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2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14篇
林业   205篇
农学   173篇
基础科学   155篇
  210篇
综合类   952篇
农作物   264篇
水产渔业   46篇
畜牧兽医   113篇
园艺   73篇
植物保护   13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8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Summary Data from two Swedish and one Finnish open-top chamber experiments were combined to investigate effects of ozone exposure on potato (Solanum tuberosum L.) tuber content of starch, sucrose, fructose, glucose, malic, citric and ascorbic acids. The glucose, fructose and malic acid concentrations showed strong negative correlations with ozone exposure, while citric acid, consistently increased with ozone exposure. No ozone effects could be demonstrated on starch, sucrose or ascorbic acid concentrations. It is discussed to what extent the changes found in potato tuber composition can be explained in terms of ozone effects on tuber maturity. Ozone exposure was expressed as the accumulated exposure over a cut-off concentration of 40 nmol mol−1 (AOT40) and as the accumulated uptake of ozone over an ozone uptake rate threshold of 7 nmol m−2 s−1 (CUO 7). The difference in ability of the exposure indices to explain observed effects was small.  相似文献   
92.
李杨  朱安  张志转  朱永和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F0003-F0003
根据期刊性质和学科分类方法,以文献数量对《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进行分类,以明确其性质和学科归属。研究表明,《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0年刊登的论文以学术性为主,林业类文献占当年文献总量的的56.52%,其余学科文献量较少,不能划入相应学科,因此应将该刊归类为林业类专业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93.
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 L.),又称虎坚果,沙草科莎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油莎豆具有适应性广、生长期短、生物量大、含油量高等优势特性。油莎豆茎叶可做青贮饲料,块茎可生吃或熟吃,此外,油莎豆还可用来榨油,榨油后的油饼可用来做饲料。因此油莎豆作为一种集粮、油、牧、饲于一体的新兴农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潜力。为了深入了解油莎豆,促进油莎豆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和研究,本文综述了油莎豆中油脂、蛋白和多糖等主要营养成分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油莎豆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和保肝等生理功能,并就其市场规模和科学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4.
近年来,呼伦湖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影响渔业生产,故于2009年对呼伦湖进行系统的调查监测。结果表明:呼伦湖水质盐碱化程度相对较高,富营养化比较严重。化学需氧量、非离子氨和氟化物等指标分别超出GB/T11607-89渔业水质标准7.2倍、9.6倍和4.6倍。生物资源量总体有所下降,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为12.598 mg/L,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为2.971 mg/L。  相似文献   
95.
罗源湾夏季鱼卵和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勇  沈长春 《福建水产》2012,34(4):309-315
分析研究了2009年7月福建罗源湾鱼卵、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共鉴定19种鱼类的鱼卵和仔稚鱼,隶属于13科。其中,鱼卵10种、仔稚鱼14种。夏季,罗源湾水平拖网鱼卵和仔稚鱼平均密度分别为1.80 ind/m3和0.54 ind/m3;垂直拖网鱼卵和仔稚鱼平均密度分别为4.11 ind/m3和2.63 ind/m3。鱼卵、仔稚鱼以鳀科数量最多,优势种类为中颌棱鳀(Thrissa mystax)和康氏小公鱼(Stolephoruscommersonli)。与历史资料相比,不但种类数减少,且优势种由多科鱼类并存向鳀科鱼类为主转变。夏季鱼卵、仔稚鱼主要分布在罗源湾中北部海域及湾口附近。  相似文献   
96.
福建海区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特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2003~2004年福建海区春季和夏季2个季度月浮游动物调查资料,分析和研究该调查海区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浮游动物经鉴定共有226种,其中桡足类114种,占总种数的50.4%,以广盐高盐亚热带和热带种为主。浮游动物总生物量分布夏季比春季高,春季平均值为90.3mg·m-3,夏季为150.8mg·m-3,春季总生物量呈现由北向南递减,以闽东渔场最高,闽中渔期次之,闽南台湾浅滩渔场最低,密集区不明显,夏季则相反,随着暖流势力的增强,闽中、闽南台湾浅滩总生物量明显增加,以闽南台湾浅滩最高,且密集区明显;在调查海区总生物量起主导作用的优势种为普通波水蚤、锥形宽水蚤、微陀隆哲水蚤、亚强真哲水蚤,其密集区基本上是各种作业的主要渔场,与历史资料和邻近海域相比较,一直保持优势种地位有普通波水蚤、亚强真哲水蚤等,生物密集区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97.
乐清湾浮游动物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2011年5月和9月对温州乐清湾湾口附近海域浮游动物现状调查结果,分析和研究了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5月份和9月份分别采获大型浮游动物13大类47种和16大类70种,调查海域附近浮游动物主要以近岸低盐类群为主,同时还有少量的半咸水河口类群。5月份浮游动物优势种为中华哲水蚤、球形侧腕水母、百陶箭虫等。9月份浮游动物优势种为背针胸刺水蚤、拿卡箭虫、汤氏长足水蚤、磷虾幼体等。5月份平均个体丰度为91个/m3,9月份平均个体丰度为115个/m3。5月份平均生物量为0.209 g/m3,9月份平均生物量为0.222 g/m3。9月份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均高于5月份的各项群落结构指数。  相似文献   
98.
城市工业用水量的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灰色GM(1,1)是预测城市工业用水量的模型,这种模型不适合长期的、随机和波动性较大的数据序列预测,但是马尔可夫模型适合描述随机波动性较大的预测问题.可以将这两种模型结合,构建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按特定的状态划分方法,先用灰色GM(1,1)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再用马尔可夫模型预测结果进行优化,使预测精度大大提高.最后以抚顺市为例,预测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优势.  相似文献   
99.
文中总结分析了1961—2017年世界溶解浆生产和消费情况。溶解浆的生产和消费呈现由发达国家(地区)向发展中国家(地区)转移的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溶解浆生产属于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随着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制浆造纸工业的技术进步,溶解浆的生产量将增加,进口占比逐年降低。世界溶解浆的生产和消费量在今后若干年内仍呈增长趋势。2017年世界溶解浆的消耗量为792.9万t,进口量占比为64.3%。乐观预测到2030年世界溶解浆消费量将达到1 230万t,在2017年的基础上增加60%。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溶解浆生产国、进口国和消费国,但溶解浆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浆料品质不够稳定,与先进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亟待投入研究力量,开发适宜的溶解浆生产工艺,提升溶解浆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00.
本文根据2009年8月至12月福建省捕捞业渔具渔法普查资料,分析整理了福建内陆地区捕捞业渔具渔法现状调查数据.结果表明:福建内陆地区捕捞渔具有刺网类、钓具类、笼壶类、拖网类、张网类、陷阱类、耙刺类、地拉网类、敷网类、掩罩类、抄网类和杂渔具等12个类别、21种作业型式、渔具总数量123204张(个、顶等).按渔具类别划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