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81篇
  免费   1701篇
  国内免费   3283篇
林业   2153篇
农学   1700篇
基础科学   5041篇
  9461篇
综合类   9257篇
农作物   784篇
水产渔业   1709篇
畜牧兽医   996篇
园艺   476篇
植物保护   2388篇
  2024年   211篇
  2023年   540篇
  2022年   798篇
  2021年   913篇
  2020年   995篇
  2019年   1158篇
  2018年   890篇
  2017年   1300篇
  2016年   1613篇
  2015年   1174篇
  2014年   1417篇
  2013年   1743篇
  2012年   2329篇
  2011年   2158篇
  2010年   1748篇
  2009年   1612篇
  2008年   1601篇
  2007年   1809篇
  2006年   1506篇
  2005年   1276篇
  2004年   1078篇
  2003年   911篇
  2002年   755篇
  2001年   708篇
  2000年   593篇
  1999年   474篇
  1998年   407篇
  1997年   362篇
  1996年   338篇
  1995年   299篇
  1994年   314篇
  1993年   215篇
  1992年   175篇
  1991年   168篇
  1990年   109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禾豆间作可兼顾生产和生态效益,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并减少氮肥污染。目前对不同水分条件下禾豆间作体系氮素利用吸收及转移分配过程尚不清晰。[方法] 通过设置2时段总水量相同但间隔3,5天的不同频次水处理,结合根系分隔(不分隔、尼龙网分隔、塑料板分隔)和氮同位素标记方法,研究间作禾豆牧草的地上生物量、氮素的吸收利用、固氮率和氮转移率。[结果] 间作披碱草的地上生物量、氮含量和氮素累积量相较单作披碱草显著提升,而苜蓿间作相比单作均降低。在总水量持平的情况下,高频水分处理使牧草的地上生物量比中低频水分处理分别提高6.28%,17.32%,苜蓿的固氮率也在高频水处理下比中低频水处理分别提高39.82%,44.81%,但部分中低频水分处理下氮含量和氮素累积量显著高于高频水分处理(p<0.05),且促进氮素的转移。根系分隔使禾豆相互作用减弱,表现为根系分隔增加间作苜蓿的地上生物量、各部位氮含量及地上部氮素累积量,减小间作披碱草的对应指标。间作苜蓿的固氮和氮转移率表现为不分隔>尼龙网分隔>塑料板分隔。[结论] 适度的水分调控可以提高禾豆间作的优势,且根系互作是促进豆科牧草生物固氮和氮转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研究土壤秸秆注孔对土壤含水量及作物生长的影响,为旱作农田增加雨水蓄集能力及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开展玉米-小麦轮作田间试验,设置常规种植(CK)、土壤秸秆注孔2孔/m2(T1),4孔/m2(T2),8孔/m2(T3)4个处理。[结果] 秸秆注孔所有处理均提高了整个试验期表层土壤含水量。T2,T3处理提高了收获期深层土壤含水量,试验结束时两者底层土壤(60-80 cm)含水量较CK分别提高了29.19 %和28.18 %。秸秆注孔处理提高了作物株高、经济产量和生物量,以及降水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T2,T3处理的提高效果最明显,且彼此差异不显著。[结论] 秸秆注孔具有保水性能和增产能力,根据成本和效果综合考虑,推荐秸秆注孔4孔/m2(T2)作为优选处理。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荒漠草原夏季降雨强度大且集中性强,水力侵蚀危害严重,明确荒漠草原区产流产沙过程及养分运移规律对该地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有重要意义。[方法] 试验基于天然降雨观测和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研究荒漠草原区产流产沙过程及养分运移规律,并通过对植被进行不同处理研究植被对产流产沙的影响。[结果] (1)不同植被处理方式的水土保持效果不同。3种不同处理方式中天然草地的水土保持效果最好,减流率与减沙率分别为11.37%和49.67%。(2)产流产沙过程改变地表土壤物质组成,使地表土壤粗粒化,还对土壤养分产生影响。降雨后砂粒含量增加5.97%~15.71%,土壤速效N、P及有机质分别减少40.84%,27.08%,33.49%。(3)坡面产流产沙量随坡度和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幂函数能较好地拟合降雨历时与产流量和产沙量的关系。随降雨强度增加,坡度为5°~25°的峰值产流量平均增加6.70 L;降雨强度0.6~2.0 mm/L时,产沙量增长速度加快的拐点出现在坡度15°~20°。[结论] 研究结果可为荒漠草原区水土流失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有助于改善荒漠草原区生态环境,有利于该地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相似文献   
104.
万寿菊杀菌素水乳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植物源农药的开发利用是目前农药研究的热点课题,万寿菊杀菌素是模拟其根部提取物合成的杀菌物质,具有水不溶性,对其进行乳化实验,发现当复配乳化剂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为10时乳化效果最好,此时制剂的稳定性最高。同时利用万寿菊杀菌素水乳剂对西瓜枯萎病菌进行抑菌实验效果良好,达到了与其根粗提物相近的抑制效果,表明该人工模拟合成的万寿菊杀菌素与天然杀菌素有相似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05.
淡水养殖珍珠对常德市水体主要水质因子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云  龙凤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727-17728,17750
[目的]探讨淡水养殖珍珠对常德市水体主要水质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4个珍珠池塘养殖水面进行跟踪调查研究,对水体中的透明度、pH值、溶解氧、总氮、总磷、化学耗氧量、生化需氧量等水质因子进行测定。[结果]5~9月是三角帆蚌的快速生长时期,随着其生命活动增强,可使水体透明度增加,其增加幅度达96.4%,使水体中总氮、总磷、化学耗氧量、生化需氧量含量明显下降,分别下降67.2%、67.2%、40.3%和24.6%。[结论]淡水养殖珍珠可明显起到了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6.
利用BP神经网络和CHRIS高光谱数据反演了富营养化非常严重的太湖梅梁湾地区叶绿素A浓度。首先计算了CHRIS模式2的18个波段与叶绿素A浓度的皮尔森相关系数,选择CHRIS的前5个波段和第13波段的反射率值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以野外测量的叶绿素A浓度为神经网络的输出。实验表明,BP神经网络具有很好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叶绿素A浓度的反演精度相对误差仅为22%,明显优于传统的多项式模型,显示BP神经网络与CHRIS高光谱数据结合的方法在内陆水体水质参数反演领域的应用具有相当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7.
对广西荸荠贮藏期腐烂病的发生危害和症状特点进行了调查和描述,并对825份标样进行分离、纯化,结果从中获得菌株431个,根据菌株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性及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出广西荸荠贮藏期腐烂病的主病原菌是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及其他16种病原菌,从而明确了荸荠贮藏期病害发病规律及药剂筛选和防控技术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08.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与丙烯酸发生接枝共聚反应,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制得玉米淀粉/聚丙烯酸钠高保水复合材料;通过干燥粉碎,进行性能测定,研究引发剂添加量、玉米淀粉添加量、丙烯酸和NaOH的中和度和交联剂添加量等因素对吸水倍率和耐盐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丙烯酸单体为50.00 g时,玉米淀粉添加量为10.00 g,引发剂添加量为0.15 g,交联剂添加量为0.02 g,中和度为90%时,生成的高保水材料性能最好,吸水倍率可达到240倍左右,耐盐倍率达到40倍左右。  相似文献   
109.
以玉米(Zea mays L.)为材料,研究水分胁迫下玉米叶片中NO与Ca2+和钙调素(CaM)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Ca2+鳌合剂、Ca2+通道阻塞剂和CaM拮抗剂预处理均抑制了水分胁迫诱导的NO产生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synthase,NOS)活性的提高,同时也能抑制水分胁迫诱导的叶片线粒体NO产生,而对叶绿体NO产生并没有影响;NO清除剂羟基2苯基4,4,5,5四咪唑1羟基3氧化物(2-4-carboxypheny l-4,4,5,5-tetramethylimidazoline-1-oxyl-3-oxide,c-PTIO)能抑制水分胁迫条件下Ca2+和CaM的产生以及CaM1基因表达,但对水分胁迫最初诱导的玉米叶片叶肉细胞原生质体Ca2+和玉米叶片中CaM1基因表达以及CaM含量增加没有影响。上述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NO和Ca2+/CaM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0.
The aims of this study wer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gradual water deficit stress on some phonological and morphological traits and grain yield of desi and kabuli chickpea cultivars.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2007 and 2008, to evaluate responses of three chickpea cultivars (Hashem and Arman from kabuli and Pirooz from desi type) under well watering (I1: 70mm evaporation from class A pan), gradual water deficit (12 and 13: 70→90→ 110→130 and 70→100→130mm evaporation from class A pan, respectively) and severe water stress (14: 130mm evaporation from class A pan). Result showed that days to flowering and plant height were decreased, as water limitation increased. This reduction was significant under gradual water stress (I2 and I3) and Severe water deficit (I4), compared with control (I1).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rain filling period and grain yield among I~, I2 and I3 irrigation treatmen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ays to physiologic maturity and number of sub branches were recorded among irrigation treatments. Interactions of year×cultivar for days to physiologic maturity, grain filling period and grain yield (P≤0.01) and for days to flowering and plant height (P≤0.05) were significant. The superiority of Arman in producing comparatively greater grain yield could be attributed to higher grain filling period of this cultivar in both yea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