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3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92篇
林业   511篇
农学   198篇
基础科学   32篇
  67篇
综合类   1860篇
农作物   164篇
水产渔业   129篇
畜牧兽医   269篇
园艺   461篇
植物保护   47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童童  邱建生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0):95-97,104
为明确核桃扁叶甲幼虫的发育状况,以便进行预测预报及采取防治措施,通过测量不同时间段核桃扁叶甲幼虫的体长、体宽、头宽和角长等4项形态指标,运用频数分布法和Crosby生长法推断核桃扁叶甲幼虫的龄数,并对其发育中各个龄期幼虫的取食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核桃扁叶甲幼虫共有3龄,头宽是最佳的幼虫分龄指标,体长、体宽和角长则不适合作为分龄指标;幼虫取食量随龄期的增大而增加,且增加十分明显;幼虫取食造成危害的主要阶段为3龄幼虫期,日平均取食量随天数的增加而增大,最高峰是在孵化后的第12天.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利用智能人工气候箱等设施分别测定温度对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取食量和活动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该虫取食量随着温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适取食温度在25~28℃之间;取食玉米花丝时,28℃取食量最大,为(17.47±3.94)mg/d;取食大白菜时,25℃取食量最大,为(18.88±1.68)mg/d。在15℃时双斑长跗萤叶甲丧失飞行活动能力;17℃时该虫基本丧失飞行能力。结果表明,温度对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取食量和活动能力均存在较大影响,是制约该虫活动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在齐齐哈尔市省种畜场对甘草跗粗角萤叶甲危害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甘草跗粗角萤叶甲在齐齐哈尔地区一年发生3次代,以幼虫取食甘草叶片为害,成虫在甘草根际及土缝等处越冬,用化学药剂防治和农业技术防治相结合是防治甘草跗粗角萤叶甲理想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李小波 《油气储运》2009,(10):35-35
在山东省梁山县马营乡,薛老汉的名气越来越大。“薛老汉真‘神’,竟然可以种出‘摇钱菜’”。马营乡村民薛小云既钦佩又羡慕地说。薛小云所说的‘摇钱菜’叫紫背天葵,薛老汉是马营乡赵坝村年过六旬的村民薛祥申。  相似文献   
5.
甲基紫法测定混合均匀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健  冯秋 《广东饲料》2003,12(2):23-24
本文主要探讨采用GB5918-1997甲基紫法测定混合均匀度的原理及操作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新疆大叶榆是优良的用材和园林绿化树种。生长快、适应性强。引种到河北保定市,经8年试验栽培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7.
8.
紫披碱草是禾本科属多年生披碱草的一个变种。1983年我们尚义县在草场普查时在河北省尚义边界和内蒙古兴和县边界的大青山上采集草种后进行人工栽培驯化,表现为生产性能良好,生长发育迅速,植株高大、产草量及种产量较高,是一种有前途的栽培牧草。  相似文献   
9.
介绍两种优良北方果树授粉壁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0.
分子标记用于赤眼蜂分子监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drolimi Matsumura)以及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 Pang et Chen)rDNA-ITS2基因的克隆测序,并联机检索GenBank核酸序列库中其它赤眼蜂的相关序列,利用核酸分析软件找到松毛虫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ITS2序列中一段有鉴别意义的标志,并据此设计出蜂种的特异PCR引物,实现了松毛虫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rDNA特异区带的PCR扩增。研究表明该特异区带具有种的特异性。我们认为该分子标记技术可用于目前我国生防中常用的松毛虫赤眼蜂和玉米螟蒌眼蜂的分子监测,如田间种群动态监控和寄生效果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