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8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40篇
林业   317篇
农学   100篇
基础科学   60篇
  42篇
综合类   343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100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本文基于新疆早实核桃集约栽培研究的 8年试验结果 :定植 (嫁接 )后第 8年平均株产核桃 9.67kg(最高株产达 2 0 .0 2kg) ,平均每 hm2产核桃 410 5 .3 5 kg(最高 hm2产核桃 5 5 2 2 .2 5 kg,660株 / hm2 ) ,间种产值 5 90 0 .5 5元 ,产值效益达 4695 4.0 5元 ;8年间平均每 hm2年产核桃 1115 .78kg,间种产值 9842 .85元 ,产值效益达 2 10 0 0 .6元。提出了适宜早实核桃集约栽培的品种、品种搭配、栽植密度 ,前期间作方式、间种作物 ,施肥浇水 ,幼树整形修剪及病虫害防治等一整套树体和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对新疆乃至全国早实核桃生产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2.
以5年生早实核桃辽宁1号为试材,通过研究接穗的采集时间,采集长度,可利用芽率,每根枝条可采接穗数等,得出核桃芽接接穗的高效繁殖技术。5月-6月应在新梢长到30cm-50cm时掐头,5天后,留1个-2个芽剪枝做接穗,在管理好的采穗圃,一年每个枝条可采5根-7根接穗,其中2/3用于夏季芽接,1/3用于秋季闷芽接,这些接穗上的接芽多充实,饱满,一株5年生树一年可采集接穗50根-80根,可利用接芽数为250个-400个。  相似文献   
83.
在滇中地区的昆明通过对 11个核桃杂交早实优株无性系 5年的种植试验 ,选择出适于本区种植的 30 6号和 30 3号 2个优株无性系。其树体生长量大 ,枝条数量多 ,花枝率和座果率均高 ,种植后第 5年单株产量分别达5 6 8kg和 5 2 8kg ,大大高于其他参试株系。 30 6号和 30 3号 2个株系种实外形美观 ,商品性状好 ,无露仁无空粒 ,品质好 ,种仁含油量较高 ,综合性状优于其他株系。  相似文献   
84.
利用青石山区梯田堰边栽植1~2a生核桃实生苗,株距4~5m,行距不等,每公顷平均375株。缓苗后进行良种嫁接。主要品种有元丰、香铃、鲁光、阿九等嫁接第2年结果,第3年有一定产量。每666.7m^2核桃产量3a生为33.5k,5a生为915kg,9a生为218.25kg,12a生为273.25kg。堰边良种核桃的综合经济效益分别为对照的1.5~4.9倍阐述了主要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包括实生苗建园与幼树嫁接良种、合理整形修剪、肥水管理与合理间作、适期采收、坚果处理及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85.
【目的】了解早实核桃新品种‘农核1号’的光合特性,为该品种优质高效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早实核桃‘农核1号’为试材,采用Li 6400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限制值(Ls)及主要环境因子的日变化,分析各指标间的关系。【结果】‘农核1号’叶片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最高峰出现在9:00,峰值达15.67 μmol/(m2·s)。11:00—19:00,Pn降低主要受非气孔限制因素的影响。一天当中Pn及其他光合参数在不同时段存在一定差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Pn与Tr在13:00—19:00呈极显著正相关;Pn与Gs在各时段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n与Ci在7...  相似文献   
86.
不同品种鲜食核桃冷藏期间呼吸强度及品质变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为探讨鲜食核桃冷藏期间品质变化规律,在(0±1)℃、相对湿度(RH)70%~80%的贮藏条件下,以辽河4号(L4)、西扶1号(X1)和西扶2 号(X2)核桃品种为试材,采用0.03 mm 厚聚乙烯(PE)袋包装,定期对其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贮藏初期(15 d)呼吸强度迅速下降,之后维持在低且平稳的水平;3个品种之间水分、脂肪、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均呈现极显著差异;贮藏期间蛋白质含量变化不显著;脂肪、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及维生素E含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氨基酸含量30 d 时最高,之后保持下降趋势;酸价及过氧化值呈现上升趋势;贮藏中后期(60 d后)酸价、过氧化值、好果率及感官品质急剧下降。结果表明:鲜食核桃贮藏品质受品种影响很大,60 d 为鲜食核桃适宜贮藏期,以L4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87.
为了解北方核桃园区的土壤水分状况,实现优化水资源配置的目的。该文于2016和2017年采用固定式热红外成像仪(A310 f)连续观测得到核桃主要生长季节午后(13:00和14:00)的冠层温度,并同步观测温度、湿度、辐射、风速、降雨量和0~80 cm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并于2017年8月11日利用无人机热成像系统(TC640)对连续灌溉区域和干旱胁迫区域进行了图像采集。结果表明,40~60 cm土层深度可能是核桃树主要吸收水分的区域。冠层温度普遍高于空气温度,其变化范围在0~5℃之间,冠气温差与土壤含水量呈负相关,与太阳辐射呈正向关系,其中,土壤含水量的贡献值达到了75%。利用2017年13:00时的冠层与空气温差数据来建立的土壤水分预测模型,R2=0.64;同时,利用14:00时的实测数据对所建立模型进行验证,R2=0.61,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拟合精度。最后,将模型用于诊断核桃区域水分状况,证明了其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该研究首次将固定式热成像设备与无人机热成像系统相结合来研究树木的冠层温度,并成功实现了从理论模型到实际应用,从单株水平到区域尺度的转换。  相似文献   
88.
核桃烘干是核桃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核桃烘干后的质量直接影响核桃的销售价格和销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市场环境的变化,人们对核桃烘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核桃烘干机的控制系统、加热装置、内部结构等方面随着技术的革新不断优化,烘干水平也随市场需求的变化而改进.为此,对核桃烘干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未来的发...  相似文献   
89.
对22个不同早实核桃品种外观品质和核仁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进行分析,果实外观品质主要包括单果重、壳面光滑度、壳皮厚度、颜色、出仁率、取仁难易等方面,综合外观品质较好的品种有香玲、鲁光、丰辉、鲁果2号、岱香、辽核2号、辽核4号、辽核7号、辽核8号、中林6号,出仁率高的有鲁光、岱辉、辽核1号、辽核2号、辽核4号、辽核5号、辽核8号、中林3号,脂肪、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有鲁果3号、岱香、鲁果2号、中林3号、丰辉、中林6号。因此,不同的栽培品种适宜不同的栽培形式和目的。  相似文献   
90.
自发气调包装对核桃青果的保鲜效应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该文通过研究自发气调(MA)包装对核桃青果的冷藏效果,为生产上探寻简易、高效的新型核桃保鲜技术提供依据。以辽宁4号核桃青皮果实为材料,裸果为对照,进行了改良聚氯乙烯袋(mPVC)、改良聚乙烯袋(thn-PE、thk-PE)以及1-MCP处理后mPVC包装对青皮核桃0~1℃下的贮藏试验,测定了贮藏过程中袋内气体浓度、果实采后生理和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几种包装中thk-PE袋自发气调能力最强,可使袋内O2和CO2体积分数分别达到10.1%~13.0%,4.3%~6.5%。贮期核桃青果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量同步出现双峰变化趋势,各MA包装不同程度地延缓了高峰的到来,极显著(P<0.01)降低了呼吸峰值和乙烯生成量,MA功能越强,作用越明显。各处理和对照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处理的下降期比对照较早出现。各包装极显著(P<0.01)降低了果实失重率,thk-PE的作用显著(P<0.05)大于其他处理。MA包装也不同程度降低了果实腐烂指数,冷藏66d和95d时thk-PE果实腐烂指数分别为30.0%,68.6%,均极显著(P<0.01)小于其他处理。因此,thk-PE袋被选为适合于核桃青果贮藏的自发气调方式,可使果实冷藏95d左右坚果保鲜率达到100%,核仁仍新鲜如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