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6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20篇
林业   181篇
农学   167篇
基础科学   82篇
  152篇
综合类   707篇
农作物   81篇
水产渔业   91篇
畜牧兽医   115篇
园艺   355篇
植物保护   7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217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筛选出对草莓灰霉病菌具有显著抑菌作用的植物精油,采用熏蒸法,研究茶树精油、牛至精油等6 种植物单方精油及其复配精油对草莓灰霉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牛至精油的抑菌效果最佳,其次为1-辛烯-3-醇和茶树精油,其抑菌效果明显优于肉桂精油、桉叶精油和茉莉酸甲酯;茶树精油、1-辛烯-3-醇和牛至精油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200、100、100 mg/L;茶树精油与牛至精油复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且二者以质量比1∶4 进行熏蒸时,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综上,牛至精油、1-辛烯-3-醇、茶树精油及茶树精油与牛至精油复配(质量比1∶4)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抑菌效果较优。该研究结果可为新型草莓保鲜剂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转基因技术构建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口服疫苗是目前新兴的研究领域。与其他疫苗生产方式相比,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生产技术具有高效、经济和简便等特点。根据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的特点,人和家畜家禽摄食方式的不同,应用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预防集约化饲养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因此,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的研究热点逐渐由人的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向家畜和家禽的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的方向转移。文章就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的优点、人口服的转基因植物疫苗、家畜饲用的转基因植物疫苗及禽用的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油脂作为饲料中的能量来源已广泛应用于动物饲料中。在动物日粮中添加油脂不仅可以满足动物高生产性能的需要,还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文章主要概述了饲用油脂的来源、营养价值及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百里香精油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香精油抗蜂螨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精油及其组分具有显著的抗螨效果。萜类化合物(主要是单萜)是香精油的主要成分。占总量的90%左右。研究者通过筛选试验测定了多种香精油及其一些组分的抗螨能力。大部分表现出良好的抗螨效果。但只有少部分在蜂群试验中表现出强抗螨能力。因此,有必要对此作进一步的研究。以达到最优化目标。同时联合其它防治手段,建立一套全面的害虫防治策略,实现蜂螨的最终控制。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橄榄鲜食品种(系)的氨基酸组成和营养品质,试验以福州主栽的灵峰、闽清2号和清榄1号橄榄为材料进行氨基酸含量测定,并对其进行营养和品质风味评价。结果发现,灵峰的总氨基酸含量最高,达到20.078 mg.g–1,而清榄1号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最均衡。在各类氨基酸中,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为3种橄榄鲜食品种(系)的主要氨基酸,苏氨酸和赖氨酸的含量相对过剩,而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可能为第一限制氨基酸;在橄榄特征风味形成过程中,组氨酸、丙氨酸和赖氨酸均会影响鲜食橄榄甜味的形成,精氨酸对苦味的形成存在较高的贡献率,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的大量存在可能是其鲜味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灵峰的药用氨基酸组分含量最多,达到13.94 mg.g–1。研究认为,不同橄榄鲜食品种(系)的氨基酸营养和风味品质存在差异,而药用氨基酸可能是橄榄的重要功能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7.
ObjectiveTo determine whether L-carvone increases the voltage threshold response to a noxious electrical stimulus in sheep.Study designProspective, blinded, randomized, crossover experimental study.AnimalsA group of six healthy adult sheep.MethodsSheep were instrumented with cranial dorsothoracic subcutaneous copper electrodes. A stimulator delivered a 10 ms square-wave stimulus at 50 pps starting at 0.1 V with a 0.2 V second–1 ramp. The stimulus stopped once two observers who were blinded to treatment noted a behavioral pain response or when a 15 V cut-off was reached. Next, 0.15 mL kg–1 of either a 50% L-carvone solution or a saline-vehicle control was administered intramuscularly, and electrical threshold responses were measured every 5–15 minutes over a 6 hour period using methods identical to the baseline. One week following the first treatment (L-carvone or control), sheep were studied using identical methods with the second treatment (control or L-carvone). Drug and time effects were evaluated using a two-way repeated measures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pairwise comparisons were evaluated with Holm-Sidák tests with values of p < 0.05 considered significant.ResultsL-carvon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voltage threshold responses for most time points up to 75 minutes compared with baseline and with saline control. The last time point with a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response between L-carvone and saline treatments was 5 hours after drug administration. The saline-vehicle control decreased voltage threshold responses at several time points after 3 hours.Conclusions and clinical relevanceIntramuscular L-carvone is analgesic in sheep, although the ethanol-propylene glycol vehicle may cause mild hyperalgesia.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a food-derived compound can be used to relieve pain in a food-producing animal.  相似文献   
8.
乐小亮  何娟  肖娇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894-5896
[目的]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废水中4种氯苯类有机污染物。[方法]利用固相萃取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PDA检测器)分析废水中4种氯苯类有机污染物,比较了ODS-C18、Sep-Park Vac Silica、Bond Elut CARBON、Bond Elut SI和Bond ElutPLEXA 5种SPE小柱对4种氯苯类的萃取效率,并系统研究了最佳萃取条件。[结果]氯苯、1,4-二氯苯和1,2,4-三氯苯的紫外检测波长为210 nm,而1,2-二氯苯的检测波长为224 nm;通过比较5种SPE小柱的萃取效率,发现ODS-C18小柱有很好的回收率。甲醇的最佳洗脱体积为4.0 ml;除氯苯外,其他氯苯类化合物的穿透体积都在1.0 L以上,而氯苯的穿透体积为250 ml,表明ODS-C18小柱对二氯苯和三氯苯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在最佳萃取和测定条件下,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005~0.100 mg/L,检出限为0.076~0.105μg/L,完全满足日常环境监测分析要求。[结论]该研究为氯苯类环境监测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系统阐述了互联网订单生产模式在我国食用菌产业中实施的可行性。首先从我国目前食用菌产业的低成本生产现状分析了订单生产的战略可行性;其次从食用菌产业的国际环境和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方面分析了发展订单式生产的有利因素,提出了创新食用菌产业订单模式的一些建议。指出了巩固订单模式实践效果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对促进我国食用菌产业创新发展模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废弃食用油脂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昊  贺文智  黄菊文  胥清波  安莹  李光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5004-5007,5013
废弃食用油脂主要含有甘油三脂和脂肪酸类有机物,易腐化变质滋生毒害物质,危害人类健康、污染环境。另一方面,废弃食用油脂回收利用合理则是一种资源,可作为生产洗涤剂、脂肪酸、混凝土制品脱模剂、生物柴油等化工和能源产品的原料,也可作为制备生物表面活性剂、单细胞蛋白等生物产品的有机碳源。简述了废弃食用油脂的危害,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废弃食用油脂资源化利用方法,并展望了废弃食用油脂资源化利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