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3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129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6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以5%香草醛-冰乙酸和高氯酸为显色剂,测定白千层枝和叶中三萜酸的总含量。熊果酸对照品在0.20~1.60 m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A=0.1548C+0.0286,r=0.999 3。结果表明白千层枝中三萜酸的总质量分数约为1.096%,叶中三萜酸的总质量分数约为1.017%。  相似文献   
182.
紫苏子油不皂化物的分离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快速硅胶柱层析和气相色谱对紫苏子油中甾醇、4 - 甲基甾醇及三萜醇等不皂化物的成分进行了分 离和分析。并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确定了甾醇中的7种化合物,它们分别为胆甾醇(Cholesterol) 、菜油甾醇 (Campesterol) 、豆甾醇( Stigmasterol) 、β - 谷甾醇(β - Sitosterol) 、α - 菠菜甾醇(α - Sp inasterol) 、Δ5 - 燕麦甾醇(Δ5 - Avenasterol)和Δ7 - 豆甾烯(Δ7 - Stigmastenol) 。  相似文献   
183.
血芝深层发酵条件优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多糖和三萜化合物为指标,初步优化血芝深层发酵碳、氮源及温度、pH值等参数,并确定液体发酵血芝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血芝液体发酵的最适碳源为玉米粉,最适氮源为黄豆饼粉,最适初始pH值为5,最适温度为26℃。发酵96h生物量基本稳定,胞内多糖含量与产量分别在60、72h达到最大,分别为2.68%、8.960mg/100mL;三萜类化合物含量和产量均在96 h达到最大,分别为2.51%、11.4mg/100mL。  相似文献   
184.
茯苓皮中三萜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防治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研究茯苓皮中三萜成分的生物防治活性,采用硅胶柱层析色谱方法从茯苓皮中分离三萜类化合物,并通过波谱分析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9种三萜类化合物,分别为去氢齿孔酸(1)、去氢齿孔酸乙酰酯(2)、去氢齿孔酮酸(3)、3-epi-去氢土莫酸(4)、茯苓酸D(5)、茯苓酸C(6)、25-羟基-3-epi-去氢土莫酸(7)、16-脱氧茯苓酸B(8)、3α,16α-二羟基羊毛甾-7,9(11),24-三烯-21-羧基(9)。化合物4-7对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抑菌圈范围为3.00~5.90mm,化合物(1~5)和(9)对杀线虫(Panagrellus redivivus)活性的校正致死率在15.6%~30.3%。  相似文献   
185.
目的:研究灵芝孢子在破壁前后,其内的灵芝三萜和灵芝多糖在人体消化系统内的差异。方法:采用模拟人体消化环境,用香草醛-高氯酸法[1]和蒽酮-硫酸法[2]检测孢子内的三萜和多糖含量。结果:孢子在破壁前后的三萜含量分别为0.29%和5.94%,多糖含量则分别为10.29 mg/g和11.44 mg/g;人工胃液处理的环境下,释放到人工胃液内的破壁孢子多糖含量大于未破壁孢子(0.98 mg/mL>0.62 mg/mL);沉淀再经过人工肠液的处理后,人工肠液的多糖均未检出。破壁孢子沉淀的三萜含量大于未破壁孢子(6.68%>1.58%),结论:灵芝孢子破壁后其有效成分更易于在人体消化环境内释放。  相似文献   
186.
以茯苓为试材,在不同贮藏期、不同温度条件下(室温、1~5℃、-20℃)贮藏茯苓药材1年,定期测定其有效成分(多糖、三萜化合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同温度条件下,茯苓中有效成分含量均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前3个月多糖含量迅速下降,此后贮藏于低温条件下其降幅趋缓,而室温条件下经过3个月的稳定期后再次快速下降;三萜化合物含量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表现为降低-升高-降低-平稳。  相似文献   
187.
利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分析同一菌株的不同生长期、不同品种灵芝的有机溶剂萃取物中的三萜指纹的情况,并比较不同生长期和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灵芝生长期间,萃取物的HPLC图谱相似度较高,均0.93;且子实体从开始分化形成时到子实体成熟期间,三萜类化合物的种类基本稳定;然而灵芝三萜萃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的总峰面积,则是第二生长阶段最大,第一生长阶段最小。这说明应生长发育之需求,灵芝三萜的各组分和总量在不断变化。另外,研究中的6个灵芝品种,三萜萃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0;比较灵芝三萜萃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总峰面积发现,美芝(MZ)最大,其次是G4、G9、京大(JD)、南韩(NH),最小是G18。  相似文献   
188.
采用适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以培育2个月的普通烟草为材料,对从药用植物苦楝中分离得到的8种三萜类成分与从臭椿中分离得到的7种苦木味素类成分进行抗马铃薯Y病毒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1)3个三萜类成分(methylkulonate, dubionel B, isotoosendanin)与3个苦木味素萜类成分(ailanthone, chaparrinone, shinjudilactone)显示出比较强的抗病毒活性;(2)三萜类成分结构中C-20位的羧基与C-16位的羟基为活性基团;(3)苦木味素萜类成分结构中A环的α,β-不饱和酮为活性必需基团,此外C-15位酯基侧链的引入可增强活性。该研究对这15种天然产物来说为首次进行抗马铃薯Y病毒的报道,其构效关系的研究可为新型抗植物病毒药物的设计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89.
为探讨Ca 2 + 作为信号分子在水杨酸(SA)诱导白桦悬浮细胞三萜合成中的作用,本文用SA、Ca 2 + 及Ca 2 + 阻断 剂对白桦悬浮细胞进行处理,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胞中总三萜及其组分的积累量;同时 利用荧光定量PCR 方法检测了白桦细胞中三萜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FPS、SS、SE、BPW、BPY、CAS)和钙调蛋白基 因表达变化。结果显示:水杨酸可诱导白桦悬浮细胞三萜物质(总三萜、齐墩果酸、白桦脂醇、白桦脂酸)的合成及 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且Ca 2 + 的加入使得这种诱导效应更为显著,暗示白桦细胞中钙信号分子介导了水杨酸诱导 三萜物质的合成。而对SA 与各种Ca 2 + 阻断剂互作处理结果显示,Ca 2 + 抑制剂的加入抑制了SA 对细胞中三萜合 成的诱导效果,表明Ca 2 + 作为信号分子介导了SA 诱导白桦悬浮细胞三萜物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190.
茶叶种子榨油后的饼粕,通过粉碎、浸提、压滤、絮凝澄清,再浓缩,用118-CDH 吸附剂脱色、沉淀后干燥,可获得皂甙含量大于80%以上的茶籽皂素.该方法工艺简单,投资少,成本低,耗能省,易操作,质量好,纯度大,适合于乡镇企业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