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3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159篇
林业   214篇
农学   54篇
基础科学   94篇
  1119篇
综合类   560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70篇
畜牧兽医   110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0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针对当前农家书屋后续发展所遇到的缺乏制度保障和资金投入、馆藏无法更新、管理与督察不力以及运行与服务涣散等现状,文章提出建立以县级公共图书馆为总馆,在农家书屋现有馆舍及馆藏的基础上建立流动分馆,通过流转馆藏、上移财产权的方式破解农家书屋的后续发展难题.  相似文献   
992.
In recent decades, China has been experiencing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population growth and urbanization. These processes have stressed the shortages of water resources in China, especially in the arid re- gions of northwestern China. In order to sustain the expanding cropland, people increased groundwater exploitation in these region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changes in land use and water re- sourc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Heihe River Basin, a typical inland river basin in northwest China. The data of land use change were interpreted using aerial photographs(1965) and Landsat TM images(1986 and 2007). The data of irrigation water volume in the irrigation districts were spatialized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Heihe River Basin.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the groundwater depth was interpolated using the geo- statistical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ultivated cropland area along oasis fringe increased by 15.38% and 43.60% during the periods 1965–1986 and 1986–2007, respectively. Surface water amount for irrigation had almost doubled from 1956 to 2010. The decrease of grassland area mainly occurred at the alluvial fan in front of the Qilian Mountains, with 36.47% during 1965–1986 and 38.56% during 1986–2007, respectively. The groundwater depth in front of the mountain constantly increased from 1986 to 2007. We found that the overuse of surface water and overexploitation of groundwater had direct consequences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s. We suggests that the efficiency of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use among different irrigation districts needs to be improved, which will sig- nificantly ease the conflicts between increasing water demand for irrigation and a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Heihe River Basin.  相似文献   
993.
土壤盐渍化问题是制约干旱半干旱区植被生长最主要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也是影响绿洲农业生产的障碍性问题。而将遥感与近感技术相结合,是当前评价、监测及预报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先进方法。以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的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例,以遥感数据和解译后的电磁感应数据为基础数据源,利用解译后的数据结合GIS和地统计学知识以及野外实测所得到的土壤电导率和盐分资料,分别采用泛克里格(Universal Kriging)、光谱指数回归(Spectral Index Regression)和回归残差泛克里格(Regression-Universal Kriging)3种方法研究了该地区两个关键季节(干季和湿季)土壤盐分的空间变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土壤浸提液电导率EC1:5和土壤盐分呈现显著相关,可以用EC1:5来代替土壤的全盐量进行分析;电磁感应仪(EM38)所测各季节土壤表观电导率与EC1:5的相关系数均达到1%显著水平,以表观电导率垂直读数(EMV) 和水平读数(EMH)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模型拟合效果较好;研究区各季节的表层土壤电导率的空间分布均表现为强相关性,说明土壤采样点间的内部结构性良好,采用能够充分考虑到干旱区表层土壤电导率空间变异的尺度依赖性的球状套合模型,能够更好的拟合土壤表观电导率的空间结构;经过精度比较,回归残差泛克里格法为最优预测方法,这表明将遥感和电磁感应技术相结合,能够有效的提高预测与评估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的精度,为精确地进行土壤盐分预测以及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防控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4.
利用1990年到2005年遥感数据资料,基于NDVI计算了博尔塔拉河、精河流域绿洲土地荒漠化程度,分析了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历史演变特征。结果显示:1)1990-2000年期间,土地荒漠化呈加剧态势;2)2000-2005年期间,土地荒漠化逆转形势明显,恶化程度有所降低;3)1990-2005年的16年间,虽然研究区的荒...  相似文献   
995.
滇池流域土壤氮磷分布特征及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流域的尺度对滇池流域非点源污染土壤氮、磷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滇池流域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为:西山>斗南>松花坝>马金铺>宝象河>晋城新街>东大河>上蒜。土壤全氮空间分布特点为:斗南>西山>马金铺>晋城新街>东大河>上蒜>松花坝>宝象河。其中斗南片区土壤氮的含量最高(0.221?0.091%),宝象河片区最低(0.132?0.048%)。土壤全磷空间分布为:上蒜>马金铺>斗南>晋城>西山>东大河>松花坝>宝象河。其中上蒜片区最高(0.221?0.195%),宝象河片区最低(0.08?0.024%),滇池东岸和东南区为高磷素区。研究认为,长期的大棚种植模式和湖滨坝平地区过度的土地利用及大量化肥投入增加了滇池流域非点污染物氮、磷的积累,这些区域中的土壤高氮、磷积累将成为滇池非点源污染来源的高潜力区,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96.
以云南省凤羽河流域为研究区域,选用SWAT2009模型来定量研究不同子流域划分水平对模型模拟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流域划分方案中,产流受到的影响较小,而对泥沙和营养物负荷的影响较大;就该流域而言,径流和泥沙负荷均存在较稳定的子流域划分水平,分别是85和175。而营养物负荷受到的影响较为复杂,但总氮和总磷的负荷量在子流域个数达到15时也趋于稳定;在该流域内,泥沙负荷随子流域划分水平改变主要是由河网密度和河道坡度的变化引起的。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对汉江上游的实地考察,分别在陕西省白河县上下游河段的夹河镇和羊尾镇房屋墙壁上发现了1983年以来的4次现代洪水痕迹的标记。结合实地走访和查阅相关资料,准确确定了这4次洪痕的对应年代,并利用比降法重建了洪峰流量。将所重建的洪峰流量与白河水文站实测洪峰流量进行对比发现,二者基本接近,在夹河镇和羊尾镇计算误差分别在0.5%~5.3%和-0.2%~5.1%。结果表明,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对于突发性特大洪水灾害,可以借助河流两岸遗留的洪水痕迹来恢复洪峰流量,以提高水文测量精确度。进而为防洪减灾或水资源开发等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同时还可以为水文数据不足河段的洪峰流量推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8.
好水川流域小型水库及淤地坝泥沙淤积量估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了小型水库及淤地坝泥沙淤积体的概化模型。结合水库及淤地坝泥沙观测数据,采用以小型水库的特性征曲线为基础的泥沙淤积量测算方法,对好水川流域小型水库及淤地坝淤积量进行了估算。运用泥沙淤积体规则概化的测算方法对估算结果进行验证,并推求区域侵蚀模数。该方法计算简单,结论可靠,可为进一步研究该流域的水沙规律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宁夏南部山区的淤地坝淤积量估算提出一种简便的算法。  相似文献   
999.
刘延国  王青  王军 《水土保持研究》2012,19(3):166-169,174
以1995年和2005年官司河流域两期的TM遥感数据作为基本信息源,并借助RS、GIS和数理统计方法提取景观类型的矢量数据,通过基质比例、斑块数量和面积变化率、斑块密度变化率3个指标以及景观类型转化规律对流域的景观稳定性及其环境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是整个流域人工景观的基质,处在频繁耕作及动态变化中,马尾松林地作为半自然景观的基质,稳定性亦较低,但有所提高,二者对维持区域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起主导作用;(2)城镇及水域的斑块稳定性最高,马尾松林地、栎类林地和柏木林地次之,耕地与村庄的稳定性最低,这与流域作为典型农林复合生态区的地位与作用相吻合;(3)耕地与水域及有林地的转化最为剧烈,这与1998年以来流域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密切相关,但水域及有林地的稳定性仍然取决于其自然稳定性,且景观格局呈现良好发展趋势;(4)中小斑块的马尾松林地及柏木林地的稳定性对流域的景观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处在生态环境变化趋向的节点位置,应予以合理的保护、规划及建设。  相似文献   
1000.
汉江上游历史时期寒冻灾害特征及其社会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利用最小二乘法、小波分析和克里格插值等方法,对汉江上游历史时期(877B.C.-2010A.D.)以来寒冻灾害的等级、发生时间(阶段、季节变化和周期等)和空间变化规律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汉江上游历史时期以来共发生寒冻灾害118次,平均每24.46年发生1次。将寒冻灾害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级,各占灾害总频次的16.1%,62.71%和21.19%;小波分析显示,各等级的寒冻灾害依次存在5-8a、20-23a、55a的周期变化。汉江上游历史时期以来寒冻灾害呈现波动上升趋势,阶段性特征明显,经历了频次较少-波动增加-快速增加三个阶段;春季寒冻灾害发生频次最高,且以霜灾为主。寒冻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社会稳定、人口数量变化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初步确定汉江上游历史时期发生了两次寒冷气候事件,时间在公元1640-1700年和1840-1870年;现代寒冷气候事件需进一步考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