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3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129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6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研究目的】不同的中草药在杀死病菌的同时也会对人体及体内有益菌产生抑制作用,不同的中草药对不同细菌抑菌作用均不同,要合理用药,以达到最佳期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实验中利用滤纸条法测定了问荆等四种中草药醇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三种细菌生长抑制作用的强弱,其抑菌作用的强弱可以通过测量抑菌带的长度而得知。【结果】不同的中草药对不同的菌种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四种中草药提取液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抑制作用最强的是水问荆,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最强的草问荆,是对枯草芽孢杆菌抑制作用最强的是林问荆。草问荆,林问荆,问荆,水问荆四种中草药的醇提液都是对大肠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弱,其次是枯草杆菌,对金黄色芽孢葡萄球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结论】在水问荆,草问荆,林问荆,问荆的醇提液中含黄酮类、三萜及甾体类、生物碱及大量硅的化合物,不同的化学物质对细菌生长抑制作用的机理不同,使得不同的中草药对不同细菌抑菌作用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42.
灵芝三萜类活性成分主要来源于灵芝子实体、孢子及菌丝体。液态发酵合成灵芝三萜因生产周期短、发酵条件易控制、活性成分稳定等优点逐渐受到关注。近年来,除了在培养基和环境条件等方面对灵芝三萜液态发酵调控参数进行优化外,添加外源物提升灵芝三萜产量也是一种很好的调控手段。本文就灵芝三萜生物合成途径、液态发酵高产灵芝三萜的培养条件调控、外源物对液态发酵高产灵芝三萜的影响以及代谢通量在灵芝三萜液态发酵合成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43.
近年来从山茶属植物中陆续分离得到50余种山茶皂苷。本文对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了分析归纳,综述了山茶属植物之山茶皂苷的化学结构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山茶皂苷的生物学和药物学特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44.
三花假卫矛三萜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核磁共振和质普分析对三花假卫矛藤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分离并鉴定了6个三萜类化学成分,分别为β-香树脂醇(Ⅰ)、齐墩果酸(Ⅱ)、β-香树脂醇棕榈酸脂(Ⅲ)、羽扇豆醇(Ⅳ)、20(30)-羽扇豆烯-3-酮(Ⅴ)及20(30)-羽扇豆烯-3β, 29-二醇(Ⅵ)。经检索,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三花假卫矛中分得。  相似文献   
245.
为了提高白桦愈伤组织中的三萜产量,以齐墩果酸为标品,以5%香草醛-冰乙酸溶液、高氯酸为显色系统,对白桦愈伤组织中三萜含量的测定进行了评价,发现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重现性,并且显色液在5~50 min内测定吸光值较稳定;对白桦三萜的提取温度和试剂优化发现,白桦愈伤组织样品在20℃,40℃,60℃,80℃等温度下进行超声提取,其三萜含量依次为40℃(1.67 mg/g)>60℃(1.28 mg/g)>80℃(0.47 mg/g)>20℃(0.08 mg/g).在有机溶剂中,其含量依次为:苯(2.58 mg/g)>乙醚(2.04 mg/g)>.乙醇(1.67 mg/g)>氯仿(1.21 mg/g)>甲醇(0.89 mg/g)>丙酮(0.50 mg/g).因此建议,白桦愈伤组织中三萜提取的最佳温度为40℃,提取试剂为95%乙醇.  相似文献   
246.
植物三萜皂苷生物合成及关键酶鲨烯合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萜皂苷(triterpenoid saponins)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有抗菌和抗虫害的作用,可用作药物,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三萜皂苷含量和组成的变化又取决于三萜皂苷合成途径中的一些关键酶及其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鲨烯合酶(Squalene syntase,SS)是三萜皂苷生物合成的第一个关键酶,其含量和活性决定了后续产物的产量.因而若能在分子水平上实现对SS的调控,将为人工大量生产三萜皂苷提供可能.全文综述了三萜皂苷的生物合成途径及该途径的关键SS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47.
为选育高产三萜灵芝(Ganoderma lucidum)新品种,以抗杂菌能力强、生物学效率高的‘沪农灵芝1号’(H 1)和三萜含量高、抗杂菌能力弱的‘灵芝G 8’(G 8)为亲本,将原生质体单核菌株进行杂交,从130个杂交组合中筛选出菌丝长势较好的25个杂交菌株,并对其进行栽培试验,考察菌包成品率、生物学效率等农艺性状及子实体三萜含量,从中筛选出杂交菌株Z18。与亲本G8相比,Z18菌包成品率提高66.67%、生物学效率提高22.54%;与亲本H1相比,Z18子实体中三萜含量提高51.26%。ERIC-PCR分析结果显示,Z18与亲本存在遗传差异。Z18达到新品种审定标准,已通过上海市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定名为‘沪农灵芝5号’。  相似文献   
248.
蜂群入场时间对蜜蜂采集梨花粉习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媛  张旭凤 《农学学报》2015,5(8):105-110
【研究目的】为了完善梨树蜜蜂授粉配套技术,提高梨树蜜蜂授粉效能,节约成本。【方法】本研究以砀山酥梨和意大利蜜蜂为试验材料,考察了蜂群入场时间对蜜蜂采集梨花粉的影响。【结果】梨树末花期散粉量大,蜜蜂采集的花粉最多;在蜂群入场第一天,采集梨花粉的重量与开花量呈正相关,且初花期、盛花期入场蜂群采集梨花粉的比例高于其它时间入场蜂群;在同一天内,初花期入场蜂群采集梨花粉的重量和比例高于其它时间入场蜂群;蜂群采集梨花粉的高峰在12:00-13:00;初花期、盛花期入场蜂群对梨花粉采集好于其它时间入场蜂群,授粉效能也优于其它时间入场蜂群。【结论】本研究认为蜂群在梨树初花期即开花20%左右入场,可以达到梨树最佳授粉效果。  相似文献   
249.
蓟马类害虫抗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国内外关于蓟马类害虫的抗药性相关研究进展。主要对当前国内外相关地区的蓟马类害虫的抗药性现状进行了总结,归纳和分析了该类害虫的抗药性机制,主要包括代谢抗性、靶标敏感性和表皮穿透率下降等。另外,并总结了该类害虫的生物检测、生化检测和分子检测等抗药性监测的相关方法。最后,对该类害虫的抗药性治理进行了总结,包括化学策略、生物策略和农业策略。旨在为更全面深入地认识该类害虫的抗药性和生产防治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0.
以从蝴蝶兰茎腐病斑分离的12株革兰氏阴性菌和2株真菌为试验材料,研究香茶菜属植物中2种二萜(leukamenin E和weisiensin B)以及2种三萜(熊果酸和2-α-羟基熊果酸)的抑菌活性,并对leukamenin E抑制病原菌尖镰孢生长的机理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leukamenin E对2株真菌的抑制作用最强,熊果酸和2-α-羟基熊果酸次之,weisiensin B最弱;800?μmol/L leukamenin E 可破坏尖镰孢菌丝体细胞内微丝结构,并使菌丝细胞膜通透性显著增加,导致菌丝体极性生长受阻。4种萜类对12株细菌的抑制活性显示了明显的选择性和互补特性,leukamenin E对其中5种细菌有抑制作用,而weisiensin B则对其他4种细菌具有抑制活性,weisiensin B还对2种三萜均无抑制效应的细菌也有较强的抑制活性,揭示了香茶菜植物萜类分子结构多样性具有重要的化学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