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44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5篇
  21篇
综合类   260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80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81.
以红三叶野生品种巴东红三叶的叶片为外植体,在MB-1至MB-9的固体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 ,筛选出最佳培养基是MB-9培养基;以白三叶栽培品种"路易斯安娜"和"Huca"的叶片为外植体,接种在MB-9固体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形成后均经MB-9固体培养基上继代3~4次,获得胚性愈伤组织后再转至MB+3mg/L 2,4-D+0.7mg/L BA+0.2mg/L NAA+2mg/L 甘氨酸+500mg/L CH+3%蔗糖的液体培养基中,经强化培养两个月后获得胚性细胞悬浮系.实验结果表明,缩短换液时间(每隔3~4d换液一次)可加快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82.
红三叶和白三叶愈伤组织的诱导和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红三叶野生品种巴东红三叶的叶片为外植体,在MB-1至MB-9的固体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筛选出最佳培养基是MB-9培养基;以白三叶栽培品种“路易斯安娜”和“Huca”的叶片为外植体,接种在MB-9固体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形成后均经MB-9固体培养基上继代3-4次,获得胚性愈伤组织后再转至MB+3mg/L2,4-D 0.7mg/L BA 0.2mg/L NAA 2mg/L甘氨酸 500mg/L CH 3%蔗糖的液体培养基中,经强化培养两个月后获得胚性细胞悬浮系,实验结果表明,缩短换液时间(每隔3-4d换液一次)可加快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83.
通过对15个高配合力亲本自交系及其组配的8个杂交种棒三叶有关性状及相关性的研究,揭示优良自交系的特征,探索亲本的搭配,予测杂种优势的大小。初步探明,自交系棒三叶中以穗位叶最长,上位叶最宽。棒三叶各叶面积大小差异不大,都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父本的叶面积对杂交种叶面积大小的贡献较大,杂交种棒三叶叶面积和与杂交种单株产量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84.
芜萍和浮萍的人工培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芜萍和浮萍是鱼类的优质水生青绿饲料,下面简要介绍其人工培植方法。1芜萍的培植方法1.1池塘选择芜萍适宜在静水环境中生长,养芜萍的塘应选择在避风处,面积以333~667m2为宜,塘泥要厚,水位以1.3~1.7m为宜。新挖塘不宜养芜萍。3月下旬到4月上旬...  相似文献   
85.
为研究三叶唇鱼(Cheilinus trilobatus)消化系统组织特征,采用组织切片技术,对三叶唇鱼消化系统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三叶唇鱼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小肠和直肠构成。口咽腔内颌齿和咽齿发达,颌齿单行排列,1对上咽齿呈三角形左右对称分布,下咽齿由颗粒状齿愈合而成,呈“T”型;肠道短粗,在体腔内形成一个弯曲,呈“之”型排列,比肠长0.32±0.11;消化腺由肝胰脏和胆囊构成,肝脏分成3片,中间大、两边小,包裹在小肠上,胰脏沿肝血管呈弥散状分布在肝脏组织内部,胆囊呈椭圆型,位于肝腹叶下部,肝总管在小肠前部紧挨食道后与小肠连通,比肝胰脏重(1.43±0.32)%。口咽腔壁光滑,粘膜层主要由复层扁平细胞组成,表层有少量杯状细胞,中间有圆形粘液细胞,表层分布有味蕾。食道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组成,粘膜层由二级和三级指状突起构成,基部有“凹”型类似外分泌腺的结构;肌层特别发达,由外环肌和内纵肌组成,纵肌层呈不连续束状分布,外包一层浆膜,与粘膜下层分界不明显,两肌层间可见肌间神经丛分布。小肠和直肠均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组成,粘膜层多为一级和二级指状突起,由单层柱...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青葙Celosia argentea L.的自毒作用及对其他植物的化感作用,从化感作用的角度探讨其作为常见田间杂草并与入侵植物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共存的适应机制。【方法】采用室内生测方法,测定了青葙新鲜叶片水浸提液对青葙、三叶鬼针草、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和萝卜Raphanus sativus L.4种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测定了青葙鲜叶水提取液浇灌和鲜叶覆盖对青葙生长的影响,以及青葙和三叶鬼针草凋落物覆盖的相互化感作用。【结果】青葙鲜叶水浸提液对4种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提取液质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无论是浇灌青葙水浸提液还是添加青葙叶片覆盖的处理都可以降低盆栽青葙的生物量,其中,质量浓度为0.250 0 g·mL~(-1)提取液浇灌盆栽的青葙,其生物量比对照降低了37.5%。将三叶鬼针草和青葙的凋落物覆盖盆栽的青葙和三叶鬼针草,40 d后均显著抑制了青葙生物量;与对照相比,单独覆盖青葙凋落物使盆栽三叶鬼针草的地上部质量和总生物量分别降低了23.0%和22.2%。【结论】青葙既有自毒作用,又对油菜和萝卜有较强的化感作用,应控制田间青葙的大量生长,同时栽培青葙时应避免连作;青葙和三叶鬼针草具有相互的化感抑制作用,青葙通过化感作用实现与三叶鬼针草的共存。  相似文献   
87.
分析浮萍暴发生长对茭田及水体的负面影响,总结茭白田养鸭等对浮萍的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88.
以三叶香茶菜[Rabdosia ternifolia(D.Don)Hara]当年生植株不同部位的枝条作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浓度的生长激素IBA和NAA处理,考察IBA和NAA浓度及不同的扦插时间对其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g/L的IBA和NAA组合处理效果均优于其他浓度处理,经方差分析可知,各处理间生根率存在明显的差异,以IBA处理影响最大,对根长和发根数的影响不显著,但可明显促进其增加。试验显示,在5月份扦插,200 mg/L IBA+200 mg/L NAA浸泡12 h处理的三叶香茶菜枝条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高达75.8%。  相似文献   
89.
《农技服务》2016,(12):24-25
癌症已成为健康的重要威胁。三叶崖爬藤具有治疗高热惊厥、肺炎、哮喘、肝炎、风湿、咽痛、痈疔疮疖及恶性肿瘤的功效。本文着重介绍了三叶崖爬藤的有效成分,及其提取物在肺癌、胃癌、肝癌、乙肝病毒、抗炎、镇痛、解热等方面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0.
正三叶木通为木通科木通属落叶木质藤本植物,是药用、食用、观赏皆宜的野生果树。主要分布在华北至长江流域北部,野外主要生长在低海拔山坡林下草丛中。喜阴湿,耐寒,在微酸、多腐殖质的黄壤土中生长良好,也能适应中性土壤。花期4~5月,果期7~8月。近年来对三叶木通的应用开发主要集中在食用、药用、生态、栽培等方面。繁殖三叶木通可采用种子、埋条、分根、扦插等方法繁殖。种子繁殖可在9~10月果实成熟时,留下种子秋播。种子先用碱水搓洗,再用清水漂洗干净,沥干水分,及时撒播在已整理好的苗床内。种子繁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