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5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为研究库尔勒香梨突萼、脱萼、宿萼3种类型果实的品质差异,对其单果质量、可食率等12种果实品质指标、矿质元素及香气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突萼果的单果质量及果皮花青素含量显著优于脱萼果与宿萼果;脱萼果的石细胞含量显著低于突萼果与宿萼果,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均优于其他两种类型的果实;宿萼果的可食率及果皮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突萼果与脱萼果。突萼果N元素含量显著高于脱萼果与宿萼果,脱萼果的Ca、Mg、Zn元素含量显著高于突萼果与宿萼果、P元素含量显著低于突萼果与宿萼果。从库尔勒香梨中检测到39种香气成分,以醛类最高,香气物质总含量排序为脱萼果>突萼果>宿萼果,且脱萼果中香梨的主要特征香气成分含量也显著高于突萼果与宿萼果;突萼果和脱萼果果实香气成分中以(E)-2-己烯醛含量最高,宿萼果果实中含量最高的主要香气成分为正己醛。  相似文献   
2.
于2013年6月(花期)、8月(果实膨大期)和9月(果实成熟期)份对3年生幼龄期滇重楼和8年生成熟期滇重楼光合生理指标日变化和光响应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幼龄期和成熟期滇重楼叶片净光合速率( Pn )变化日进程在6月份出现严重午休,仅在10:00出现一个峰值;而在8、9月份上午和下午各出现一个峰值,在中午出现“午休”现象。空气温度(Ta)偏高引起气孔关闭是导致滇重楼“午休”的主要因素。成熟期滇重楼叶片在不同生长季节日均Pn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均高于幼龄期叶片,而幼龄期滇重楼初始量子效率较高,且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低于成熟期滇重楼,对弱光的利用率更高。幼龄期和成熟期滇重楼叶片日均Pn 在8月下旬最大,其次是6月下旬,9月下旬最低,且在当年的生育后期,光饱和点有增大的趋势,由大到小的顺序为9月份、8月份、6月份。成熟期滇重楼花萼具有同叶片类似的同化功能,日均Pn 为叶片的779.%~104.0%,但其Pnmax和光饱和点均低于成熟期和幼龄期叶片的,对弱光的利用效率高于叶片。  相似文献   
3.
金枣柿与部分柿属植物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ISSR标记对柿属(Diospyros)17份植物材料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以明确金枣柿的分类地位。用君迁子(D. lotus L.)进行预扩增后,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37条扩增清晰的多态性引物,这些引物共扩增出997条DNA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条带数为26.94条,其中多态性DNA条带973条,占97.59%。根据ISSR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17份柿属材料可明显分为2个大类群,其中金枣柿的6份试材为一个大类群,与组成另一类群的3个种形成明显遗传界限。通过聚类分析,结合形态观察,认为金枣柿极有可能是柿属的又一个新种。  相似文献   
4.
采用CIRAS-2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2年生柿树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等光合生理参数的光响应过程,探讨柿树光合光响应特性对土壤水分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对柿树的光合生理参数影响显著,随着土壤水分的降低,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先升后降,光补偿点先降后升,光饱和点呈下降趋势;维持柿树高光合作用和高水分利用效率的适宜土壤相对含水量为48.8%~76.7%,适宜的光照强度为800~2 000μmol/(m2·s);柿树对强光利用能力较强,而对弱光的利用效率较低;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48.8%时,柿树光合作用主要受气孔限制,而土壤相对含水量降低到25.5%时,柿树光合作用转变为非气孔限制,通过对气孔、非气孔因素的判定,可知柿树是一种抗旱性非常强的植物。研究结果可为柿树的节水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酸浆营养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酸浆果和宿萼的营养成分和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测定,结果为:酸浆果所含硫胺素为3.17 mg/100g、核黄素为0.41 mg/100g、抗坏血酸为3.44 mg/100g、钙为10.0 mg/100g、黄酮为0.35 mg/100g;宿萼所含硫胺素为0.03mg/100g、核黄素为2.69 mg/100g、抗坏血酸为0.96 mg/100g、钙为189 mg/100g、黄酮为3.07 mg/100g。结果表明,果实和宿萼含有胡萝卜素、黄酮类化合物以及钙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营养物质。根据所测各物质含量,结合实际生产中新产品开发利用的经验,抓住其突出特点为开发和利用酸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In New Zealand, the endemic kaki or black stilt (Himantopus novaezelandiae) has been the focus of intensive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for the past 20 years. Threatened by predation and habitat loss, the population fell to as low as 23 birds before management was implemented to reverse the decline. Predator trapping has been one form of management intervention in the wild, yet despite 20 years of control, there is only limited evidence to suggest that predator trapping is beneficial for the survival of kaki. Lack of adequate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predator-prey dynamics in the system in which kaki live appear to be the main reasons why the benefits of predator control are not consistently clear. An adaptive management approach would have provided more information on the efficacy of predator trapping and increased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kaki survival and predator abundance.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锦灯笼的快繁技术提供参考。[方法]以锦灯笼茎尖为外植体,NAA浓度分别为0.1、0.3、0.5mg/L,研究不同浓度NAA对锦灯笼诱导成活率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NAA对锦灯笼诱导成活率的影响不同,以处理③(MS+NAA0.5mg/L+6-BA0.3mg/L+琼脂8g/L+蔗糖30g/L)的诱导效果最佳,诱导成活率达93.3%;其次为处理②(Ms+NAA0.3mg/L+6-BA0.3mg/L+琼脂8g/L+蔗糖30g/L),诱导率为63.3%;处理①(Ms+NAA0.1mg/L+6-BA0.3mg/L+琼脂8g/L+蔗糖30g/L)的诱导率最低,仅43.3%。[结论]处理③是最佳诱导分化培养基。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锦灯笼规范化种植的关键性技术,并从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两方面说明了对其开发利用的情况,为规范锦灯笼的生产技术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程鲁玉  孟小艳  吴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6039-6041
[目的]针对库尔勒香梨的图像,对香梨脱萼果和宿萼果进行分类及识别研究。[方法]利用Matlab软件进行图像数据获取、灰度化、中值滤波,利用动态阀值分割二值化图像;为弥补二值化后图像中出现的孔洞,基于数学形态学算子填充孔洞。设计神经网络参数,然后利用试验样本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测试。[结果]所提出的方法能够获得很高的正确识别率,能够有效地将脱萼果识别出来。[结论]用BP神经网络来分类识别香梨脱萼果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张巍  田仲  王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596-4598,4601
[目的]探讨超声波法提取锦灯笼色素的工艺条件,并研究色素的稳定性。[方法]以锦灯笼为材料,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类胡萝卜素含量,并对锦灯笼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初步探索;同时探讨pH、金属离子、光、热、氧化剂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结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提取锦灯笼类胡萝卜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丙酮石油醚混合液(1∶2)为提取剂常温下进行提取,料液比1∶20g/ml、提取功率500 W、提取时间25 min。类胡萝卜素耐高温,光、酸碱以及H2 O2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大。[结论]研究可为锦灯笼色素的提取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