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9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333篇
林业   253篇
农学   251篇
基础科学   516篇
  743篇
综合类   5001篇
农作物   131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102篇
园艺   91篇
植物保护   90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253篇
  2014年   421篇
  2013年   374篇
  2012年   588篇
  2011年   717篇
  2010年   586篇
  2009年   575篇
  2008年   554篇
  2007年   553篇
  2006年   371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思政建设是农林高校推进新农科建设的重要行动,是实现新农科宏伟蓝图的关键环节。牛生产学作为动物科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如何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专业课教学全过程,发挥专业教师以及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是牛生产学进行课程改革和建设的重点。因此,本文从融入思政育人目标、建设思政资源库、完善课程思政建设途径和课程思政评价方式等方面对牛生产学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探讨和总结,以期为新农科背景下动物科学类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也为做好课程育人工作和新农科背景下动物科学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农业科技资源投入是推进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本文基于新疆2001—2020年时间序列数据,采用VAR模型分析新疆农业科技资源各要素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新疆农业科技资源各要素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而农业科技资源对短期偏离均衡的调整力度为106.93%;农业科研开发活动经费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农业技术人员数量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是长期良性状态。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可知,就短期而言,农业科技资源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总的来说,农业科研开发活动经费投入、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农业技术人员数量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具有不稳定性,四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复杂。  相似文献   
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征询法对淮安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进行实证研究,并在人才团队、企业创新、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加快地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以期充分发挥科技对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水稻、油菜和土壤肥力测定等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探讨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该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Soil studies of ancient agricultural fields contribute to research on long-term human–environmental relationships and land use sustainability. This kind of research is especially applicable in desert landscapes of the American Southwest because: (1) soil formation is slow enough that cultivation effects persist for centuries to millennia; (2) many ancient fields in valley margins have remained uncultivated since they were abandoned, so long-term soil properties reflect ancient agricultural use; and (3) agricultural features (e.g., terraces, rock alignments and rock piles, and irrigation canals) provide clues for identifying and sampling ancient cultivated and uncultivated soils. Surficial remnants of these field systems persist and remain intact in many cases. Soil studies of ancient and modern American Indian agricultural systems across the Southwest indicate that soil changes are highly variable, ranging from degradation (e.g., organic matter/nutrient decline, compaction), to minimal net change, to enhanced soil quality. Soil changes caused by cultivation can be inferred by comparing soils in agricultural fields relative to reference uncultivated areas in similar landscape settings (that is, space-for-time substitution). Soil response trajectories vary for a number of reasons, such as variability in initial ecosystem conditions, diversity in agricultural methods, variability in the mix of crops and cropping intensity, and 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to alteration (varying resistance and resilience). Studies of rock mulch soils indicate enhanced fertility, with elevated organic carbon, nitrogen, and available phosphorus levels, increased infiltration rates and moisture retention, and no evidence of compaction. By contrast, cultivation effects vary widely for terraced soils. Although numerous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irrigation canals, irrigated soils have received far less attention. Soil studies of irrigation systems along the Gila and Santa Cruz rivers of Arizona now underway will help fill this research gap.  相似文献   
6.
王文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598-6599,6601
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了山东省发展农业旅游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张蓝水 《农业工程》2012,2(8):70-73
发展经济学创始人张培刚1945年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是近代农业机械化理论之集大成者。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这一农业机械化理论宝库一直未被认真开发、应用于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实践,以致走了不少弯路。随着一代经济学大师的离世,如今,挖掘、开发这一理论宝库,用之培养新型农业机械化人才,指导我国农机化实践,必将结出丰硕之果。  相似文献   
8.
牛广路  薛勇  杨少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527-2528,2552
[目的]研究稻秆的热解及产物生成特性。[方法]采用热重(TG)与傅立叶近红外(FNIR)联用的方法(TG-FNIR)研究稻秆热解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其产物生成特性。[结果]升温速率和粒径对稻秆的热解特性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升温速率越高,热解起始温度和失重温度越大,粒径越小越有利于热解;FNIR分析结果表明,热解初始阶段的气态产物主要是水蒸气和少量的CO及CO2,随着温度的升高,热解的主要气态产物变为CO、CO2、CH4以及小分子烃类。[结论]该研究清楚地了解了稻秆整个热解过程的状态及其产物的生成情况。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龙口自然保护区黑熊春季生境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洋  夏茜  王文  沈广爽 《野生动物》2010,31(2):63-68
分别于2008年4~5月和2009年4~5月,在龙口自然保护区对黑熊春季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野外工作共设置87个10 m×10 m样方,并调查12个生态因子,其中利用样方41个,对照样方46个。通过Vanderploeg &Scavia选择指数得到,黑熊喜爱选择处于高海拔(〉450 m)、上坡位有石砬子且草本盖度适中(10%~40%)的生境,倾向选择乔木密度高(〉10株/100 m2)、郁闭度大(〉40%)、灌木密度较低(〈10%)、隐蔽级低(〈30%)、倒木密度大(〉1根/100 m2)、陡坡(〉30°)且向阳的针阔混交林。主成分分析与资源选择函数分析共同得到海拔、坡度、坡位、植被类型对黑熊生境选择影响较大,坡向和倒木密度影响较小的结果。综合分析,将Vanderploeg & Scavia选择指数、主成分分析与资源选择函数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反映黑熊生境选择情况。  相似文献   
10.
关中西部农业产业化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推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实现产业化经营,是提高中国农业的整体素质、综合效益和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分析关中西部资源、产业现状、制约因素的同时,提出了促进关中西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