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6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16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采集自国内外多个地区的浮萍种群样本为试材,采用形态分类、显微镜观察等方法,通过叶片大小、叶脉、根数目、叶背颜色、根鞘、根尖等指标对采集样本进行了系统分类鉴定,并对样本染色体数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浮萍基因组较小,染色体变异较多,且染色体数目变异较大,从2n=20、30、40、60不等。该试验建立了简便的形态学分类系统,为浮萍的分类和细胞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两种除草剂对紫背浮萍的生长抑制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叶状体数为测试指标,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除草剂草甘膦、二甲戊灵对紫背浮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两种除草剂均对紫背浮萍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都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处理168h后,草甘膦、二甲戊灵对紫背浮萍叶状体的EC50分别为12.817、0.483mg/L。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我们利用洛阳师范学院水产研究所的2口池塘进行了紫背浮萍栽培技术研究,并作为青饲料应用于草鱼种及团头鲂成鱼的饲养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纳米颗粒的大量生产和应用增加了其环境释放风险,为此以不同浓度的纳米ZnO(0、1、10mg·L-1和50mg·L-1)处理浮萍(LemnaminorL.)7d,分析了纳米颗粒对植物D665/D665a值(叶绿素与脱镁叶绿素的比率)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Na+K+-ATP酶(Na+K+-ATPase)活性的影响,并对纳米ZnO的聚集性与溶解性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显示,浓度为50mg·L-1的纳米颗粒显著抑制D665/D665a值和Na+K+-ATPase活性,而抗氧化酶活性则显著升高;纳米颗粒在培养液中易发生聚集作用而沉积,12h后基本上完全沉积到底部。结果说明,50mg·L-1的纳米ZnO对浮萍产生了显著的胁迫作用,其对浮萍的毒性作用主要来源于其溶出的Zn2+。  相似文献   
5.
浮萍净化氮磷污水生长条件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5个浮萍品种,通过不同环境温度下氮磷模拟污水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和总磷(TP)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分别确定了5个浮萍品种在氮磷污水中的最佳生长条件,从而为进一步筛选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效净化氮磷污水的浮萍优化品种及其氮磷污水净化技术革新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浮萍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小型漂浮水生植物,具有生长能力旺盛,富含赖氨酸与类胡萝卜素等优点。观赏鱼的营养需求全面,且需要着重于鱼体的健康与体色的增艳增色。本文归纳分析观赏鱼对于蛋白质营养需求、体色色素沉积影响因素,浮萍的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以及色素含量,对浮萍作为新型观赏鱼人工配合饲料原料进行展望,为浮萍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异恶草酮对三叶浮萍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三叶浮萍为对象,研究了异恶草酮对其生长及体内色素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异恶草酮对浮萍生长抑制的24 hIC50为8.86 mg/L4、8 h IC50为5.21 mg/L7、2 h IC50为1.92 mg/L、96 h IC50为1.66 mg/L,对浮萍体内叶色素的影响作用呈良好的浓度(剂量)-效应关系,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浮萍体内的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含量明显减少,且叶绿素a/b值也随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8.
稻田杂草过分依赖除草剂,使杂草抗药性增强,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笔者通过田间试验表明,水稻种植早期撒施浮萍、稻糠对稻田单、双子叶杂草有较明显的生态控制作用,稻糠对杂草的株防效和总鲜重防效可达50%以上,但控制时间较短,对晚发双子叶杂草的抑制作用有限。相较之下,浮萍持效期更长,对单、双子叶株防效和总鲜重防效在70%左右。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常见的浮萍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实验的方式研究了氮磷浓度对浮萍生长的影响,通过实验可以看出,浮萍对氮磷浓度的适应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在较高浓度及特定的氮磷比的条件下,有利于浮萍的大量生长。  相似文献   
10.
浮萍放养体系对污水氮磷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经筛选得到的本地优势浮萍和水花生为供试材料,以生活污水和经稀释的牛场厌氧废水为供试污水,在实验室条件下考察了浮萍单种体系和浮萍-水花生混养体系对污水氮、磷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浮萍单种体系、浮萍-水花生混养体系对供试污水TN、TP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5.24%、91.13%和86.42%、86.43%。在低有机污染条件下,浮萍单种体系对污水氮、磷的净化效果优于浮萍-水花生混养体系;当水体有机污染程度较高时,浮萍单种体系对氮、磷的去除率明显下降,而混养体系依然能对污水氮、磷进行高效去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