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3篇
  免费   265篇
  国内免费   553篇
林业   420篇
农学   670篇
基础科学   389篇
  1346篇
综合类   2110篇
农作物   309篇
水产渔业   236篇
畜牧兽医   464篇
园艺   97篇
植物保护   370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235篇
  2021年   228篇
  2020年   263篇
  2019年   268篇
  2018年   185篇
  2017年   281篇
  2016年   295篇
  2015年   278篇
  2014年   303篇
  2013年   315篇
  2012年   397篇
  2011年   359篇
  2010年   303篇
  2009年   248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350篇
  2006年   262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人工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国内外稳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对人工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内涵和外延,人工林树种的自我维持,多样性和稳定性理论,人为干扰与稳定性的关系,人工林生态系统稳定性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等进行综述,指出应加强干扰对人工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影响的研究,以及人工林树种和品系选择、组合和搭配技术的研究,提高人工林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系统多样性,优化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142.
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羊血SOD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羊血为原料,通过热处理、透析、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获得SOD提取物,测定其酶活力和蛋白质含量,并从温度、pH稳定性和外源试剂耐受性等几个方面对SOD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离子交换层析后,SOD的比活力达到5289.1U·mg-1,回收率为60%,纯化倍数为25.3倍;在40~60℃保温30min,SOD酶活力基本不变;pH6~9范围内SOD的稳定性较好;SOD对2mmol·L-1H2O2和尿素较敏感,2mmol·L-1SDS对SOD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3.
湿润速度对土壤表面强度和土壤团聚体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揭示地表结皮形成的物理机制和防止结皮形成的措施提供理论支持,该文以中国3种典型的土壤(黄土、红壤和黑土)为研究对象,采用2 mm/h(慢速),10 mm/h(中速),50 mm/h(快速)3种湿润速度,研究无降雨条件下不同湿润速度对土壤表面强度和土壤团聚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湿润速度对3种土壤的表面强度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为黄土,黑土,红壤;3种土壤中,红壤的团聚体稳定性最好,其次是黑土,黄土最差;除黄土和红壤各自慢速湿润与中速湿润对平均质量直径(MWD)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其余各种土壤不同湿润速度对MWD的影响差异均显著。  相似文献   
144.
[目的]研究5种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动态特征,为区域内优化配植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甘肃省定西市半干旱黄土丘陵区5种典型的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使用土壤水分速测仪对2017,2018年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进行观测,并对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特征及其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①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呈现出:山杏×侧柏混交林地(11.24%)退耕苜蓿草地(10.97%)自然荒地(10.66%)退耕林地(9.99%)柠条林地(9.55%)。②5种植被类型在0—200 cm土层依据有序聚类法可分为动态变化层(0—40 cm),利用层(40—100 cm)和弱利用层(100—200 cm)3个层次。在动态变化层(0—40 cm),土壤水分呈现出:自然荒地(14.23%)最高,柠条林地(11.04%)最低;在利用层(40—100 cm):退耕苜蓿草地(12.16%)最高,柠条林地(9.15%)最低;在弱利用层(100—200 cm):自然荒地(10.81%)最高,退耕林地(8.61%)最低。③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土层稳定性(变异系数)呈现出:退耕林地(19.9%)山杏×侧柏混交林地(21.3%)自然荒地(21.9%)退耕苜蓿草地(22.6%)柠条林地(23.6%)。④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时间稳定性(变异系数)呈现出:自然荒地(25%)退耕林地(25.2%)山杏×侧柏混交林地(26.5%)柠条林地(27.1%)退耕苜蓿草地(31.9%)。[结论]柠条林地土壤水分含量最低,在土层和时间上不稳定,山杏×侧柏混交林地较其他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含量更高,更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5.
晋江西溪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晋江西溪流域1985与2001年两期土地利用遥感解译数据,运用周长—面积分形方法计算获得了西溪流域两期主要地类的分形维数和稳定性指数,并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西溪流域土地利用的整体分形维数从1985年的1.255减少到2001年的1.169,整体空间结构向着简单、规则的方向发展;林地和水域的分形维数有所增加,其余用地类型均表现为减小。西溪流域土地利用的整体稳定性指数从1985年的0.245增加到2001年的0.331,用地的整体空间结构更加稳定。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最稳定的地类在1985与2001年分别为林地和草地,两期最不稳定的地类均为耕地。1985—2001年,人类活动对占西溪流域面积近50%的林地的利用趋于无序,空间结构趋于不稳定,今后应重点加强对林地有序利用的规划管理。  相似文献   
146.
在拟南芥中,NPR1是系统获得抗性SA信号传导途径中的一个重要的调节因子,在水稻中已克隆到与之同源的OsNPR1基因。构建OsNPR1基因水稻过量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化粳稻TP309得到转基因植株;通过自交纯合,得到17个纯合株系;对T3、T4代纯合株系进行PCR鉴定,证实转基因纯合株系中外源伪OsNPR1基因具有遗传稳定性;检测了T1、T2代转基因株系和T3代转基因纯合株系对水稻白叶枯病病原细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的抗病性,结果表明,在T1、T2代中70%以上的株系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显著提高,T3代中约67%的株系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显著提高,说明这种抗病性的提高具有遗传稳定性。OsNPR1基因可作为选育水稻抗白叶枯病新种质的一个良好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47.
H. Lux    L. Herrmann  Claudia  Wetzel 《Plant Breeding》1990,104(3):177-183
The culture of unpollinated ovules is shown to be a suitable system for the production of haploid sugar beet (Beta vulgaris L.). The yield of haploids depended upon the genotype and varied between 0 and 13 % with a mean of 1.0 %. Haploid plants could be produced from approximately 50 % of all genotypes examined. The majority of the haploids isolated (about 90%) maintained the haploid genome level during the in vitro culture and propagation; 10% of the haploid clones showed a spontaneous doubling to the diploid genome level.  相似文献   
148.
Fifteen selected okra varieties consisting of ten newly-developed lines and five established varieties were evaluated for stability of seed yields in eight different environments i.e. several monthly plantings for three consecutive years. Seed yield data were analyz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using different planting dates in seed yield trials of new okra varieties. The wide ranges of environmental indices (- 10.8 to 24.4) and seed yield (2.7 to 38.0 g plant -1) indicated significant variation between the environments even though the trials were conducted at the same location. A regression method of stability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ean differences between environments, the varietie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ere highly significant.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where limited resources prevent the use of several locations, different dates of planting for two or more years could be used to evaluate okra varieties for seed yield without losing much information on their relative ranking.  相似文献   
149.
不同采伐强度对闽西常绿阔叶林林分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多样性分析方法和改进后的 M.Godron 稳定性测定方法研究常绿阔叶林5种不同强度采伐(弱度9.8%、中度24.5%,强度46.8%和极强度72.3%和皆伐)作业10 a后林分结构稳定性.结果表明,择伐林地林分处于稳定状态,随着择伐强度的增强,林分的稳定性开始逐渐降低.皆伐林地林分处于不稳定状态.对于常绿阔叶林的科学经营,从稳定性出发,应尽量采取择伐方式,尤其是中低强度的择伐方式.  相似文献   
150.
文章采用PEG的分子量、质量体积浓度、压力的变化作为影响因子,探讨了不同条件下的PEG对鱼鳞云杉尺寸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G处理过的鱼鳞云杉具有较高的尺寸稳定性,PEG的分子量、处理液浓度、抽真空度和浸渍加压压力对木材尺寸稳定性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