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126篇
  免费   5327篇
  国内免费   6825篇
林业   11201篇
农学   7137篇
基础科学   6040篇
  14314篇
综合类   47493篇
农作物   4422篇
水产渔业   3305篇
畜牧兽医   11268篇
园艺   2902篇
植物保护   4196篇
  2024年   757篇
  2023年   1854篇
  2022年   2782篇
  2021年   3206篇
  2020年   3190篇
  2019年   3664篇
  2018年   1966篇
  2017年   3416篇
  2016年   4339篇
  2015年   3686篇
  2014年   5463篇
  2013年   5290篇
  2012年   7834篇
  2011年   7720篇
  2010年   6147篇
  2009年   6217篇
  2008年   5702篇
  2007年   6555篇
  2006年   5556篇
  2005年   4553篇
  2004年   3567篇
  2003年   2975篇
  2002年   2314篇
  2001年   2095篇
  2000年   1823篇
  1999年   1395篇
  1998年   1144篇
  1997年   1035篇
  1996年   932篇
  1995年   931篇
  1994年   907篇
  1993年   673篇
  1992年   578篇
  1991年   470篇
  1990年   398篇
  1989年   355篇
  1988年   247篇
  1987年   180篇
  1986年   103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12篇
  1976年   8篇
  1962年   8篇
  1956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282.
Neutral models for testing landscape hypothese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Neutral landscape models were originally developed to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human-induced fragmentation produces patterns distinc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associated with random processes. Other uses for neutral models have become apparent,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landscape metrics to characterize landscape pattern. Although metric development proved to be significant, the focus on metrics obscured the need for iterative hypothesis testing fundamental to the advancement of the discipline. We present here an example of an alternative neutral model and hypothesis designed to relate the process of landscape change to observed landscape patterns. The methods and program, QRULE, are described and options for statistical testing outl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human fragmentation of landscapes results in a non-random association of land-cover types that can be describe by simple statistical methods. Options for additional landscape studies are discussed and access to QRULE described in the hope that these methods will be employed to adv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es that affect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human dominated landscapes.  相似文献   
283.
为研究鸭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及相关生物特性,本试验从西昌市某规模化鸭场采集病料,通过传统分离培养及理化性质鉴定,分离得到27株鸭致病性大肠杆菌。对27株鸭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型鉴定、药敏试验、相关毒力基因检测。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优势血清型为O119、O86、O126、O142和O44,占分离株55.56%。血清型O119占27株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40.74%,为该鸭场流行的致病血清型。对20种兽医临床常用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7株鸭致病性大肠杆菌均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和多黏菌素B敏感,对头孢曲松等10种药物较敏感,对利福平等5种药物耐受。大肠杆菌相关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 iutAhlyFIssIroNompTfyuAirp 2、TshpapA基因携带率均为100.00%, fimC基因携带率59.26%, K 99基因携带率7.40%。各项研究结果为有效防控鸭大肠杆菌病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并为大肠杆菌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84.
285.
青藏高原东部雨季降水量分布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罗琦  李栋梁  张杰 《干旱区研究》2007,24(6):766-772
采用高分辨率的3"数字高程模型资料和青藏高原东部102个常规气象观测站5~9月份的降水资料,根据降水随高度分布将站点分为3类,采用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了青藏高原40年(1961-2000年)雨季逐年降水量和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开放度等地理、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模型,估算了青藏高原地区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建立的关于青藏高原降水量与诸因子之间方程的相关性显著,相对误差在20%,平均相对误差在4.4%之内,估算模型的相关系数均通过置信度为0.95 的检验;并且地理地形因子对40年平均和逐年降水量分布特征的影响较为稳定,其归一化的模拟系数基本控制在±1之间,这对定量分析和评价站点稀少、地形复杂的高原降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6.
为探索以"创业型畜牧生产实训"为特征的畜牧兽医专业实践体系,结合畜牧兽医专业创业导向型实践体系构建与实践进行的10多年教学探索,提出了创业实践体系、校内课程实践体系、教学实践实习体系和社会实践教学体系共4种实践体系并运用于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取得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良好效果,为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探索新途径.  相似文献   
287.
[目的]为了研究同期发情处理方法、繁殖状况、品种、体重等对肉牛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40头不同繁殖状况、品种、体重的肉牛,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CIDR+第10天肌注PMSG+第11天肌注PGF(埋栓Ⅰ组)、CIDR+第9天肌注PMSG+第11天肌注PGF(埋栓Ⅱ组)、肌注PGF+PMSG(PGF组)的方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结果]3种不同处理方法相比,PGF组发情率为87.10%,埋栓Ⅰ组、Ⅱ组母牛发情率分别为97.83%、98.41%,显著高于PGF组(P<0.05);PGF组处理牛受胎率为83.87%,埋栓Ⅰ组、Ⅱ组处理牛受胎率分别为89.13%、84.13%,高于PGF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育成牛与经产牛发情时间相比,埋栓组12~24 h内出现发情症状的经产牛占比为27.27%,育成牛占比为60%,显著高于经产牛(P<0.05),2...  相似文献   
288.
江西水土流失对防洪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江西省水土流失面积 3 5 2万km2 ,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水土流失导致河床和水库淤积 ,加剧了洪涝灾害程度。鄱阳湖承担着长江巨大超额洪水的调蓄 ,但湖区面积已由 2 0世纪 5 0年代初期的 5 10 0多km2 萎缩到现在的 3 95 0多km2 ,容积缩小了 72亿m3。本省境内的“五河”流入鄱阳湖内的水量达 14 0 0多亿m3,是该湖容积的 4倍多 ,可见搞好水土保持对长江防洪的重要意义。水土保持措施已在防洪减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应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作为长江和本省新世纪水利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89.
为研究保卫细胞液泡(GCV)的pH在气孔保卫细胞渗透调节中的作用及蚕豆(Vicia faba)叶片气孔GCV中的颗粒物的性质,本实验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术配合pH荧光探针BCECF AM的荧光比值法对ABA诱导的气孔关闭过程进行观测,发现:蚕豆气孔关闭过程中GCV的pH升高约0.5(pH5.3→5.8)。分别用pH5.3和5.8的Mes/Tris缓冲液调控离体开放态GCV的pH,透射电镜(4×104倍)观察负染片说明:pH 5.3对开放态GCV液所含颗粒物的线度及分布密度无实质影响;而pH 5.8的处理使取自开放态GCV液所含颗粒物的线度明显增大、分布密度显著减小;非特异性蛋白酶Proteinase K处理可使GCV中的颗粒物消失。基于GCV内颗粒物的线度、形状及对pH调控和对Proteinase K处理的响应,推测此种颗粒物是蛋白质。  相似文献   
290.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采用酸水法提取黄连中小檗碱,并测定提取的小檗碱对八株大肠埃希氏杆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最佳正交提取工艺为C3B3A1,即硫酸浓度0.2%、冷浸72h、用15%NaCl盐析,提取物对八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MIC为0.50mg/mL-1.5mg/mL。提取的小檗碱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