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03篇
林业   56篇
农学   110篇
基础科学   14篇
  113篇
综合类   471篇
农作物   133篇
水产渔业   40篇
畜牧兽医   237篇
园艺   55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为了充分利用黑穗醋栗果实中的多糖资源,该文对水提醇沉,大孔树脂纯化制得黑穗醋栗果实多糖进行超声波降解,并对分离纯化后得到的低分子量多糖的理化性质、结构特征和抗糖基化反应活性进行了研究。利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100对降解多糖进行分离纯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分子量,气相色谱法测定单糖组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刚果红试验和电镜扫描初步表征多糖结构。结果表明:黑穗醋栗果实降解多糖(BCP I)纯度为83.88%±0.76%;重均分子量为235 955 Da;BCP I为酸性杂多糖,单糖组成及物质量比为:半乳糖醛酸: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2.31:1.11:3.14:0.34:0.36:1.00。BCP I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不含多酚、蛋白质和核酸;不具有三股螺旋结构,呈现片状不规则的形态。抗糖基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BCP I对糖基化反应3个阶段(Amadori产物形成阶段、二羰基化合物形成阶段和糖基化终产物形成阶段)产物的形成均表现出良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随浓度与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最大抑制率分别为49.55%±0.79%,41.82%±0.72%和42.01%±0.13%,均高于对照氨基胍。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深入探讨黑穗醋栗果实多糖结构与降血糖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82.
植茶年限对土壤pH值、有机质与酚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pH值和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土壤中的酚酸类物质也是一类重要的有机物质,与pH值和有机质关系复杂。本文以四川省名山区茶园土壤为对象,研究植茶年限对土壤pH值、有机质和酚酸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随着植茶年限的延长,各土层土壤的pH值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即植茶10年植茶7年植茶5年植茶3年水稻土,表层土壤酸化明显;随着植茶年限的延长,土壤有机质、总酚和水溶性酚含量均呈增加趋势。相关分析表明,0~10 cm土层土壤中,总酚与土壤pH值呈负相关;10~20和30~40 cm土层土壤中,水溶性酚与土壤pH值呈负相关;10~20 cm土层土壤中,总酚与土壤有机质呈正相关;在10~20、20~30和30~40 cm土层土壤中,水溶性酚与土壤有机质呈正相关。说明植茶土壤酚酸含量的增加是影响土壤pH值下降和有机质含量升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83.
以羊栖菜为原料从中依次提取岩藻甾醇,马尾藻甾醇及羊栖菜水溶性多糖,实现羊栖菜中甾醇和多糖的综合利用。采用硅胶柱层析、萃取以及重结晶等技术对上述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借助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共振以及红外光谱进行分析鉴定。并对及羊栖菜水溶性多糖的几种脱蛋白、脱色方法进行比较。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在影响岩藻甾醇提取率的4个因素(时间、温度、料液比和乙醇浓度)中,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乙醇浓度。提取岩藻甾醇最佳工艺为:时间4 h,温度60℃,90%乙醇浓度,料液比1∶20。羊栖菜多糖去蛋白方法以酶解与Sevag法结合效果较好;羊栖菜多糖脱色方法各方面综合考虑,大孔树脂较好。  相似文献   
984.
吕乔  陈长清  孙海峰  畅晓渊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304-7306,7309
[目的]研究超高压提取茯苓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茯苓多糖的超高压提取工艺进行优选,选用L9(34)进行正交试验,以茯苓叶多糖的得率和纯度为指标,考察超高压压力、pH、料液比和保压时间对茯苓多糖提取率和纯度的影响。[结果]试验得出,茯苓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压力250 MPa、pH 10、料液比1∶15 g/ml、保压时间12 min,此条件下茯苓多糖提取率为2.64%,纯度为24.61%。在卷烟中的初步应用显示,添加0.6%的茯苓多糖提取物后,能显著增加卷烟香气量和香气质,各香韵间的协调性较好,杂气降低,余味舒适,综合效果相对较好。[结论]同传统方法相比,超高压提取方法得率高,提取时间短,是提取茯苓多糖的适宜方法,研究可为茯苓多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5.
杨静  孙皓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8954-8956,8959
[目的]研究水杨酸、茉莉酸甲酯、硝酸银、高糖、高盐、超声等诱导子对黄芪细胞生长和黄芪多糖合成的影响.[方法]向细胞悬浮液中加入各种诱导子或对细胞悬浮液进行超声处理,测定细胞干重增殖倍数和黄芪多糖的合成量.[结果]加入10.0 mg/L水杨酸可使黄芪多糖的含量为对照组的2.04倍;添加较低浓度的茉莉酸甲酯浓度(1.0 mg/L)使黄芪多糖的含量达48.974 mg/g,比对照提高了2.50倍;添加4 mg/L浓度的硝酸银能使黄芪多糖含量提高1.60倍;高糖和高盐胁迫处理均能诱导黄芪多糖的合成.高糖处理能使黄芪多糖的产量比对照提高了1.92倍.低剂量的超声刺激对黄芪细胞生物量的积累有显著的刺激作用.[结论]诱导子的添加可有效促进黄芪悬浮培养细胞中黄芪多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986.
[目的]观察饲喂青刺果多糖对鸡红细胞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对7日龄鸡饲喂400和800 mg/kg的青刺果多糖,同时设对照组。分别在21和28日龄时颈静脉采血,进行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红细胞玫瑰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和T淋巴细胞玫瑰花环总花环率的测定。[结果]青刺果多糖400 mg/kg剂量组的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在各日龄均在0.01水平上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在21日龄时,在0.05水平上显著高于对照组;T淋巴细胞花环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但数值有所升高。[结论]青刺果多糖能明显影响鸡的红细胞免疫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可作为免疫增强剂并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987.
张利娟  王志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656-5657,5693
[目的]探讨中草药复合制剂对蛋鸡血清生化指标和鸡蛋营养品质的影响。[方法]选用1200只44周龄江汉鸡为试验动物,随机分成5组,分别饲喂不同含量的黄芪多糖和小檗碱,63d后,测定其血清生化指标和鸡蛋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结果]各处理组蛋鸡血清生化指标中的总蛋白、球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碱性磷酸酶(ALP)的含量均比对照组有所增加,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各处理组鸡蛋中的胆固醇含量均比对照组有所降低,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结论]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mg/kg黄芪多糖和30mg/kg小檗碱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88.
海湾扇贝多糖水提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正交试验法对海湾扇贝多糖水提工艺进行优化,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研究了温度、料液比、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水提工艺为:提取时间为6 h,温度为90℃,料液比为1∶40,多糖提取率为5.419%,为海湾扇贝产品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89.
为探索管花肉苁蓉活性成分多糖的最佳提取方法,初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分别采用超声-微波协同萃取、微波、水浴及超声波4种不同方法提取管花肉苁蓉中的粗多糖,并对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效果最佳,其次是微波、水浴和超声波.管花肉苁蓉粗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95℃,提取时间1...  相似文献   
99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植物多糖被分离提取出来,相关的生物活性被揭示。文中对植物来源多糖的分离、提取、功能作用及其应用开发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植物多糖的研究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