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0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小蓬草鲜叶正己烷提取物化学组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气质联用仪(GC-MS)对小蓬草(Conyza canadensis)鲜叶正己烷提取物化学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化学组分中右旋-柠檬烯相对含量(50.09%)最高,其次是(顺,顺,顺)-9,12,15-十八碳三烯-1-醇(15.71%),再次是顺-3,7-二甲基-1,3,6-辛三烯(罗勒烯)(11.21%)。小蓬草鲜叶正己烷提取物化学组分主要是萜烯类化合物(占69.89%),右旋-柠檬烯是小蓬草鲜叶正己烷提取物化学组分的主要特征成分之一。柠檬烯是香料,又是具有化感潜力的物质,小蓬草可以作为开发植物精油或植物源除草剂的植物资源,具有综合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小蓬草花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共鉴定出28种有机成分,并应用面积归一法测定出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抑菌试验结果表明,0.001~0.5 mg/mL小蓬草花挥发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巨大芽孢杆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小蓬草浸提液对3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载玻片上萌发法测定了小蓬草丙酮浸提液对3种病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小蓬草丙酮浸提液对棉花黑斑病菌(Alternaria tenuis)、棉花红腐病菌(Fusarjum moniliforme)、葱黑斑病菌(Stemphylium bortyosum)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浸提液对葱黑斑病菌菌丝生长影响最大,用添加0.1 g/mL、0.2 g/mL0、.3 g/mL小蓬草浸提液的PDA培养基培养2 d,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60.30%、94.97%、96.95%;丙酮对菌丝生长总体表现为抑制作用,但对棉花黑斑病菌菌丝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小蓬草浸提液对3种病原菌孢子萌发有极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盆栽实验,通过模拟添加不同水平的EDTA,强化小蓬草修复Cd及Pb-Cd复合污染的土壤.分析了小蓬草对Cd的吸收特性及EDTA对其转运、富集Cd的影响.结果表明,当EDTA的添加水平为5.0 mmol·kg-1时,单一Cd处理下的小蓬草地上部分的Cd含量达到最大值,比对照提高了70.4%;在Pb-Cd复合污染处理下,EDTA的添加水平为2.5 mmol·kg-1时,小蓬草地上部分Cd含量及其转运系数、富集系数均达到最大值,比较对照增加了535%、89%、1464%.  相似文献   
5.
小蓬的开花生物学及果实形态发育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旱生植物小蓬[Nanophyton erinaceum (Pall) Bge.]的开花生物学特征及果实形态发育特性,2010-2011年连续对其开花物候、开花动态、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以及果实发育进程进行了观测.小蓬种群夏季开花(6月下旬至8月上旬),花期历时56~58 d,表现为“持续开花模式”.花为单被两性花,开花时,柱头露出2~4 h后花被片打开,花药在柱头外侧上方呈丁字形;花药开裂的方向始终正对柱头;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在时间上吻合;花粉/胚珠比在750~1100,该物种的繁育系统属于兼性异交.开花后子房在夏季高温下发育缓慢,至8月下旬温度降低时子房才开始膨大,果实质量明显增加,至9月末10月初果实(种子)逐渐成熟.宿存花被片和果实的发育节律同步,花被片长宽始终是果实的两倍,对幼果起到一定的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小蓬草茎叶挥发油的组成及含量,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小蓬草茎叶挥发油,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GC-MS)获得其总离子流图,对各个色谱峰进行了定性,并用面积归一化法获得各化合物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共鉴定出31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苧稀(65.332%)、2,6-二甲基-6-(4-甲基-3-戌烯基)-双环[3.1.1]庚-2-烯(3.494%)、石竹烯氧化物(2.622%)等。  相似文献   
7.
以甘肃省陇西县采集的党参白粉病病叶为试材,采用形态学特征观察及rDNA-ITS序列、28S D1/D2基因测序,对其病原菌进行种类鉴定,并采用悬滴法进行孢子萌发试验。以期明确该地区党参白粉病的病原菌种类及其分生孢子的萌发特性并为病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该病原菌菌丝粗2~8μm,附着胞乳头形;闭囊壳近球形,附属丝5~17根,多生于子囊果一侧,长23~131μm,为子囊果直径的0.19~1.51倍;内含一个子囊,子囊眼直径4~15μm,子囊孢子8个。该菌分生孢子萌发最佳温度为25℃,最适宜pH为6,参与试验的4种碳源对孢子萌发无影响,持续光照40 h对分生孢子的萌发有较大的抑制作用。形态特征与小蓬草单囊白粉菌(Podosphaera erigerntis-canadensis)一致。经MEGA 6.0软件分析,其rDNA-ITS序列、28S D1/D2基因均与P.erigerntis-canadensis聚在一起,与登录号为KJ660809和AB462764的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62%和99.82%,经检索党参病害,由P.erigerntis-canadensis引起的党参白粉病...  相似文献   
8.
用正己烷分别提取小蓬草(Conyza canadensis)鲜花和鲜叶,提取得率分别为0.0043和0.0124.利用气质联用仪(GC-MS)对小蓬草鲜花和鲜叶正己烷提取物挥发性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主要挥发性组分是萜烯类化合物,其中,柠檬烯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0.4764和0.4060.鲜花正己烷提取物中还含有顺-3,7-二甲基-1,3,6-辛三烯(罗勒烯),而鲜叶正己烷提取物未检测出罗勒烯.对植物具有化感作用柠檬烯的存在,使小蓬草开发为高附加值的环境友好型除草剂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
根据实践经验和实地考察结果,提出以寄主与寄生物在生长期充分利用足够的阳光、风干、防风、固沙、提高植被覆盖率及适应现代节水技术为一体的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搭配营造模式。模拟实验表明:①寄主树荫高度与地形条件、树的位置、树高度、树的弯度、时间及阳光照射角度有密切的关系;②主寄主菱形布置时每棵主寄主和寄生物都充分利用正常生长所需的阳光;③以高度不同的副寄主林从矮到高沿着主寄主与主风向按10°~45°布置,起减弱风速、分风及滞风的作用;④副寄主的阶梯型布置,起过滤作用;⑤副寄主的交错布置对过滤后的风起预防旋风和平衡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入侵植物小蓬草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了小蓬草水浸提液对小麦、油菜和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小蓬草水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②浓度为0.05 g/mL的小蓬草水浸提液对油菜和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浓度为0.40 g/mL的小蓬草水浸提液对油菜和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小蓬草水浸提液含有酚类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