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9篇 |
免费 | 15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农学 | 5篇 |
综合类 | 102篇 |
农作物 | 2篇 |
水产渔业 | 622篇 |
畜牧兽医 | 7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6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34篇 |
2011年 | 34篇 |
2010年 | 26篇 |
2009年 | 38篇 |
2008年 | 26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41篇 |
2004年 | 56篇 |
2003年 | 70篇 |
2002年 | 59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1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7篇 |
1977年 | 5篇 |
1976年 | 10篇 |
1975年 | 13篇 |
1974年 | 9篇 |
1973年 | 6篇 |
196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匹鲁卡品对家蚕的生殖效应徐厚(安徽农业大学蚕桑系)家蚕的产卵数是由造卵数及产卵率决定的。造卵数多的蚕蛾,不一定产卵数就多,但造卵数无疑是决定产卵数的最重要因素。造卵数是指发育完成卵的数目,这种卵的卵壳完备,外表同产出卵一样。在蛹中期以前,不论蚕品种和...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红白锦鲤的胚胎发育形态特点及发育特点的研究,红白锦鲤成熟卵为黏性卵,卵径1.8 mm。发育期间水温为18~23℃。30 min受精后,受精卵吸水膨胀到最大,胚盘隆起,55 min后进入卵裂期,6 h后进入囊胚期,11 h后进入原肠胚期,15 h 22 min胚孔封闭,30 h 29 min后肌节收缩,31 h 21 min后心跳开始,43 h54 min出膜。初孵仔鱼长7 mm,出膜后2~3 d,胸鳍、鳃、口、体内血管等器官和色素相继发育完全,99 h后鳔充气,鱼苗开始平游和进食。红白锦鲤胚胎整个发育期,卵裂期、原肠期、尾芽期发育较慢,而在尾芽出现后发育较快。通过试验发现红白锦鲤自然产卵产生的卵质量优于人工催产。胚胎发育最适温度在20~23℃,出苗数目1~1.3万条/m3,与尼罗罗非鱼、盘丽鱼比较,在神经胚期、眼基形成期及出膜仔鱼体色上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4.
5.
6.
7.
自1958年我国家鱼人工繁殖成功以来,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一直作为我国人工催产鱼类的主要药物。但该药物具有一些不足之处:成本高,操作比较麻烦;不易准确掌握注射剂量,而且只对少数几种养殖鱼类有较好的催产效果,此外,这些外源的促性腺激素都是蛋白质大分子,注射到鱼体内容易引起抗药性和副作用,严重的还会使鱼死亡。宁波市激素制品厂和广东中山大学鱼类研究室经过多年的反复试验和实际应用,联合研制成功了新型的高效鱼类催产合剂,该 相似文献
8.
盛夏时节,笔者来到广东省中山市阜沙镇鸦雀尾鱼苗孵化场,只见袁振枝正和养殖人员一起,在育苗池中给亲鱼注射催产针。他全神贯注,十分专业。 相似文献
9.
黄颡鱼早期低温人工繁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颡鱼(Psendobagrusfulidraco)是我国淡水水体中分布较广的经济鱼类,隶属于鲶形目、科、黄颡鱼属。其肉质白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无肌间刺以及食性范围广、适应性较强等诸多特点,适合于我国广大地区推广养殖。岳阳市水产科学研究所2000年开始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并初步获得成功。2001年取得了技术上的较大突破,并进行了黄颡鱼早期低温人工繁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试验地点及条件1.1地点岳阳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名特苗种繁殖场(原河蟹育苗厂房内)。1.2时间2002年4月20日(提前1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10.
南美鲱鱼亦称巴西鲷,学名小口脂鲤,属脂鲤目,无齿脂鲤科,原唇齿鱼亚科,原唇齿鱼属,原产于巴西南部巴拉那河与巴拉圭河水系,是巴西主要淡水经济鱼类。该鱼适温范围广(9-36℃),食性杂生长快,病害少易捕捞,肉味鲜美,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1996年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将南美鲱鱼引入我国,1998年10月合肥郊区水产良种场从该所引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