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4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07篇
林业   35篇
农学   180篇
基础科学   127篇
  269篇
综合类   640篇
农作物   52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74篇
园艺   105篇
植物保护   18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生长调节剂诱导西葫芦、黄瓜雌花分化和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25、50、100和200mg/kg的吲哚乙酸(LAA)、萘乙(NAA)、赤霉素(GA)喷施2~3叶期西葫芦和黄瓜幼苗及用50、100和200mg/kg的TiBA(三碘苯甲酸)喷施20-30cm高的西葫芦和黄瓜植株,发现50mg/kgIAA和200mg/kgTiBA明显促进西葫芦雌花分化和坐果,NAA的促进效果较差,GA无效;50mg/kgIAA和100mg/kgTiBA促进黄瓜雌花分化和坐果,NAA的捉拼效果较差。低浓座的GA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02.
为筛选出适宜南京地区春夏季栽培的矮脚黄类型小白菜品种,引进12个新品种并进行了比较试验,对其主要植物学性状和抗性进行调查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沃尔矮脚白、雪莲矮脚黄2个品种在商品性方面表现突出,适宜在南京地区春夏季栽培推广.  相似文献   
903.
不同耕作方式对北疆夏大豆荚粒空间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区试验设计,研究滴灌条件下翻耕覆膜(TP)、翻耕(T)、旋耕(RT)、免耕(NT)四种耕作方式对北疆复播大豆的农艺性状、单株荚数、粒数的空间垂直分布、每荚粒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大豆的主要农艺性状基本表现为土壤实施耕作处理均优于免耕,其中以翻耕覆膜的效果最好,翻耕次之;单株荚数和粒数的空间垂直分布因耕作方式而异,翻耕覆膜、翻耕、旋耕的主要分布于主茎的中层和上层,免耕的主要分布于主茎中层和下层;不同荚粒的数量均与单株产量呈正相关,其中2粒荚和3粒荚的数量是构成不同耕作方式单株产量的主体,相关系数分别为r=0.99**和r=0.98**;各类荚的数量均以翻耕覆膜的最多,使得其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的数量均最多,与其它各处理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其产量分别比翻耕、旋耕、免耕的增产7.43%、10.85%和16.05%。  相似文献   
904.
为探究不同类型肥料对土壤养分含量、夏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选择6种不同类型复合(混)肥料,以安农876为供试品种,采用大田试验,设不施肥(T1)、常规施肥(T2)、缓释掺混复合肥(T3)、增效控释肥+黄腐酸钾(T4)、增效玉米控释肥+腐殖酸(T5)、稳定性复合肥(T6)和腐殖酸类复合肥(T7)7个处理,研究了皖北地区6种肥料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季,5种新型肥料处理的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含量与常规复合肥相比(T2)在玉米需肥关键期(吐丝期)差值最大,土壤速效钾在拔节期到吐丝期均比常规复合肥(T2)高,更符合夏玉米生长发育需求,其中以T5处理最高;5种新型肥料对夏玉米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玉米产量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SPAD值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5种新型肥料的夏玉米产量比常规肥料高3.6%~21.88%,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以T5产量最高,为11 867.18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皖北砂姜黑土区玉米季,5...  相似文献   
905.
夏粮生产主要受到物质投入、资金投入、气象因素、政策因素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如何利用如此多的因素进行准确的产量预测是一个困难的问题。本文从系统观点出发,分析了在以上诸因素的共同作用中,气象因素对夏粮生产的影响。并采用新的预测方法——全息协调预测方法,在总结诸因素对夏粮产量整体作用规律的基础上预测了1997年的夏粮产量,预测结果表明在宏观粮食产量预测上应用全息协调方法会取得很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906.
主题园为以某一特定主题为表达对象的观赏性游园。以太原市和平公园的春夏秋冬主题园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我国古典园林(扬州个园、杭州西湖、佛山梁园)、国内现代园林(四盒园)和国外园林(米兰四季花园、日本Kitagata公寓、美国Oldfields四季花园、法国凡尔赛宫四季喷泉)的园林要素和象征意义,总结了春夏秋冬主题园春园、夏园、秋园、冬园的景观设计手法和技巧,并统计了主题园景观营造所运用的植物种类,以期为主题园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7.
中国夏季区域干旱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全国515站(1957~2000年)气象资料,修正计算帕默尔干旱指数,研究中国夏季区域干旱演变特征及其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结果表明:除内蒙古高原区、华北北部及长白山脉区、黄土高原区、云贵高原区、东北平原区等5区域夏季干旱指数呈下降趋势外,南岭区、长江中下游区、黄淮区域、塔里木盆地区、天山北部区域、河西走廊及其沙漠戈壁区、青藏高原区等广大区域夏季干旱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中国夏季干旱指数大多存在5~8 a的短周期年际周期变化,12~13 a、15~16 a的长周期年际周期变化存在于部分区域,个别区域还存在20~25 a长周期年际周期变化.西北和青藏高原夏季干旱指数与东亚夏季风指数呈负相关,中东部地区夏季干旱指数与东亚夏季风指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08.
使用分段研究方法对夏玉米根、冠在苗期不同程度水分亏缺及拔节期复水后形态、生理响应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玉米根、冠形态和生理在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均存在着协同响应机制。形态协同响应机制主要体现在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与株高、茎粗、叶面积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同步生长趋势以及相关关系。生理协同响应机制主要体现在根系活力与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以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之间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动态响应趋势。研究还表明根冠比作为根冠功能平衡状态的重要指标,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与根系活力、光合速率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之间存在着动态响应机制。采用不低于玉米各生育期轻度水分亏缺阈值下限的有限水分亏缺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09.
夏玉米如何合理施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玉米是华北平原及黄淮海平原主要栽培作物之一,合理施肥是夏玉米生产中的关键,就夏玉米如何合理施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10.
不同播期对夏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很大,结果表明,夏大豆晚熟类型品种南豆12六月上旬为高产播期,产量达181.5kg/667m^2,6月上旬至6月下旬为适宜播种期;5月23日为优质播期,蛋白质含量最高,达51.78%;总品质最好,达69.58%。夏大豆在适宜的播种期范围内适当早播有利于获得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