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3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552篇
林业   32篇
农学   330篇
基础科学   422篇
  1393篇
综合类   879篇
农作物   215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88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34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Background

Data on the movement behavior of translocated wild pigs is needed to develop appropriate response strategies for containing and eliminating new source populations following translocation events. We conducted experimental trials to compare the home range establishment and space-use metrics, including the number of days and distance traveled before becoming range residents, for wild pigs translocated with their social group and individually.

Results

We found wild pigs translocated with their social group made less extensive movements away from the release location and established a stable home range ~5 days faster than those translocated individually. We also examined how habitat quality impacted the home range sizes of translocated wild pigs and found wild pigs maintained larger ranges in areas with higher proportion of low-quality habitat.

Conclusion

Collectively, our findings suggest translocations of invasive wild pigs have a greater probability of establishing a viable population near the release site when habitat quality is high and when released with members of their social unit compared to individuals moved independent of their social group or to low-quality habitat. However, all wild pigs translocated in our study made extensive movements from their release location, highlighting the potential for single translocation events of either individuals or groups to have far-reaching consequences within a much broader landscape beyond the location where they are released. These results highlight the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containing populations in areas where illegal introduction of wild pigs occurs, and the need for rapid response once releases are identified. © 2023 The Authors. Pest Management Science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 Sons Ltd on behalf of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22.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松耕作业机具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松耕作业能打破犁底层、恢复土壤结构,形成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土体构造,是提高地表积温和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为此,探讨了在秸秆覆盖条件下各种松耕作业机具的工艺特点及机具在保护性耕作播前作业中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3.
根系生长与土壤物理性状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林丰  钟南 《农机化研究》2007,(8):22-24,34
根系生长在土壤之中,土壤物理条件的改变会对根系生长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为此,通过分析土壤主要物理条件,对土壤物理环境与作物生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评述,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需深入的研究领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4.
为探究耕作方式、秸秆还田和生物炭添加结合对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团聚体养分特征、养分库储量及小麦-玉米周年产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3因素2水平试验设计,分别为耕作方式:常规旋耕(CT),深翻耕作(DT);秸秆处理:秸秆还田(S)、秸秆不还田(NS);生物炭:生物炭添加(B)、无生物炭添加(NB),共8个处理。结果表明:无生物炭添加时,旋耕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0~15 cm土层团聚体稳定性及土壤养分库储量,而深耕秸秆还田显著改善了>15~30 cm土层土壤团粒组成,提升土壤肥力,促进作物增产。相关性分析表明,砂姜黑土中作物产量的提升更依赖于深层(>15~30 cm)土壤物理结构的改善和土壤肥力的提升。配施生物炭后如DT-S-B(深耕秸秆还田配施生物炭)较CT-NS-NB(旋耕秸秆不还田无生物炭)处理尤其使>15~30 cm土层团聚体稳定性显著增强,>2 mm粒级团聚体比例、重量平均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值分别增加165.88%、62.37%和119.81%,显著提高>2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提高了>2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和养分固持能力,降低了<2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和养分固持能力,使>15~3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库储量、全氮、全磷和全钾库储量分别显著提升37.41%、38.99%、41.26%和9.84%,促使2年作物周年产量平均增加22.96%,但在深耕秸秆还田的基础上配施生物炭在短期内增产效果不显著。综上,深耕秸秆还田配施生物炭能够显著改善黄淮海南部砂姜黑土深层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和稳定性,提升了土壤肥力和作物周年产量,保障了农田高效绿色可持续生产。  相似文献   
25.
大垄双行玉米免耕播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针对我国东北冷凉风沙区在玉米播种时,难以实现原垄免耕播种的问题,提出了大垄双行玉米错茬免耕垄作播种的作业思路,大垄双行技术是指将传统的一垄一行改为一垄双行,垄台宽度约为传统垄台的3倍,目前设计为700 mm;建立了相应的试验田.试验表明:该项技术能够在田间大量玉米根茬直立覆盖情况下,在大垄上实现两行玉米错茬播种,保持垄形,作业质量满足农艺要求.与传统播种方式相比,具有提高地温、降低作业成本、提高产量等优点,可以提高地温约1℃,降低机械作业成本350元/hm2,提高产量14.42%,是保护性耕作技术在东北冷凉风沙区推广应用的一种较理想的模式.  相似文献   
26.
黄淮海旱作区土壤压实度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究旱作区农田不同层次土壤压实度特征,基于2017年采集的255个土壤样品,运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地统计学和冗余分析等方法,探究黄淮海旱作区耕作层和压实层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不同层次的土壤压实度的空间变异特性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最佳土壤压实度范围。研究结果表明:旱作区耕作层和压实层厚度均呈现由北向南递增的趋势,耕作层最大厚度可达22.50 cm,最低仅有10.21 cm;压实层厚度最大可达17.50 cm,最小值也达到7.50 cm。从不同层次来看,耕作层和压实层的压实度具有空间分布一致性,耕作层压实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河南省东部、安徽北部及河北北部地区,最大值可达87.68%以上,低值区则主要集中在山东西北部以及河北南部地区。和压实层压实度相比,耕作层压实度是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且在70%~80%时获得较高产量。分析表明,土壤压实度受到年降水量、平均气温、土壤自然属性等环境因子和机械耕作等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黄淮海农田土壤压实情况的改善及管理措施的科学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7.
为研究秸秆还田旋耕深度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明确不同秸秆还田深度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与酶活性的关系,在3年(2016—2018年)田间微区定位试验条件下,研究秸秆旋耕还田10 cm(S1D1)、20 cm(S1D2)、30 cm(S1D3)和秸秆移除旋耕10 cm(S2D1)、20 cm(S2D2)、30 cm(S2D3) 6个处理对东北春玉米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旋耕深度(D)及其与秸秆处理(S)交互作用(S×D)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SOC)含量,0~20 cm土层S1D1、S1D2处理SOC含量较S1D3处理高1.2%~16.0%,而20~40 cm土层S2D3处理SOC含量最高。旋耕深度、秸秆处理及两者交互作用对土壤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含量、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显著。在0~40 cm土层,D1、D2旋耕深度下秸秆还田处理NO3--N含量比秸秆移除处理平均提高46.9%和34.9%,NH4+-N含量平均降低31.6%和4.4%。在各旋耕深度下,S1处理0~20 cm土层蔗糖酶和脲酶活性高于S2处理,20~30 cm土层过氧化氢酶活性低于S2处理。相关性分析表明,SOC、土壤全氮(TN)与NO3--N、NH4+-N含量和蔗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pH、土壤含水量(SWC)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与S1D1相比,S1D2对0~20土层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0~40 cm土层SOC、TN含量影响更明显。综上所述,秸秆旋耕还田20 cm可改善0~40 cm土层养分水平,提高土壤酶活性,推荐为东北春玉米产区农田土壤培肥的合理秸秆还田方式。  相似文献   
28.
Understanding the genetic mechanisms for cadmium(Cd) uptake and translocation in common wheat(Triticum aestivum) is of significance in food Cd contamination control. In this study, a diverse panel of 132 wheat cultivars was collected from the North China Plain. The cultivars were evaluated in terms of their phenotypic variations in response to Cd stress and subjected to a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 to identify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 associated with the phenotypic variatio...  相似文献   
29.
横坡垄作对坡耕地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流失有一定的阻控作用,但黑土区特有长而缓的地形与横垄对坡耕地SOC空间分异会产生交互作用,而这种交互作用引发的SOC流失风险没引起足够的重视。该研究以典型黑土区黑龙江省黑河市北安分局红星农场为研究区域,2022年在横坡垄作与顺坡水线方向上共布设25个采样点,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异及其交互作用。结果表明,横坡垄作方向上垄沟土壤有机碳含量从坡顶到水线呈现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在垄台从坡顶到水线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顺坡水线方向,土壤有机碳含量在垄沟呈现从上坡到下坡增大的变化趋势;在垄台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由于断垄产生水线,顺坡土壤有机碳含量上坡与下坡仍有显著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 有机碳与可蚀性K因子呈显著负相关(垄沟和垄台相关系数分别为–0.228和–0.238,P<0.05),与碳循环相关的β-葡萄糖苷酶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在垄沟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98和0.676,P<0.01)。地理探测器分析表明,顺坡水线对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异的影响最大,其对垄沟和垄台SOC的解释力分别达到61%和52%以上;顺坡水线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共同增强了对土壤有机碳的解释力,尤其是顺坡水线与高程的交互作用最为明显。黑土区坡耕地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异主要受顺坡水线与高程的交互作用,横坡垄作虽然能够拦截径流,但由于长缓坡地形影响产生的断垄会加剧土壤侵蚀诱发的有机碳流失。因此,黑土坡耕地治理需要同时考虑横垄与地形的共同影响,从而实现防蚀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30.
含水量和容重对旱地耕层土壤热导率的影响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土壤热导率是研究地表能量平衡和土壤水热运移过程中的一个基础参数。受土壤耕作、干湿交替和根系生长等过程的影响,耕层土壤的含水率和结构呈现较强的变异特征,而目前缺乏关于定量分析耕层土壤热导率变异特征的研究。该研究利用田间定位试验,采用热脉冲技术测定了含水率和容重变化条件下耕层土壤热导率的变异特征,并利用传递函数模型对耕层土壤热导率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含水率和容重是影响耕层土壤热导率变异的主要因子,而耕作强度和干湿交替是这种变异的关键驱动力;与翻耕和旋耕处理相比,免耕处理提高了土壤容重和含水率,从而增大了土壤热导率;在干湿交替作用下,翻耕后土壤容重逐步增加,耕层热导率也呈现上升趋势,波动幅度与含水率的变化相关。基于含水率、容重和质地信息,土壤热导率传递函数模型可以给出可靠的田间土壤热导率估计值,其均方根误差和平均偏差分别为0.09和-0.01 W/(m·K);考虑耕层土壤容重的动态信息,可以提高该模型预测土壤热导率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