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2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363篇
林业   429篇
农学   261篇
基础科学   220篇
  848篇
综合类   1240篇
农作物   127篇
水产渔业   182篇
畜牧兽医   374篇
园艺   150篇
植物保护   203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6 毫秒
121.
不同降雨强度对营养盐垂向迁移过程和淋失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云南抚仙湖流域农田面源污染日益严重,土壤污染物主要随地表径流进入湖泊,使湖泊受到污染。但目前的现场观测表明,农田区浅层地下水也已受到污染,地下水已成为污染物输移的路径之一。通过四组不同降雨强度作用下的室内土柱试验模拟土壤污染物向地下水的淋失迁移量,对降雨入渗过程中总氮、总磷、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垂向迁移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时段处理来对各组实验中营养盐累积淋失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硝态氮的垂向迁移能力和出流浓度均大于铵态氮,总氮和总磷的累积淋失量与累积降雨量呈自然对数关系;降雨强度对总氮的淋失作用明显,对总磷淋失量的影响则相对较弱。实验结果有助于揭示抚仙湖流域降雨作用下农田土壤中污染物的垂向迁移过程及其对农田浅层地下水的污染机制,并为污染物垂向迁移的数学模拟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22.
四川盆地紫色土N,P损失载体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已引起国内外广泛重视。利用人工降雨装置模拟3种不同强度的降雨,采用模拟径流小区研究了雨强及耕作措施对紫色土N,P损失量及载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耕作方式相同时,雨强越大,地表径流量越大,地下径流量减少,总径流量增加,不利于土壤保蓄雨水和含水量的提高。在相同雨强条件下,平作的地表径流量最大,土壤侵蚀也最剧烈。横坡垄作在中小雨强条件下控制地表径流和侵蚀的效果非常明显,但在大雨强条件下,控制径流和泥沙的效果减弱;横坡垄作有增加地下径流和N流失量的趋势。在本试验条件下,有约1%的化肥N(速效N)被雨水淋洗出土体并排放到环境中;而速效P的流失量只占化肥P的3/10000~10/10000,流失量很微小。紫色土坡耕地P流失载体是泥沙,流失量更易受雨强的影响,要控制P流失,首先应防止土壤侵蚀;横坡垄作能有效控制土壤侵蚀,因此,也能较好控制P流失。紫色土坡耕地N流失载体在雨强较小时是径流,径流中又以壤中流为主,要控制N流失,首先必须控制壤中流;传统横坡垄作会加大壤中流量,也就加大了N流失。全面控制紫色土的N,P损失,必须采用控蚀耕作、增厚土层、提升土壤有机质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3.
放牧强度对高寒混播草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垂穗披碱草/星星草混播草地三个放牧季的牦牛放牧试验结果表明:①放牧强度和土壤层深度对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的水平(P<0.01),且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②放牧强度对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的影响不显著(P>0.05),对速效钾的影响显著(P<0.05);不同土壤层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速效磷含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4.
基于能值分析的农业土地利用强度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随着城市扩张和人口的剧增,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农业系统产生影响,需要以一个共同基准对农业土地利用强度进行量化。该研究以北京远郊区县为例,将各种形式的社会经济数据用转换因子(能值转换率)转换到太阳能值,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方法来识别研究区的农业土地利用强度的特征和分类。提取了4个农业投入强度分量和6个产出强度分量,并分别综合成投入强度指数和产出强度指数。通过K-means聚类将农业强度分成6类,其中低投入中产出、低投入低产出类型分别占研究区的34%和27%。研究结果表明,PCA为区域农业土地利用强度的总体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指标,并且能值方法可以将分析数据统一到一个共同的标准,使得本研究的结果更具有可解释性。  相似文献   
125.
东江中上游3种造林树种的光合-光响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东江中上游6年生的山乌桕、枫香和南酸枣为材料,采用LI-COR公司L 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光合、蒸腾、水分利用效率等生理参数及其光响应过程,探讨3树种在自然生境条件下的光合-光响应特征。结果表明:3树种光合-光响应曲线均符合非直角双曲线模型(R2>0.98)和指数模型(R2>0.98);3树种表观量子效率和暗呼吸速率均表现为山乌桕>南酸枣>枫香,山乌桕在弱光下光合能力要高于枫香和南酸枣,但对光合产物消耗大;山乌桕最大净光合速率与枫香、南酸枣间差异显著(0.05);3树种介于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之间,山乌桕对强光的适应能力较好,对光照强度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和可塑性,具有较宽的光照生态幅,对弱光与强光的利用能力较高;3树种净光合速率光响应均值表现为山乌桕>南酸枣>枫香,耗水能力表现为山乌桕>南酸枣>枫香,而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枫香>山乌桕>南酸枣。  相似文献   
126.
大型原油储罐的有限元强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12.5×104m3大型外浮顶式原油储罐在水压试验时的工况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储罐各部位的应力分布.借鉴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进行了应力评定,结果表明,储罐在最高液位下可以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27.
核盘菌一些生理性状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8科15种作物秸秆培养核盘菌所产生的菌核数量和消耗比差异很大,不同秸秆产生的菌核萌发情况也不尽相同。此外,菜瓜上产生的菌核在5~30℃范围内均可萌发,萌发适宜温度为 5~15℃ ,以 10℃ 最为适宜;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与光照强度关系密切,300 lx时不产生子囊盘,500 lx时菌核萌发后 10 d产生子囊盘率为 58. 8%,760 lx时菌核萌发后 7d产生子囊盘率为100%。  相似文献   
128.
亚精胺对提高玉米幼苗抗旱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掖单4号玉米幼苗为材料,用0.5Mpa的PEG—600进行人工模拟水分胁迫,同时叶面喷施1mM亚精胺(spd),研究了在水分胁迫条件下亚精胺对玉米幼苗中保护酶系、光合强度以及气孔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精胺处理大大提高玉米幼苗中SOD、POD的活性以及光合强度,适当减小气孔阻力,故亚精胺可以提高玉米幼苗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29.
北京地区几个造林树种耗水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69,自引:9,他引:69  
利用热扩散式边材液流探针于 2 0 0 0— 2 0 0 1年 ,在北京西山地区北京林业大学教学实习林场对油松、侧柏、刺槐、栾树、臭椿和君迁子等树种的蒸腾耗水性进行了对比研究 .结果发现 ,树种之间在耗水量、耗水节律、耗水生态对策 ,以及耗水的调节机制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其中 ,树木的叶片蒸腾速率、树干木质部边材宽度、边材导管分布与形态特征、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等因素对单木耗水量均有不同程度影响 .通过比较发现 ,油松液流通量显著大于侧柏 ;刺槐、栾树、臭椿和君迁子 4个树种中栾树单木耗水速率最高 ,其次是臭椿 ,刺槐和君迁子最低 .  相似文献   
130.
不同降雨强度下滨海盐渍土水盐运动规律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原状土柱 ,对滨海盐渍土的水盐运动进行了室内模拟研究。结果表明 :7,14和 2 8mm的雨量下 ,滨海盐渍土土壤剖面的水分运动规律基本相似 ,水分运动的整个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即入渗控制阶段和蒸发控制阶段。第 1阶段经历的时间很短 ,第 2阶段经历的时间较长 ,其水吸力随时间变化趋势符合对数方程 ,达到极显著水平。剖面上盐分运动规律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小雨时土体中的盐分再分布十分缓慢 ,甚至基本没有变化 ;中雨和大雨时土体中的盐分明显发生再分布 ,且也可以分成两个阶段 ,即盐分迅速下降阶段和盐分缓慢上升阶段。中雨和大雨第 2阶段盐分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也符合对数方程 ,达到极显著水平。就脱盐效果而言 ,小雨很难使土体脱盐 ;中雨能使土体在短时间内部分脱盐 ,但长期而言 ,整个剖面脱盐效果不理想 ;大雨能使整个土壤剖面长期处于脱盐状况 ,因此脱盐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