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7篇
农学   53篇
  34篇
综合类   157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能离子注入后小麦苗期损伤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鉴54、豫农118及豫麦18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剂量率、剂量离子注入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剂量率和剂量的增加小麦幼苗损伤程度逐渐加剧,具体表现在苗高降低、第一叶长变短。剂量率间差异显著,品种间有辐射敏感性差异。另外苗期还发现了一些变异,主要表现为主叶脉失绿和形态畸形。离子束诱变的合适剂量在6×1017ions/cm2以上。  相似文献   
2.
皖麦32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皖麦32 号(2219)系以扬麦158 经离子注入(30 Kev,80 次)引变,选育而成的新品种。该品种春性,单产6 000kg/hm 2 左右,适于沿淮、沿江和江淮地区中上等肥力水平的地块种植。株高90cm ,长芒、白壳、红粒、半角质,千粒重38g 左右,粗蛋白质含量13.89% ,抗三锈和白粉病,中抗赤霉病,熟期转色好,不早衰。适宜播种期为10 月中下旬至11 月初。基本苗可掌握在180 万/hm 2 左右。  相似文献   
3.
4.
对6个尾叶桉和巨桉的全同胞和半同胞家系进行种子离子注入后,观察萌发和苗期生长,结果表明:(1)离子注入对种子发芽有刺激作用,既促进也抑制;(2)离子注入促进树高和侧根数生长,而抑制地径、叶长、叶宽和根生长,表明通过注入有可能获得生产中所需要的目的性状或品种;(3)离子注入的各家系平均生物量低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离子注入的家系平均叶比重、叶体积、叶肉体积和叶含水量均低于对照;(4)按突变临界值筛选,离子注入苗中共33株入选,突变率为5.323%;按各家系分别筛选,突变率在7.50%~30.00%.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N+注入西瓜干种子后,对其发芽势、发芽率的影响和M1代苗期叶片酯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变异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剂量范围内,N+注入能促进种子的萌发,超过了这一限度则抑制种子的萌发;N+注入能引起苗期叶片中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发生变异,在同一处理剂量条件下,不同种类同工酶谱变异类型和频率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6.
离子注入——改良转基因植物性状的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凌海秋  武宝山  金湘  毛培宏 《种子》2006,25(9):78-79
植物转基因育种具有其它各种育种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但目的基因以外的性状仍需改良.离子注入是一种新兴的诱变育种手段,已广泛应用于生物物种的遗传改良,对转基因植物进行离子注入,将是改良转基因植物性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辐射敏化剂对离子注入小麦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韩榕  杨汉民 《核农学报》2003,17(2):85-89
采用中国科学院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 2 0 0kV离子注入机产生的不同剂量Fe1+ ,对春小麦新品系 81 52 9种子进行注入并用辐射敏化剂后处理 ,研究其注入效应。结果表明 :①离子注入随注入剂量的增加染色体畸变率呈上升趋势 ;②不同辐射敏化剂后处理对萌发力、染色体畸变率影响程度不同 ;③不同辐射敏化剂对同一剂量Fe1+ 离子注入小麦的染色体畸变率影响的总趋势 :EDTA >秋水仙素 >咖啡因。  相似文献   
8.
单胚苗种子经离子(30KV,50次)注入后,发芽率和成苗率与CK相比均降低,根、芽的生长也较CK为慢;但没有~(60)Co—γ射线(照射量40KR)辐照的表现严重。经离子注入的两个品种的干种子的生物超弱发光值均高于CK。双胚苗品系种子经离子注入后,发芽率和根、芽的生长与单胚苗表现趋势一致;虽然其双苗率有所下降,但却增加了独立双苗(2个芽鞘、2个芽、2条根)类型的比率。  相似文献   
9.
低能离子束辐照对小麦萌发及幼苗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鉴 5 4、豫农 1 1 8及豫麦 1 8号为材料 ,研究了不同剂量率、剂量离子注入对小麦种子出苗率及其幼苗活力指数的影响。结果发现 :随着剂量率和剂量的增加 ,小麦的出苗率逐渐降低。剂量率间差异显著 ,品种间有辐射敏感性差异。 1mA剂量率条件下幼苗活力指数增加 ,表现为刺激效应 ,2mA、3mA剂量率条件下幼苗活力指数随着剂量的增加逐渐下降 ,表现为辐射损伤。  相似文献   
10.
苹果采后炭疽病高效拮抗菌的筛选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低能氮离子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进行注入诱变,获得诱变菌株.通过平板初筛,筛选出6株对苹果炭疽病菌有较高抑菌作用的菌株,经苹果果实活体测定从中筛选出对苹果炭疽病有较高拮抗作用的菌株BS 80-6和BS100-6.其中BS80-6在室温下的防治效果较好,14 d时的防效为33.28%,BS100-6在冷藏下的效果较好,14 d时的防效为100%.不同接种方式试验表明,拮抗菌对苹果炭疽病表现出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