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8篇
农学   17篇
  10篇
综合类   9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选取山莓(Rubus corchorifolius L.f.)、插田泡(R.coreanus Miq.)、光滑悬钩子(R.tsangii Merr.)、茅莓(R.parvifolius L.)4种野生悬钩子健壮植株为材料,通过扦插、分株和根蘖、压条等试验,研究其最适繁育方式。结果表明,4种悬钩子的木质化结构不充分,扦插生根较为困难;山莓可通过分株和根蘖的方式繁殖;插田泡可通过分株、根蘖、压条的方式进行繁殖;光滑悬钩子主要通过分株和根蘖的方式繁殖;茅莓可通过分株、根蘖和压条的方式繁殖。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四川悬钩子属植物种类、分布、生态环境、生物学、繁殖特性等;已鉴定悬钩子属有28种7变种,其中光滑高梁泡、川莓、山莓、插田泡、红泡刺藤等分布广泛;繁殖方式有根蘖、种子、顶端生根和匍匐茎繁殖;并根据悬钩子的经济性状和用途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3.
以红泡刺藤(R.niveus)、栽秧泡(R.ellipticusvar.obcordatus)和插田泡(R.coreanus)绿枝或硬枝扦插生根的根尖为材料,通过取材时季与扦插环境气温,8-羟基喹啉、秋水仙素和对二氯苯3种药剂在不同的温度下预处理不同时间,混合酶液和盐酸在不同温度下解离,醋酸洋红、卡宝品红、席夫试剂和铁矾-苏木精各染色剂染色压片等的对比研究,并以细胞中有丝分裂中期分裂相的数目、染色体的清晰性、分散程度和聚缩程度以及染色体的形态为衡量指标,探索出适于树莓属植物核型分析的根尖压片方法是:当根尖长至1~2 cm、扦插环境气温17~23℃时取材,卡诺氏固定液I低温固定24 h,用0.002 mol/L 8-羟基喹啉在0~4℃下预处理24 h,再用1 mol/L HCl(60±1)℃恒温解离4~7 min,最后用卡宝品红染色压片能获得效果好树莓染色体标本,该染色体标本完全适用于核型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判断插秧泡果实能否作为保健水果进行开发利用,对比分析了黔产插秧泡果实和苹果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插秧泡果实中氨基酸含量为6.16%,必需氨基酸含量达40.2%;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维生素B2、维生素E含量为1.3mg/100g、6.6mg/100g;插秧泡果实营养成分含量均远高于苹果,且其中砷、汞、铅的含量均低于食品卫生标准的限量规定。因此,黔产插秧泡果实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作用,可作为保健水果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
A total of 73 Erwinia amylovora strains obtained from 13 Maloideae host species and from Rubus spp., and isolated from different geographic areas, were assessed using RFLP and DNA sequencing analysis of the 3' hrp N gene and/or of a fragment of 1341 bp of the dsp A/E region. An Erwinia pyrifoliae strain, used as outgroup, was checked in the same way. For the three strains isolated from Rubus spp. and for one strain from Amelanchier sp., RFLP analysis of the hrp N gene using the Rsa I enzyme yielded a PCR product 60 bp smaller than that of all the other strains. Sequence analysis of the gene revealed this was due to the absence of a 60 bp fragment in the noncoding region downstream of the gene. The strain PD 2915, isolated from Amelanchier sp. grown in Canada, showed five same-sense substitutions and one missense substitution at position 868 of the hrp N gene, converting aspartic acid into asparagine. Also, restriction analysis of a fragment of 613 bp of the dsp A/E region with Cfo I revealed an RFLP pattern suitable for differentiating the E. amylovora strains isolated from Rubus spp. and Amelanchier sp. from all the others. In the dsp A/E coding region, the four strains showed 13–14 missense point mutations, in some cases yielding drastic amino acid substitutions. In addition, partial sequencing of the dsp A/E region of PD 2915 from Amelanchier sp. indicated a higher similarity to E. amylovora strains isolated from Rubus spp. than towards strains from other Maloideae hosts. The E. pyrifoliae strain showed 23 single nucleotide substitutions along the hrp N gene and 88% of nucleotide identity with E. amylovora strains in the portion of dsp A/E region. Artificial inoculations on immature pear fruits and young shoots of Maloideae and Ruboideae showed a restricted pathogenicity for the strains from Rubus and Amelanchier , with the latter inciting blight symptoms only on Amelanchier .  相似文献   
6.
甜叶悬钩子植物组织培养褐化现象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治友  钱绍方  罗应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8848-8850
[目的]寻求甜叶悬钩子组织培养中的最佳抗褐化剂。[方法]以甜叶悬钩子的茎和叶为外植体,必MS为基本培养基,加入不同浓度的抗褐化剂(20%Na2S2O3、Vc和AC),研究不同抗褐化剂对甜叶悬钩子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AC和Vc都能对不同外植体起到抗褐化作用,在加入20%Na2S2O3的培养基上,外植体的褐化程度与Na2S2O3的浓度成正比,培养基中20%Na2S2O3的添加量达20ml时,外植体褐化最为迅速;在加入Vc的培养基上,随着Vc添加量的增加,培养基变成液体或半固体培养基,接入的外植体容易死亡;在加入AC的培养基上,AC的添加量为5g/L时,外植体的褐化率可控制在5%以下。抗褐化控制处理后,可以在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上培养出大量的愈伤组织。1结论IAC是较为理想的抗褐化剂,用量为5g/L。  相似文献   
7.
山莓叶中茶多酚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从山莓叶中提取茶多酚的提取工艺,得到了提取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该工艺条件具有操作简单、产量高、无毒无污染、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牛叠肚对碱性盐胁迫的生理适应机制,以牛叠肚幼苗为盆栽试材,研究了低浓度(30 mmol/L)和高浓度(240 mmol/L) NaHCO3胁迫处理下,牛叠肚幼苗各器官Na+、K+、Ca2+的积累、运输和分配特性.结果表明:经NaHCO3胁迫处理后,牛叠肚幼苗根、茎、叶中N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且各器官Na+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茎>根>叶;除30 mmol/L处理根中K+含量略高于对照外,各器官中K+和Ca2+含量均随胁迫浓度的升高呈不同幅度的下降;各器官中K+/Na+和Ca2+/Na+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但叶片中K+/Na+和Ca2+/Na+比值显著高于根、茎中相应比值;茎向叶选择性运输的SK,Na值和SCa,Na值均显著高于相同浓度处理下的根向茎选择性运输SK,Na值和SCa,Na值.牛叠肚幼苗主要通过茎部截留大量Na+以及保持叶部相对较高的K+/Na+和Ca2+/Na+比值来适应碱性盐胁迫.  相似文献   
9.
康琴  葛建  孙骏威  林芳  李明揆  李贞  孙峰  林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231-9232
[目的]比较4种悬钩子属药用植物茅莓、蓬蘽、高粱泡和红腺悬钩子不同部位总皂苷含量。[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得4种药用植物不同部位总皂苷的含量。[结果]茅莓不同部位总皂苷平均含量分别为:根为8.71%,叶为1.65%,茎为1.58%;高粱泡不同部位总皂苷平均含量分别为:根为3.33%,叶为1.23%,茎为0.86%;蓬蘽不同部位总皂苷平均含量分别为:根为1.59%,叶为1.41%,茎为1.01%;红腺悬钩子不同部位总皂苷平均含量分别为:根为1.64%,叶为1.18%,茎为0.86%。[结论]不同植物其总皂苷含量依次为茅莓〉高粱泡〉蓬蘽〉红腺悬钩子;4种植物不同部位总皂苷含量依次为根〉叶〉茎。  相似文献   
10.
刘德胜  郑红  韩景田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5):3295-3297
从茅莓(Rubus parvifolius L.)中提取总黄酮,采用吸光光度法测定提取液中总黄酮的浓度.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处理时间及提取温度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茅莓茎中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30%、料液比1∶50(m∶V,g/mL)、提取温度80℃、超声处理时间90 min,此工艺条件下茅莓茎中总黄酮提取率为4.7 mg/g,此时叶中总黄酮的提取率高达12.2 mg/g,远高于根和茎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