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5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430篇
林业   179篇
农学   350篇
基础科学   318篇
  606篇
综合类   1293篇
农作物   96篇
水产渔业   80篇
畜牧兽医   553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88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主要基于RS和GIS的支持,获取了呈贡区2009~2014的两期遥感图像,并采用GIS的空间叠加分析的功能做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以此分析呈贡区城市扩张的驱动力和阻力。经过分析得出:呈贡区城市扩张的驱动力有:主体功能定位、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其阻力有:耕地保护压力、土地容量限制和有效需求不足。  相似文献   
992.
城市污染转移导致的农村工业污染,已经变成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阻力。从立法、司法、执法、守法等角度类型化分析农村工业污染的法律困境,为治理该问题,需要完善相关立法,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提升执法能力、守法意识;加强农村居民的法律救济体系建设,形成较为完备有效的农村工业污染治理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993.
为全面了解新疆农村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特征和规律提供理论参考,通过对新疆昌吉和阿勒泰地区6个县(市)及18个乡村的实地调查,基于统计数据归纳分析了农村少数民族劳动力家庭因素与其转移区位选择的关系。结果表明: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家庭劳动力数量、家中未成年子女数量、家人健康状况与农村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区位选择具有相关性,而家庭人均年收入与农村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区位的选择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解决渠道控制中以单个渠段蓄量为控制对象时,存在调蓄容量有限、相邻渠池间的蓄量变化无法相互调节的问题。【方法】提出一种等下游水深的多渠池蓄量平衡运行方式,并建立了基于蓄量变化的闸门目标流量计算方法,采用南水北调东线济平干渠为工程背景进行建模仿真验证。【结果】多渠池蓄量平衡模式下,对蓄量差乘以一定权重系数能有效降低闸门流量超调、缩短稳定时间;在正常运行工况下,该算法较常规下游常水位控制模式对渠首水库造成的调蓄压力更小,各无量纲性能指标整体较优,系统稳定时间最长缩短10 h;考虑流量变化较大的工况时,针对济平干渠渠池长度差异将近10倍的现状,发现增设节制闸减小单渠池长度后,该算法整体稳定时间进一步减小,各无量纲性能指标均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多渠池蓄量控制优于单个渠池蓄量控制,此算法为多渠池蓄量控制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5.
  • 1. The history of river conservation has largely focused on preservation of the physical and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lotic ecosystems in an attempt to ensure safe and potable water supplies for human consumption. Such strategies are increasingly being implemented at the catchment or basin scale.
  • 2. Although these reflect positive developments in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conservation issues pertaining to lotic systems and provide the logical economic, sociological and/or political units for management, we question whether they represent the appropriate scale for the protection of lotic biodiversity and biological processes. We argue that this requires considerations that extend beyond the protection of physical habitat to ensure protection of population processes.
  • 3. Although many species can be successfully conserved using the catchment as the basic management unit, many others cannot. We review evidence from genetic studies of aquatic populations to examine movement in relation to catchments, recognizing that organisms with poor dispersal characteristics during their life cycles exhibit a high degree of genetic structure, whilst organisms with robust dispersal characteristics typically exhibit a homogeneous genetic structure.
  • 4. Species with poor dispersal characteristics are more easily conserved at the catchment level, whereas those with high dispersal characteristics can only be safely conserved at bio‐regional supra‐catchment levels.
  • 5. Modern technological advances aimed at redistributing water from areas with perceived surpluses to those with perceived deficits (inter‐basin water transfers), demonstrated to transfer organisms between historically isolated catchments, pose a potential threat to the conservation of biodiversity by mixing genetically distinct populations and hence altering evolutionary processes and pathways.
  • 6. If our arguments hold, then it appears that conservation authorities need to reappraise the current dominant paradigm of the catchment as the basic unit for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and incorporate broader, strategic landscape planning in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Copyright © 200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6.
北京市永定河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对5期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分析,得出永定河流域(北京段)1987 ~2009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即:①永定河流域水量在逐年递减,但随着政府部门对这些问题的重视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使永定河流域的水量年递减速度有所缓解.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北京城区将向永定河流域扩张,从而使永定河流域居民用地迅速增长,年增长率依次为1.41%、2.78%、3.96%和5.06%,耕地面积在逐年减少.③从1987年和2009年土地转移矩阵和土地利用变化图谱中可以看出,居民地的增加主要来自于耕地的转变,而水域面积转移到了耕地上.④永定河流域林地面积有升有降,在这23年间,政府推行退耕还林等政策,2009年林地面积恢复到8 198.62km2,使永定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97.
为了探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理,笔者以该区273户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土地流入和流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户主年龄、户主文化、非农收入比重、农田面积、水利设施年代、有合作组织、是否雇工和补贴政策认知与农户土地流入呈显著的正相关,家庭劳动力、规模认知和借贷难易度与农户土地流入呈显著的负相关,而土地平整状况、水利设施年代、补贴政策认知和销售方式与农户土地流入无关;(2)与农户土地流出呈显著正相关的因素有户主年龄、户主文化、家庭劳动力、非农收入比重、有合作组织和规模认知,水利设施年代、补贴政策认知和销售方式与农户土地流出呈显著的负相关,而农田面积、土地平整状况和是否雇工与农户土地流出无关。农户户主特征及家庭特征对土地流入或流出的决策均有重要的影响,需要引起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998.
履带车辆传动系统的传热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履带车辆传动系统的传热过程,应用集总参数法建立了传动系统的传热模型,基于一维不可压缩流动理论建立了传动润滑系统的流动模型。采用耦合分析的方法将传动系统的传热与流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建立了履带车辆传动系统的综合传热仿真模型,并编制了仿真程序。对某型履带车辆传动系统的传热进行了实例仿真,仿真结果与试验值较为一致,为研究其传热性能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9.
阿维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基因组中含有orfX基因,通过增加orfX基因剂量可以提高阿维菌素的产量。本研究以pIJ8600为出发质粒,构建了含红霉素启动子(ermEp*)和orfX结构基因DNA片段的整合型表达载体pWJ827。通过接合转移将pWJ827导入阿维菌素的工业菌株BIB9903中,得到稳定高产的重组菌株BIB0827。高效液相(HPLC)分析结果表明,与出发菌株BIB9903相比,BIB0827发酵产物阿维菌素产量提高了1.5倍,达到3350μg/mL。传代稳定性实验证明,BIB0827传代10代后依然稳定,在工业生产上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贫困山区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提高家庭收入和实现脱贫的重要途径,但也造成了农村人才资源流失、社会经济建设缓慢甚至衰退等问题。科学揭示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强度空间分异机制,对实施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以重庆长寿区为案例区,运用综合评价法对村域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强度进行测度,并结合地理探测器、OLS模型等方法,探测出劳动力转移强度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揭示空间分异机制,从而探究乡村发展策略。结果表明:村域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强度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表现出"两高一低"的空间分布特征,西部明月山区和东南黄草山区高,西南-中部低丘区低,整体呈现北部高,南部低的趋势;影响劳动力转移强度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是人口老龄化、人均耕地资源、地面坡度、劳动技能培训,各因素对劳动转移强度分异决定力值分别为0.410、0.396、0.363、0.301;劳动力转移强度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且任何2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大于单个因素的作用;基于村域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分异机制,不同强度区域应因地制宜,从空间、经济、社会等方面制定不同的发展策略,为有序推进精准扶贫实现稳定脱贫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