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54篇 |
免费 | 41篇 |
国内免费 | 9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25篇 |
农学 | 56篇 |
基础科学 | 82篇 |
175篇 | |
综合类 | 555篇 |
农作物 | 39篇 |
水产渔业 | 33篇 |
畜牧兽医 | 60篇 |
园艺 | 39篇 |
植物保护 | 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33篇 |
2022年 | 34篇 |
2021年 | 38篇 |
2020年 | 37篇 |
2019年 | 29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38篇 |
2016年 | 48篇 |
2015年 | 55篇 |
2014年 | 79篇 |
2013年 | 63篇 |
2012年 | 111篇 |
2011年 | 107篇 |
2010年 | 77篇 |
2009年 | 59篇 |
2008年 | 61篇 |
2007年 | 48篇 |
2006年 | 36篇 |
2005年 | 30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bstract. Usual residue-management options are to remove the residue, use it as mulch with or without undercutting or to incorporate it into the soil. While the role of surface mulch in evaporation has been widely studied, the information on the effect on evaporation of mulch with undercutting or residue incorporated into soil, particularly in relation to soil type and evaporativity (Eo) is lacking. We studied the effect of wheat straw used in various ways on the course of evaporation loss from soil columns with three soils at Ludhiana, India and one soil at Bushland, Texas, USA, under two Eo's Energy-limited evaporation rates under mulch (Eom) followed the soil-specific relation Eom/Eo= a e(bRes+cEo), where Res is residue rate t/ha and a, b and c are constants; Eo, is expressed in mm/d. In an effort to model the total evaporation (CE) during the energy-limited stage ‘U’ was obtained from appropriate CE versus time curves and (CE-U) was regressed over (t - ti)0.5 to obtain the slope ‘α’ (Ritchie 1972) for the soil-limited evaporation stage. The observed ‘U’ was independent of mulch rate and Eo but was strongly affected by soil type, Values of ‘α’ decreased with increase in mulch rate and decrease in Eo and coarseness of soil. The otherwise short lived benefit of evaporation reduction with mulch per se, which peaked after a few days was maintained when residue was mixed with soil at the stage when evaporation reduction reached a maximum; this benefit continued for several weeks. Cumulative evaporation values computed from ‘U’ and ‘α’ agreed closely with the observed values under straw mulch for loamy sand and clay loam soils and for ‘undercut’ and ‘residue mixed’ treatments on all soils regardless of Eo, and for all situations under small Eo. However, for sandy loam and silt loam soils under Eo of 10 mm/d, the modified square root of the time function of Jalota et al. (1988) gave a better fit.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基于数学模型的幼苗外观特征自动检测方法,检测项目包括生长状态、子叶参数和胚轴参数。首先经过图像预处理提取幼苗二值图,利用行像素统计图确定特征参数基准点位置。然后以标定胚轴最小矩形倾斜度和宽度判定弯曲状态;子叶跨度通过两子叶端点距离确定,子叶展开角通过两子叶底端平展位置拟合线夹角判定;胚轴弯曲度通过胚轴中心线上曲率最大的位置为分界点分别判断两段斜度而求得,胚轴长、轴径结合斜度补偿求得。与手工测量数据对比,轴长、轴径和子叶跨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5 1、0.899 9和0.903 4,相对误差分别小于7%、5%和7%,绝对误差分别小于4 mm、0.2 mm和6 mm。 相似文献
3.
4.
5.
6.
为探明植物对锰胁迫的耐受性机制,以采自重金属污染区与非污染区的鸡眼草为试验材料,在不同锰浓度胁迫下[0 (对照)、1000、5000、10000、15000、20000 μmol·L-1] 开展盆栽试验,比较研究锰胁迫对两种来源鸡眼草表型、生理生化特性及锰积累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锰浓度的升高,1) 两种来源鸡眼草的根干重、芽干重、根冠比均呈降低的趋势;当锰浓度达5000~20000 μmol·L-1时,与对照相比,污染区、非污染区鸡眼草的芽干重分别下降4.34%~27.71%与16.33%~49.77%,根干重分别下降19.00%~66.06%与27.90%~77.54%,污染区下降幅度均较非污染区的小;2) 两种来源鸡眼草的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则逐渐升高;3) 两种来源鸡眼草根、茎、叶的锰含量均增加;锰浓度为20000 μmol·L-1时,污染区和非污染区鸡眼草的叶锰含量分别为对照的16.53和13.41倍。因此,污染区鸡眼草锰耐受能力及富集能力均较非污染区鸡眼草高,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是其耐受高锰胁迫的重要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试验基于NRC-2001模型预测不同玉米副产品代谢蛋白产量,利用光谱技术分析不同玉米副产品的分子功能团特征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并建立回归方程。采用NRC-2001模型对奶牛饲料蛋白营养价值进行评价,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技术收集光谱数据并分析。结果显示,利用NRC-2001模型预测不同玉米副产品代谢蛋白特征参数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小肠中真可吸收代谢蛋白总量在玉米蛋白粉中有最高值,其次是玉米胚芽饼、玉米胚芽、玉米皮及玉米籽粒。饲料产奶价值(FMV)存在相同趋势。在光谱结构分析中,饲料的分子功能团特征参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蛋白代谢预测产量与分子功能团特征参数之间存在相关性,建立的回归模型拟合度较好。其中,玉米籽粒中酰胺Ⅰ带与纤维性碳水化合物的面积比值(Amide Ⅰ_CELC)显著高于其他饲料原料(P<0.05),玉米胚芽的酰胺Ⅰ带与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面积比值(Amide Ⅰ_SCHO)和Amide Ⅰ_CELC比值均较低(P<0.05),而玉米皮的蛋白质酰胺Ⅱ带与结构性碳水化合物(SCHO)和纤维性碳水化合物(CELC)之间的光谱面积比值均显著低于其他饲料比值(P<0.05),玉米胚芽饼的蛋白质酰胺Ⅱ带与总碳水化合物之间峰面积比值(Amide Ⅱ_TNSCHO)显著高于其他饲料原料(P<0.05)。在不同玉米副产品饲料中,瘤胃合成微生物蛋白(MCP)和小肠真可吸收微生物蛋白(AMCP)含量与蛋白质酰胺Ⅰ带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之间的峰面积比值(Amide Ⅰ_TNSCHO)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与其他各光谱分子功能团特征参数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Amide Ⅰ_TCHO和Amide Ⅱ_SCHO可共同作为预测因子估测小肠真可吸收瘤胃非降解蛋白(ARUP)、代谢蛋白(MP)和FMV,其决定系数均为0.997。本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副产品基于NRC-2001模型下代谢蛋白预测产量与分子功能团特征参数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可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饲料营养价值进行快速分析和估测。 相似文献
8.
9.
骆驼蓬属叶表皮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骆驼蓬属3种、7个地方居群的叶表皮特征,并与其他一些旱生植物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属植物的气孔类型、大小、密度、指数、表皮细胞形状与排列方式、角质层表面纹饰等,在不同层次上均存在一定差异。这些特征不仅具有一定的系统学意义,而且具有一定的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广西野生饲用植物资源历时5年的考察,基本上摸清了野生饲用植物的种类分布及组成,了解了野生饲用植物的特点和营养价值,并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本地饲草用植物资源的建议。对指导当前大力发展种草养畜,合理利用本地资源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