分别是丝核菌属(Rhizoctonia)、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地霉属(Geotrichum)、小孢霉属(Microsporum)、从梗孢属(Monilia)和粉孢属(Oidium)。这28株内生真菌对于3种供试靶标细菌表现不同的抑菌活性,其中SG47菌株的抑菌作用较强。这些内生真菌能够产生丰富的抑菌活性物质,极具从中寻找新型杀菌剂或药物先导化合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0.
激素对菊花愈伤组织诱导和丛生芽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菊花的叶片为外植体,在附加不同激素浓度的M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通过对6-BA和NAA在菊花愈伤组织诱导和丛生芽作用的研究,筛选合适的激素配比。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1.0 mg/L,丛生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2.0~3.0 mg/L+NAA 0.1~0.5 mg/L,可获得较高的分化率。丛生芽继代培养基为MS+6-BA 2 mg/L+NAA 0.1 mg/L;试管苗在1/2MS+NAA 0.1 mg/L+20 g/L蔗糖的生根培养基上均可生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